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公、考研、找工作,怎么选,怎么走?

 风舞猿 2019-10-24

导读

高考结束后,很多朋友打来电话,告知孩子成绩。其中不乏会说:孩子成绩一般,准备将来考个研究生,再做选择。这让我很费解。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用今天的眼光做四年后的决定,是否合适?
当然不合适!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他(她)要经历多少事,认识多少人,遇到多少机会?
雨果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读书是为了成长成才,考研读博不过过程手段。于是,为职业做个规划:从政、从商、从学,大学应该如何读,要做哪些准备,十分必要。

从政:“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

这里的“从政”,泛指进入政府机关、做有公共职能的行政工作。这也是很多同学期望的归属。对此,要怎样准备呢?
首先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如此。无论什么工作,既然打算作为职业,就要有份事业的信念。否则,既走不长远,也走不安稳,甚至还会出“大问题”。
其次,多在文字上下功夫。机关工作与文字材料密不可分。古往今来,写好文章可以定国安邦,可以跻身宰相,足见其重要。
写文章,不是空洞无物地堆砌文字,而是研究工作、提升内涵。试想,同样的篇幅下,你的文字笔力深厚、内涵丰富,不正说明你对问题的认知更深,对情况的了解更透吗?
再次,要养成务实、沉稳、低调的性格特征。相对于商业人士,机关人员较少推销自己,更倾向于少说多做、默默无闻,让人感觉端庄内敛。

说的很玄妙,其实并不难,校园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入学第一天,学生会、社团组织就开始“摆摊招新”“夹道欢迎”各位了,这都是能力锻炼的重要平台。回想我的一路经历,很感恩四年的学生会生活。真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服务他人,得到自身提升。
我常说,大学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是自立自信。从北方来到江南,独自在外求学,学会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很重要。我大一竞选成为班长,一个人为一个班服务,这就好比练就“吸星大法”,遇到各种问题,锻炼各种能力,想不进步都困难。
做学生干部还有一个福利就是“试错”,长期锻炼实践,转变思路、适应环境、调整方法,这不正是个人成长的好路径吗?更何况,过程中你会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是你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需要强调的是,从事学生工作,绝不是为了寻找“做官”感觉,恰恰相反,是发现不足,以更低的姿态学会协调与兼顾。兼顾工作、兼顾学习,读大学,没有成绩做保障,一切都没有说服力。
记得有次和老师交流。他说,“做学生干部,先要做学生。做学生要像学生,做干部可千万不能像干部!”让我受用一生。

从商:“所谓商机,

是看看社会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你解决”

从商就是进入公司企业,或自主创业从事商业性的工作。这是大多人的求职路径。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多同学喜欢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洪流。
我没有创业经历,但从很多创业的朋友身上,我感觉,创业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思维方式。
很多人说,创业是不断寻找商机。那什么是商机?马云说,“所谓商机,就是看看周围世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你帮助解决”。
从事商业活动,要学会放低自己,通过“提供服务”赢得他人认可,获得个人收益。而现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残酷,机会尤其难以把握,学会善待自己,有点“理想主义”,就变得十分必要。
可即使如此,更多年轻人受“不安分的心”的驱使,追逐“自由的灵魂”,将创业视为很酷的决定。但大数据会告诉你,“酷”的同义词是“冷”,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做好充足准备。

写到这里,会有人觉得我对创业有所偏见。确实!我非常反对很多媒体对“个别成功者”的过分夸大,将“小概率事件”无原则铺张。在我看来,只看“鹤立鸡群”的秀木,不看“九死一生”的树林,是对青年人的不负责任。
我不反对创业,更不反对从商。可当你准备独身一人“商海”搏击之前,先找个伙伴、摸摸水势,再带个“救生圈”,会不会更好?
找个伙伴,就是组建团队。我参加过两次“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这是一个通过“包装”技术,实现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团队分工,工科的负责介绍技术,财务的做好报表,营销的进行市场分析…… 大家分工合作,使得一个商业活动更加系统,更好实施。
除此之外,比赛中,我们还接触到许多伙伴,他们有些人现在已成为“创业导师”,时常出现在各种媒体,授人以渔。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我去创业,或许也会成功。靠的就是这份经历。
摸摸水势,就是要对商业环境有所了解。自由职业者的“自由”绝不是天马行空、特立独行,而是与人交往、从善如流。创业不是登山,世界都不动,唯有我在动;创业是划船,要善借水势,顺势而为。只有学会与世界“链接”,才能在“商海”中畅游。
了解商业环境,可以学习商科知识,收读商业资讯,但更要找到自身“优势”。要明白,不是每条路都适合你,而是适合你的路才会长远。不懂商科的理工科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下大气力学好专业,掌握“核心技术”,自然不愁金主。
还有,带个“救生圈”。“救生圈”可以不用,但却让人心安,这就是原初的激情和平和的心境。华为不是一天建立的,精英也不是一天速成的。越是渴望成功,越要耐住性子,越要沉下心思,越要打好底子。如果为了“一夜暴富”而创业,这份想法本身就靠不住。
马云说,企业的成功往往是“熬”出来的。很多企业死在成功的前夜。可他们不知道,距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我想,这既是在说企业,也是在说个人。所以,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该是最好的告白。

从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学,就是做科研、做学问,多是在学校、科研院所工作。多年读书,我越发体会到,大学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运用知识,探索未知。可世界在变,未知在哪?需要独立的思考和不断的实践。
有不少文章对高等教育“唯学历论”提出批判。我赞同一半:学历本身就是标尺,如果舍去基础,去看创新和领航,就很离谱。按部就班学好知识、掌握规则才是“基础课”、“必修课”。
所谓不赞成,是因为很多人,甚至官方对“学历”的认知有些狭隘。学历不光指“学习的资历”,更指“学习的能力”。证拿了很多,光有广告,没有疗效,也是白搭。
我曾问过一个HR(人力资源总监):作为外企,你们为什么对英语四六级不做要求?他说,我们英文面试,你说几句不就行了?
这样看来,读书做学问并非易事,甚至很不容易。那些抱有“考上大学松口气”、“混个文凭”、“大不了考研”想法的同学,可要改变啦!
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学习到底累不累?经历告诉我,很累。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喜欢学习。可是,学习如睡觉,是个习惯。如果想让自己未来“少受累”,不妨花点时间,现在“养成好习惯”。
找到兴趣点,让自己兴奋点。兴趣点,就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安身立命的本领。无论哪个学科,总有有益之处,即使玩游戏,也有人玩到亿万家产,赢得奥运冠军。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做这个,我能学到什么?
所以,学习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在过程中投入,从结果处检验。投入自己的真性情,检验是不是获得了真正想要的自己。
最近看了一幅漫画:一个人艰难地攀越“高考”大山,但翻过之后才发现前面的山更多,路更陡。
我大学毕业十五年,前后几份工作,现实告诉我,读书是这个世界最好的捷径,也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我把这份体会分享给你,也真诚的建议你用心读好书。
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我很认同。我希望,你能珍惜今天,用最贵的青春赢得最美的人生。

来源: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