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行报告大幅提升中国营商环境位次

 颐源书屋 2019-10-25

作者: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一带一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时间102410时,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正式发布,中国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相比去年提升15位,这是中国继去年第78名提升至46名之后实现的又一重大飞跃。

31名,这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好名次,这份报告有什么样的影响力、权威性如何?此外,这份营商报告给中国的名次发生跃升,其中原因是什么?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24日晚20: 00做客央视新闻CCTV-13《东方时空》直播间,对此进行了解读。

徐洪才认为,世界银行每年都要投入很大力气,对全球190个国家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十个方面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内容涉及新设企业、建筑许可证、电力供应、注册财产、信贷、投资者保护、纳税、跨境贸易和行政执法等方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活动的效率水平。实际上,每年各种中介和研究机构都要发布很多针对不同国别、地区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其中世界银行的报告可以说是最有权威性的。

此次中国名次跃升,充分体现了过去一年里我们付出的努力,客观反映了中国深化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取得的成效。过去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大步推进,多次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出台外商投资法、政府投资法等重要法规,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不遗余力地营造公平竞争市场和法制环境,成果有目共睹。

徐洪才认为,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过去多年,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各地积极性很高,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探索和具体政策出台,现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将其提升到国家行政法规的高度,彰显了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特别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找到我们的差距。有道是:改革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还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规范政府行为是重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容涵盖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法制保障等,但最核心部分还是规范政府职能部门行为,为他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法规依据。

从《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能够看到我们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也看到了身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马加鞭,未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很大韧性,但仍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全国范围内对标国际先进营商环境标准,把各项改革推向新的水平。毫无疑问,从改善营商环境入手,可提振企业家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对促进投资消费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