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节气 | 小雪•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宋自在鸟 2019-10-25

今日迎来“小雪”。亲爱的朋友,你那里下雪了吗?

今天我们来听一首雪天送别的诗,歌词来自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别董大》

词:唐·高适

曲:老锣

演唱:龚琳娜

巴伐利亚琴:老锣     笛子:王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即使在交通通讯都非常便捷的今天,“送别”依然是很伤感的。如果是在古代,“就此别过”的潜台词常常是“后会无期”。南朝的江淹就曾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连李白这样不拘于世俗的诗仙,也在《送友人》中写下了“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伤情之语。正因如此,高适的这首送别诗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这首诗中有离别的伤感,更有一种鼓舞的精神。除此以外,我自己也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尊重和对自己品格的要求,所以这首歌唱起来既开阔大气,豪迈开朗,又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之感,而在这种孤独之外还深埋着对理想信念的持守——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需要非常强大的自信和定力,而这时的知己也就尤为可贵。

老锣为这首诗谱写的旋律非常流畅,每个音都有持续,节奏也很稳定。如果你留意去听,会发现每个字的乐音基本上与它们自身的声调相互吻合,所以很多朋友都表示这是目前几首歌当中最容易学的一首,也是第一次听到就俘获了他们内心的一首。而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中国的音乐跟我们的语言有着极大的关系,语言里的腔调、韵律暗含着我们心中最真的情愫。因此,想要真正唱出“中国声音”,一定要把这两者紧密相联。

原诗和旋律都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我在演唱的时候,整体上运用了大线条的直音,特别是“千里”和“天下”两个词,坚定之外隐隐有一种霸气,因为尽管环境凄寒,也不能失去盛唐气象和高适这位边塞派代表诗人的风骨。而他对朋友的不舍和牵挂,我都用非常有控制力的声音唱回到内心,收束在“纷纷”和“知己”这四个全诗最柔软的字里了。

我梦想着有一天,上千人同声唱起这首歌,那种把悲伤与信念直抒胸臆的痛快、爽朗该有多么震撼!希望学会这首歌曲之后,大家为知己好友送别时不再只是吃吃喝喝,而是可以为他或者她动情地唱上一曲“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