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书」浅说之另类天书

 荣天书斋 2019-10-24

本文在头条号首发

在阅读古籍《山海经》时,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触:如果撇开对它的志怪述异的历史成见不论,那么,它或与诸多史前流传下来的其它古经籍一样,也是一部难以读懂的「天书﹝Heavenly book﹞」。

那么,何谓「天书」?

《简易经》云:人献河洛,问何物,昊曰天书。”河洛,即河图、洛书;昊,传太昊伏羲。相传,伏羲受到河图、洛书之启发,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龙魂字符」,——所谓龙魂字符,是指相传为伏羲所的创记事符号。由一至九与零十个字符组成,这些字符被称之为龙人文字、龙魂字符或龙文字体——并以龙魂字符为基本代码著述了《九极八阵》、《简易道德经》以及《无极玄易功》等三部上古奇书,这三部古书后来便统称为《天书》。[1]

《灵仙﹝fairy﹞》正传中所引用的「混沌天书」,其最初的雏形就是指的该天书,作品中的天书分术法篇、占卜篇、玄理篇。在其玄理篇中,是记载着远古流传的天文地理、五行八卦、河图星相等。在术法篇中,记载着各类术法,术法中的阵法之一《九极八阵》与道学真经就在其内。在占卜篇中,其中有字符咒,字符咒中记载着各类远古符咒,龙魂字符就在其内。”[2]

由此可见,最早的天书指的是相传为伏羲所著的《简易经》等三部古经籍,而天书的源头则无疑就是神秘的河图和洛书。「河图—洛书」是已知的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化遗产,它堪称真正的「天书」。这不惟是它极为神秘的来源,更重要的「天书」内涵在于,几千年来,尽管有无数学者在解读和研究它,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读懂它。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书」这一语词的内涵在后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后人多认为,凡是上古留传下来的、因为语言的历史变迁而逐渐失去其可释读性的文字,都可以被称之为「天书」。更直观地说,后世所称的「天书」,更多地指那些业已不能为当世人所解读和所领略了的上古文字。譬如,那些史前遗留下来的经典性古籍,——至今尚没人能够读懂的《虞夏书》和《山海经》,等等。

当然,现在人们所说的「天书」更多地指那些无法为现代人所识别的古代图文或符号,如古崖书之类的。依据现代人的这种认识,上榜中国古代「读不懂」的「天书」有十几种,相传中国最早的「天书」当属神秘的仓颉书。

仓颉书全书仅28个字,传说为仓颉所写,乃中国现在之最古老文字,尽管有不少质疑者认为这是后人故弄玄虚的伪作,也有人认为它其实是一种古彝文。[1]但不论如何,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读懂它却是事实。在这个意义上说,广义上的「天书」包含了一切无法读懂的文字。

而其中一些见所未见的古代崖书,似也堪称「天书」之绝品,如仙居蝌蚪书和红崖天书

其实,严格来说,多数崖刻文字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书」,它们大多是祭祀神鬼时刻录其上的。在古代这些文字被称作为「神文」或「缅文」,是专写给神鬼看的。不要说常人难以识别,就是书写者本人也未必知晓其义。特别是「缅文」,祭司或法师们也只是根据上代人留传下来的祭祀文本依样画葫芦而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一些所谓的崖刻「天书」,如仙居蝌蚪文、红崖天书等,事实上很可能是上古时期的法师刻录其上的镇邪文字,——有如「泰山石敢当」之类的碑刻文,——即镇压或封印山邪鬼魅的「神文」。

当然,在上古时期,「神文」除了上述的镇妖驱邪之功用而外,它跟下面将要提及的缅文一样,它也是巫祝们在祭祀活动中与「神」沟通的一种专用「图语」。换句话说,「神文」其实是古时祭祀神灵的祝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是,祝文是巫祝高声唱颂的祷文,而「神文」则是书写或刻录在简帛器物上的「文字」。前者譬如与「神」进行「语音通话」,而后者则是给「神」留言。以此,我们认为,一些被视作「意义非凡」的带有神秘刻符的出土文物,要么是祭祀专用的一次性器物,要么就是专门的陪葬品,情形如果的确如此,那么,那些屡屡见诸于古蜀地——譬如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的「巴蜀刻符」或「巴蜀图语」其实也就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了。

不过,与「缅文」有所不同,「神文」或更多地是取形或取义于「神语—神话」,它或具有一定的可识读性,而「缅文」则就是一种纯粹的巫祝符号了,它不但完全无法识别,而且,除了某些迷信活动而外,对现实社会来说它毫无意义可言。

而更多地见诸于古墓葬中的一些不可识别的刻符,则很可能都是刻写给冥界幽灵的「缅文」。缅字的篆文为部为糸〔丝〕,代表麻帽;而 部是为「面」,指代头部表示头戴麻帽。造字本义:动词,头戴麻帽哀悼〔参见《象形字典·缅》〕。这就是说,缅字的本义是哀悼亡者,根据古中国的民间习俗,在丧葬期间未亡人往往要对亡者作频繁的祭奠活动,而全程主持这种祭奠活动的通常都是一些职业化的法师,在祭奠过程中法师们便会书写一些符咒或在陪葬器物上刻写一些图语〔缅文〕,一则以示对死者的慰籍,二则也顺带对亡灵提出某种忠告:安守阴冥,勿返阳界。

如是,上述的法师们所书写的符咒或刻录的「图语」在中国民间——史上似乎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有着大致雷同的习俗,亦即「神文」与「缅文」这种特殊文字也非古中国所特有,但对于域外的「神文」或「缅文」史,因缺乏研究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便一律被称之为缅文。巫祝作为神鬼与人类互动的媒介或「第三方」,曾经长期活跃于古代社会,由此,这种由巫祝阶层所掌握的与神鬼沟通的巫祝文字也就理所当然地也就在中国民间广泛存在。以此,在某些地方出现人们无法识别的文字或在出土文物中发现同样性质的符号也就不足为奇了:曾经盛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多少都会留下一些历史印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举凡零散见诸于崖刻、古墓葬、洞穴壁画或出土文物中的类文字刻符,清一色都是伪天书,它们大多属于「神文」或「缅文」符号,不具有天书的内涵和实质。基于这种认识,在这里我们对那些神鬼刻符不加以深入探讨:这是巫师或卜筮占卦者所应予以关注的东西,而不是我们的专长。

正如前面所言,纯粹意义上的「天书」,指的是那些上古甚至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性古籍。这其中除了我们难以读懂的《河图—洛书》与伏羲的《天书》而外,还有一部其文化、科学与史料价值或也不亚于河图与洛书的文献级古籍,这就是同样迄今为止尚未有人真正读懂它的「天书」:《山海经》。〔未完,待续〕

————————————————————

参考文献

[1] [2]参见《百度百科·天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