分享

鱼寮时光

 老鄧子 2019-10-24

在我们小渔村里,可谓家家风景有鱼塘。而和鱼塘相呼应的,就是每家鱼塘垄上都会建有一个简单的鱼寮。鱼寮简单小巧,大多用木头搭建,外头披一些牢固的能当日晒雨淋的帆布就成了。而有些鱼塘大的人家就会把鱼寮搭成两层高的样子,可以举目远眺。我们每次帮父亲守鱼塘,最爱做的事就是跑到别人家两层高的鱼寮里看风景。

  每年放假的时候,都是村里孩子帮父母守鱼塘的时光,其实也不用做什么事,就是待在鱼寮里玩,不让陌生人到鱼塘里偷偷捞鱼虾。大白天的时间,我们临近鱼塘的四五个孩子凑在一起,要么打扑克牌,要么打“十行”(海南音),玩到累了就爬到鱼寮顶上吹吹风,看父母什么时候把我们喊回家吃饭。

  弟弟那帮男孩比较调皮,玩到腻了,就会跑到鱼塘隔壁的小溪里摸鱼抓螃蟹,我们也会跟着下到溪里抓红艳艳的招潮蟹。有时候他们真的能抓到几个大大的毛蟹,大伙儿就会拿回家给我奶奶熬粥,熬出一大锅,够得了十几二十个小孩喝。要是遇上毛蟹“发疯”的季节,抓到的毛蟹多得能拿去卖上好多回,赚的零用钱也够好几个人分了。我特别怀念毛蟹的味道,它的蟹膏都是黑色的,吃起来苦苦的味道,但听奶奶说对治疗咳嗽特别好。我一直以为毛蟹就是招潮蟹长大后的样子,只是鲜艳的颜色褪去,长出一身的毛。其实不然,没有人会觉得这一大一小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只是我想多罢了。

  有一年春天的时候,母亲突然在鱼塘垄上种了一棵香瓜和一棵黄金瓜。于是,每次到去鱼寮守鱼塘的时候,我就天天往母亲的瓜地跑,希望快点能看到它们结果的样子,那时候我才发现一株植物的成长速度极慢极慢,慢到你的耐心都快被它们全部磨灭掉。

  所幸的是鱼塘垄上还长满了龙珠果和灯笼果,这是童年时期我最爱吃的两种野浆果。没成熟的龙珠果是绿色的小圆球,外面罩着羽状的外衣。成熟的果子是橙黄色,还没熟透的时候最好吃。一摘下来打开它,里面的果肉香香的,看起来就像微型的百香果。灯笼果更是顾名思义,它的果实也是橙黄色的,外面罩着一层纱衣,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灯笼。我们小时候吃灯笼果,最开心的就是“啪”的一身拍破它的外衣,再从中取出浆果来吃。后来有一年去深圳,在深夜的水果摊前,竟然让我偶遇到了童年时遍布鱼塘垄的小小灯笼果,它还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就叫做“姑娘果”,我买了一小袋,品出的却是已逝时光的味道。

  虽然天天守着鱼塘,根本就没听说过有人到鱼塘偷鱼的事。如果真的有人来偷鱼,我们这些天天守在鱼寮里的小屁孩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可村里的大人才不管,每天夜里,村里的大人们基本都跑到鱼寮里睡去了,只留老人和小孩守村。特别是家里有两个鱼塘的,父亲睡一个鱼寮,母亲睡一个鱼寮,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习以为常的传统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那些用木头搭建的小鱼寮渐渐改成了小型的砖头房子,有部分人干脆在鱼塘旁建起了两层的小洋楼。那种小鱼寮渐渐消失了痕迹。小时候很多个夏天的傍晚,我都会尾随母亲去小鱼寮里过夜,那从四面八方灌进鱼寮的海风帮我们消去了一天的暑气,即使没有风扇和空调,我们的夏天也依旧凉爽。

  但更多的夜晚是父亲母亲都出海抓虾了,我们爬到鱼寮的屋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树林里绽放着各种各样的汽油灯的光芒,其中有一盏肯定是出自父亲之手。我们坐在鱼寮顶上最高的地方,双脚自由晃荡,在父母还没归家的路上,常常看到一轮红红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旷的夜空中。

  虫鸣四起,坐在鱼寮上的时光也渐渐随风消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