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布匿战争-美陶鲁斯战役(梅托汝斯河战役)(公元前207年)

 陆一2 2019-10-24

第二次布匿战争-美陶鲁斯战役(梅托汝斯河战役)(公元前207年)

后世史家这样评论:只要不是临阵对敌,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哈斯德鲁巴尔、哈斯德路巴尔、哈斯朱拔,哈斯朱)的将道无可挑剔。同十年前汉尼拔代价惨重的千里跃进相比,哈斯德鲁巴的远征可谓完美无缺。

公元前208年秋天,哈斯德鲁巴率军抵达高卢南部,在此过冬。罗马盟邦马西利亚立刻向元老院定期通报敌情,从此以后,哈斯德鲁巴的一举一动都在罗马掌握之中。次年春天,哈斯德鲁巴领军沿着当年汉尼拔走过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哈斯德鲁巴降临意大利波河平原以后,立刻联络高卢部落,招募大批雇佣军。他在那里招募了10,000名高卢兵后,开始围攻布拉什迪亚城。(他的全部兵力已不可考。剑桥古代史认为是30,000人。)他没能攻下这个城市,就一直挺进到弗拉米尼亚,就是今天的瓦罗,是亚德里亚海边的一个小港口,也是弗拉米尼亚大道的海岸终点。他在那里与罗马军前哨接触,那是司法官利西努斯(波尔基乌斯·利基努斯,波西乌斯)和执政官萨利那托(李维乌斯)率领的联军,他们驻在圣加利卡,在弗拉明尼亚的南面,相距几英里远。

在哈斯德鲁巴南进路线上,6个罗马军团严阵以待。元老院无法确定哈斯德鲁巴将从亚平宁山脉的哪一侧南下,因此不得不分散兵力,坎尼战役的败将瓦罗(泰伦提乌斯·瓦罗)率领2个军团扼守亚平宁山脉西侧的托斯卡纳(伊特鲁里亚),司法官利西努斯率领2个军团驻扎亚平宁山脉东侧的里米尼要塞(阿里米农),而执政官萨利那托率领2个军团暂时留在罗马,随时准备增援前线。另一位执政官尼禄(尼罗)统帅7个军团在意大利南部围堵汉尼拔,阻止他北上会师。

这一年,罗马军队总兵力23个军团,其中15个部署在意大利战区。算上卡普阿、塔兰托以及罗马城本身的守军,约含75,000罗马公民以及同样数量的同盟国公民。在西班牙还至少有两万名罗马士兵。根据那一年的人口统计,够从军年龄的罗马男丁总计为十三万七千一百零八人。对照之下,可见罗马政府在军事上竭尽全力到了何等地步。余下从事农业或其他非军事工作的罗马成年男子实在寥寥无几。

 

汉尼拔肯定知道哈斯德鲁巴的到来。根据李维混乱而夸张的记载,汉尼拔率军在意大利南部的阿普利亚到处兜圈子,不断为其军队募集更多的兵力并试图驻扎在靠近布鲁提翁与洛克里的地方。他还是不放心洛克里,因为它常年处在罗马军袭击的威胁之下。汉尼拔最后停留在阿普利亚北部的卡努西亚(卡努西翁),静观其变。这里距离哈斯德鲁巴建议的会合地点,还有300公里之遥。有40,000名罗马步兵和2,500名骑兵,由执政官尼罗和弗拉卡斯率领着监视他。倘若汉尼拔决心北上迎接哈斯德鲁巴,尼禄统帅的7个罗马军团也拦不住他。然而汉尼拔选择了消极等待,期望二弟冲破6个罗马军团的围堵,长途跋涉500公里前来会合,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

汉尼拔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在关键时刻竟然毫无作为,着实让后人费解。后世史家众说纷纭,竭力揣测汉尼拔此举的战略考量。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汉尼拔无法割舍他来之不易的在意大利南部的根据地。所以必须等知道哈斯德鲁巴的确实位置之后,他才准备北上。依照李维的记载,他最先没有料到他兄弟在越过阿尔卑士山时能够与他过去一样快。等到他听说已经在围攻布拉什迪亚时,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围攻战大致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他决定不必前进到坎努苏姆以北,而是等候他兄弟的通信到达。如果汉尼拔挥师北上,他麾下众将无人能够担当留守重任,意大利南部的根据地必将在7个罗马军团的围攻之下迅速崩溃。从古典史料的字里行间,后人也能感受到汉尼拔似乎已不复当年之勇,显然近年来的举步维艰大大消磨了这位古典名将的雄心和锐气。

 

然而哈斯德鲁巴一旦进入战区,就开始犯错误。哈斯德鲁巴率军围攻波河中游的罗马要塞皮亚琴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却一无所获。大约在四月间,哈斯德鲁巴领军沿着意大利半岛东部沿海南下,计划从阿里米农翻越亚平宁山脉,以期在翁布里亚与其兄会师。他深知必须把他进军路线的计划尽快告诉汉尼拔。于是他从普拉森提亚派人向汉尼拔传递信件。这封信清清楚楚地用迦太基文字写成,由一支小分队专程递送,其中四名是高卢骑兵,两名是努米底亚(奴米底亚)骑兵。哈斯德鲁巴在信中请兄长率军北上,到意大利中部的恩布里亚会师。这六名老练的骑手躲过罗马军队的层层堵截,穿过了整个意大利,奇迹般地到达意大利南部海岸阿普利亚(梅塔庞托),汉尼拔曾经在这里长期驻扎,可惜的是他已在数月之前已经转战梅塔蓬图姆(坎努苏姆)。信使于是急忙返回,不幸在走过塔兰托附近的地方时被昆图斯·克劳狄乌斯的部下擒获,那封信也落入了罗马人手中。克劳狄乌斯立即派人把信呈交给尼禄。

永远没人知道哈司德督巴尔为什么不用密码书写这封信,或者命令送信人把信的内容记在脑子里。但是事实情况就是这样,这完全是一封人人都能看懂的信件。这就给了尼禄可趁之机。

汉尼拔还在等待那封永远到不了的信,而尼禄亲自审问俘虏,并通过翻译仔细阅读了缴获的信件,这才明白哈斯德鲁巴准备越过阿本尼斯山脉与他的哥哥在乌姆布尼亚会合时。尼禄知道萨利那托正率领4个军团与哈斯德鲁巴在梅托汝斯河以南的塞纳对峙,如果他再率领精兵参战,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罗马这边。

此时的罗马法律有严格规定,每一个执政官限制在他的省界之内,不得擅自离开元老院划分的战区,只能用他自己的兵力对元老院所指定的敌人作战。否则以图谋造反治罪。尼禄决心冒险采取一种全新的办法,这种方法是临时应急的,结果也无法预知。在一开始,它也许会使本国公民所感到的震惊并不亚于敌人,但如果成功,那么这种巨大的震惊就会变成巨大的喜悦。尼禄知道战机稍纵即逝,他立刻挑选七千精兵(包括6,000千步兵,1,000千骑兵)迅速北上去增援利西努斯和萨利那托的兵力,留下加蒂乌斯继续监视汉尼拔。与此同时,他请求元老院把卡普阿的守军调去保卫罗马,然后把全部可供使用的军团从罗马调到纳尔尼亚。为了迷惑对手,他对部下谎称前去袭击汉尼拔在卢卡尼亚的一些城市,先率军向南行进,等到夜幕降临后突然掉头向北,日夜兼程,强行军直奔塞纳。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尼禄没有携带给养,而是命令沿途各村镇火速准备食物和饮水,放在道路两旁以供大军使用。尼禄大军所到之处,罗马百姓拥挤在道路两旁,或给罗马士兵送粮送水,或跪地祈祷,这样的场景深深激励着罗马士兵,更坚定了他们死战的决心。

这个史无前例的步骤使罗马的元老们大吃一惊。他们看到汉尼拔又被放出来了。过去的几次惨败和两位执政官战死所造成的恐怖印象依然存在。他们说过去在意大利境内只有一支敌军,一位敌将,就已经产生了许多不幸后果。现在已经变成了两个布匿战争,两支强大的敌军和两个汉尼拔了。

尼禄的部队一路上几乎马不停蹄,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尼禄率军抵达塞纳的罗马大营。为了不让哈斯德鲁巴察觉罗马增援部队的来临,当他快到圣加利卡时,先派人去通知萨利那托,说他已经来了,准备在夜里秘密进入他的营地。尼禄的军队没有单独扎营,而是悄悄地进入萨利那托的营地。罗马诸将立刻召开军事会议,萨利那托提议先让尼禄的部队休整几天,尼禄坚决反对,他说:“诸位,我们在这里耽搁一天,就等于给汉尼拔多一天的时间发现我们的动向。我们要趁汉尼拔兄弟还蒙在鼓里的时候进攻,歼灭哈斯德鲁巴。我必须在汉尼拔发觉之前回到南线。”会战的决定做出以后,罗马军营立刻升起猩红色的旗帜。天刚破晓,罗马各军团就开始在战场上集结,列阵挑战。

哈斯德鲁巴和萨利那托对峙以来,一直想方设法和罗马人打一场会战,但萨利那托总是坚守不出。当他得知罗马军队终于准备会战时,也率领迦太基联军展开队形,慢慢向罗马阵前靠拢。哈斯德鲁巴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罗马增援部队的情报,但是当他近距离观察罗马阵线的时候,敏锐地发现罗马军队好象增加了不少,一些罗马士兵衣甲不整,满脸疲惫,似乎刚刚经过强行军;他们盾牌上涂画的军团纹章,此前从未见过。哈斯德鲁巴和罗马作战十几年,对罗马军队的习性了如指掌,他马上下令收兵回营。当天下午,哈斯德鲁巴派出小股骑兵来到罗马营地附近打探。探马很快回报,罗马营地并未增加,但是营地内的号角声却增加了许多。哈斯德鲁巴立刻断定罗马援军已到,决定避其锋芒,撤回波河平原。

当天夜里,哈斯德鲁巴趁黑率军悄悄离开营地,向北撤退。显然希望能抵达弗拉米尼亚大道,那是越过亚平宁山脉去往翁布里亚乃至罗马的一条主要通道,他希望连夜渡过美陶鲁斯河(梅托罗河、梅托汝斯河),这样天亮以后罗马人就不易追上。但是由于天色昏暗,迎太基军难于找到其沿河行进的道路,更严重的是,哈斯德鲁巴的向导出卖了他,这个人将哈斯德鲁巴大军领到河水最湍急的地方,然后逃之夭夭。哈斯德鲁巴大军一整夜都忙着寻找可以涉渡的浅滩,直到凌晨都没有找到。天亮以后,哈斯德鲁巴发现他的军队由于疲惫和烦躁,已经乱成一团,不少高卢士兵喝得烂醉如泥。

哈斯德鲁巴正准备在河岸上一处高地扎营以安置其疲惫的部队,尼禄却已率领骑兵追到。紧接着来到的是波尔基乌斯率领的步兵,然后又是李维乌斯。罗马军迅速列好队形以求一战。在这种情况下,哈斯德鲁巴明白撤退已经不可能了,只得背水一战。于是他尽其所能,将乱糟糟的部队展开列阵。

哈斯德鲁巴把战斗力最弱的左翼的高卢部队部署在一个悬崖之顶,以使他们避开由尼禄亲自指挥的罗马军右翼。因为这一侧的地形是起伏的丘陵,而高卢人阵前是一道河谷,进攻的罗马军队必须翻过一个相当陡峭的山坡,再越过河谷,才能同高卢人接阵。哈斯德鲁巴期望罗马军队的进攻在这里会因为地形限制而迟缓,使他赢得时间从右侧击溃罗马军队。中央是强悍的利古里亚步兵部队,前面列上战象,与波尔基乌斯的部队相对。亲率最得力的西班牙步兵组成右翼,与李维乌斯的部队对阵。阵前是十头来自埃塞厄比亚的战象。

根据阿庇安的记载,此战哈斯德鲁巴参战部队是步兵48,000人,骑兵8,000人,战象15头;李维则记载迦太基联军总数超过60,000万人。后世学者大多认为哈斯德鲁巴的总兵力只有3万余人。罗马阵营由萨利那托统帅左翼,尼禄统帅右翼。罗马参战部队4个军团,再加上尼禄的增援部队,总数超过4万人,占据兵力优势。

 

一场决定罗马命运的会战终于打响。罗马军先发制人。全线除了那个悬崖周围之外不久便进入战斗。那里之所以成为例外是因为高卢人据有峭壁悬岩,致使尼禄难以下手。萨利那托率军首先向哈斯德鲁巴的右翼发起进攻,但遭遇异常坚强的抵抗,哈斯德鲁巴的西班牙步兵跟随他作战多年,对罗马军队的战术相当熟悉,而中路利古里亚步兵天生剽悍,寸土不让,双方都死伤惨重,一时战况胶着起来。尼禄的军队进攻哈斯德鲁巴的左翼,他们为陡坡和河谷所阻,到这时还未能与高卢人接战。哈斯德鲁巴看到尼禄的军队无法发挥作用,战局正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于是率军开始反击。迦太基的战象发挥威力,它们在罗马方阵里横冲直撞,迫使罗马士兵连续后退。这回轮到萨利那托拚命抵抗,苦苦支撑。

双方战斗了一段时间以后依然不分胜负。哈司德鲁巴深入前线,指挥全军奋勇作战。尼禄由于受到悬崖阻隔无法接近与他对阵的高卢部队,于是就7千精兵脱离迦太基军队的左翼,绕边罗马战线的后方从右翼运动到了左翼,转而攻打迦太基军的右翼及后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伊比利亚与利古里亚部队一片混乱。迦太基军队的战线开始崩溃。迦太基右翼率先崩溃,冲乱了依古利亚步兵的中央方阵,大家争先恐后逃向高卢人的左翼。这时尼禄留在这一侧的罗马军团经过长时间跋涉,也出现在高卢人的阵前,和追击而来的罗马军团主力形成合围。战象起先确在攻击罗马军,然而罗马军团却凭着其机动灵活的作战队形反而使这些庞然大物受到重创。赶象人对其失去了控制,战象四处乱跑。最后,为了不让战象继续伤害迦太基官兵,只得将其全部杀死。

哈司德鲁巴知道大势已去,高傲的他不愿做罗马人的俘虏,于是单枪匹马冲进罗马军团的方阵,力战而死。“至死犹斗,不愧为哈米尔卡之子、汉尼拔之弟。” 他这种行为证明他是不愧是汉密尔卡的儿子和汉尼拔的兄弟。对于这件事,波里比阿曾经有如下评论:“当认为前途尚有希望时,哈斯德鲁巴在会战中对于个人安全是十分注意的。尽管他并非没有准备,而且也并非没有胜利的希望,可是命运却剥夺了他的一切希望,逼得他非走极端不可。虽然如此,他还是勇敢的面对他的命运,而没有做任何对不起过去事业的行为。”傍晚时分,这支迦太基大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波利比乌斯记载,此战迦太基联军阵亡10,000万,被俘10,000万,参战的15头战象有6头被杀,其余被俘。罗马军队阵亡两千人。战后奴隶贩子蜂拥而来,罗马军队就地拍卖战俘,获得300塔兰特(注意此时罗马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1,500塔兰特)。尼禄在战役后的第二天就率军兼程跋涉六天六夜,强行军360公里赶回南线,返回意大利南部,其行军速度与他飞速北上时大体相同。汉尼拔居然毫无察觉。接下来尼禄展现了罗马人残忍恶毒的一面,他将哈斯德鲁巴的头颅进行防腐处理,带回卡努西亚,然后派人扔进汉尼拔大营的哨所。这才使汉尼拔第一次获悉梅托汝斯河战役惨败的消息。这与汉尼拔对待罗马阵亡将领的态度对比鲜明。

这次大捷的消息传到罗马,全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经过那么多年的失败与磨难,终于有一支迦太基军在意大利遭到了全歼。

 

汉尼拔为自己的判断失误付出惨重代价,攻克罗马的最后一丝希望消失了,心灰意冷的他弃守卢卡尼亚根据地,将这里的老百姓强行南迁。退回布罗蒂乌姆。此后四年汉尼拔一直据守意大利半岛西南角的布鲁提亚(布鲁提翁),直到奉命撤离。罗马人到现在仍然不敢攻击他,因为他的大名实在是令人谈虎色变。可是他们似乎认识到,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们的这次胜利都算是一个决定性的成功。这一战结束了汉尼拔的希望,他再也不能击破罗马人对意大利的控制,它恢复了罗马军人的信心,也使罗马的同盟国和所征服的臣民,不敢不向罗马效忠。李维满怀敬意地写道:“从此以后,意大利半岛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因为汉尼拔竭力回避军事对抗,而罗马人也不敢去打扰他的清静 这就是汉尼拔在罗马人心目中的份量。” 从此以后,主动之权即开始转入罗马人手中。

 

上一篇“罗马、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梅托罗战役(公元前208年)

下一篇“罗马、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伊利帕战役(公元前20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