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场安检为什么要分开扫描电子产品?

 风吟楼 2019-10-24

来源 | 万物

编辑 | Mirror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解下皮带,脱下鞋子,清空口袋,拿出携带的液体,以为自己总算可以通关时,接着却想到笔记本电脑仍在手提行李中,于是开始翻找行李,想在笔记本电脑抵达X射线扫描仪前将其取出。这是安检程序中相当恼人的一环,但为什么电子产品一定要跟行李分开扫描呢?

答案在于电子产品的密度。由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零件众多、结构复杂,有可能会挡住或干扰对行李内其他物品的扫描,让电子产品之下的物品逃过扫描仪顶端发出的X射线。

笔记本电脑的扫描图像

此外,安检人员只有约3秒时间查看每张扫描图像,为了能仔细检查精密度高的物品,最好能分开扫描,以免疏漏被藏在电子产品中的违禁物品。

动物的膝盖为什么会向后弯?

人的膝盖毫无疑问都是向前弯曲的,那动物的膝盖呢?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动物,比如猫、狗、牛、马以及鸟类,它们的“膝盖”似乎都是往后弯曲的,难道是我们人的膝盖“特立独行”?

实际上,人类的膝盖结构并不特殊,那些你觉得是向后弯曲的动物“膝盖”其实根本不是膝盖。首先,膝盖在生理学上的定义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连接部位。在人身上可以明显区分,许多动物的腿部关节处似乎也有这样一个结构,但你可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人体结构照搬到动物身上,请看得再“深入”一点,也就是透视到它们的骨骼结构,你就能一目了然。

牛的膝盖(红圈)

人类大腿和小腿内的骨骼分别叫做“股骨”和“胫骨”。而对于牛等动物,你以为的“大腿”内其实是“胫骨”,所以应该与我们的小腿相对应。而它们真正的大腿,也就是“股骨”所在的位置就在胫骨之上,更靠近臀部的区域,因此真正的膝盖被藏在了十分贴近身体的地方。鸡鸭也是如此,你平常爱啃的“大腿”只不过是它们的小腿罢了。

那么,那些被我们误认为是“膝盖”的结构又是什么?虽然很难想象,但它其实相当于我们的脚踝,而其下所谓的“小腿”则是脚掌的一部分。所以说,它们实际上是在用脚趾走路,这类动物也因此被称为“趾行性动物”。而我们人和其他灵长类等动物是整个脚掌着地行走的,也就被称作“跖(掌)行性动物”。

趾行性动物们只用脚趾就能灵活行动,人类该献上膝盖了。

生锈铁钉真会引起破伤风吗


是不是说起破伤风,你就会联想到生锈铁钉?但这其实并不科学,因为破伤风与铁锈本身毫无关系。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而在我们周围它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土壤、灰尘和粪便中都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

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个固有印象呢?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传染病专家威廉·沙夫纳博士表示:“不知怎么回事,‘有人踩在生锈的铁钉上,并患上了破伤风’的事广为流传。这个故事可能是想告诉人们,生锈铁钉很脏,上面可能有让人生病的细菌,如果你踩到了,一定要及时处理。但是环境并不一定要肉眼可见的脏,才会让人患上破伤风。例如,被厨房的菜刀切到手也可能得破伤风——在厨房环境中,因为氧气的存在,破伤风梭菌以孢子形式休眠,能在极端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性细菌,喜欢无氧环境,在有氧情况下会进入休眠。如果生锈铁钉上恰好有破伤风梭菌,一旦扎入人体组织深处,那里的厌氧环境就会使它们从休眠中苏醒,进而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它会通过血液在人体内传播。引起破伤风的正是这种毒素,而非细菌本身,更不是铁锈。

     撒哈拉沙漠从何而来?

作为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有着汪洋般的沙海。科学家过去认为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子是由曾经的海洋干涸后留下的。1亿年前的撒哈拉地区的确是被海水淹没着的,但现在我们知道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子并没有那么古老。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形成于大约500万年前,在那之前它也曾拥有河流、树木和草地。部分区域依然分布着的大量土壤证明,那里曾经生活着许多动植物。不过,随着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热,土壤受到风力侵蚀和筛选,最终只留下沙粒。

那么土壤中的沙子又从何而来?如果你看看撒哈拉沙漠的地图,就会发现那里有许多山峰和高地。撒哈拉沙漠的沙粒最初就来源于其中部的大型山脉,当这些山脉中的花岗岩被侵蚀风化后,就形成了沙粒。接着,河流将这些沙粒运送到海中,使之成为砂岩;而更进一步的风化作用又会将砂石变回沙粒。要让暴露在外的岩石变成沙粒可能得花上数万,甚至是数百万年的时间

而如今,撒哈拉沙漠仍以岩石、高地为主,其中仅有约10%的地区为沙粒所覆盖。

搜索引擎的原理是什么?


当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时,它并非是直接从网页中为你网罗信息,因为这样如同大海捞针,无法为用户提供快速而准确的反馈。以谷歌搜索引擎为例,你使用的其实是它所制作的索引数据库

谷歌搜索引擎使用的是一种名为“蜘蛛”(spider)的程序(网络爬虫),它会先抓取少数网页,然后跟踪其中的网页链接,再由这些链接提取出更多网页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就像蜘蛛由一个中心点织出一张张网一样,如此就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索引网络,囊括数十亿网页,储存在数千台电脑中。

当你输入关键词后,网络爬虫的算法会分析你输入内容,再进入索引、寻找带有关键字的网页。但含有这些关键词的网页依然可能多得数不清,因此就需要由算法根据关键词的匹配程度、出现频率、位置、网页质量等信息,评估网页内容是否有帮助,并计算出排名分数。另外其他网页链接到该网页的次数也是分数评定的重要依据。算法最后会得出网页的总积分,排出等级,再以此决定搜寻结果显示的先后顺序。尽管这些步骤看起来相当繁琐,但搜索引擎能在半秒之内将相关网页以相对合理的顺序为你调出(慢的时候也可能是网速的锅)。

对于用户所给的关键词,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不同的算法来建立各自的索引数据库。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信息,虽然有时候也可能恰好避开了所有你想要的资料(摊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