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精神 我跟朋友说起这20年所见所闻。大家都是唏嘘不已。 从前大家遥不可及的身边的名校硕博们,过了...

 播股001 2019-10-25

探索精神

我跟朋友说起这20年所见所闻。大家都是唏嘘不已。

从前大家遥不可及的身边的名校硕博们,过了20年泯然众人。当然比最下面的过的肯定好很多。但是与高考以后的占据同龄人百分比来说肯定是大幅下跌了。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高考完毕的时候是前千分之1或者是万分之1,但是20年以后,他们可能均值跌落到了10%或者20%。

他们与后来居上的人差距在了那里?

我认为是探索精神。

我们的高考制度选拔的考纲学霸们,熟练的运用预习,复习,记忆曲线,考纲,错题本扫除错误,最后取得无限接近标准答案的高分。

然而他们能够在10年学生生涯中从数理化政史地都考高分,他们缺乏了真知灼见得来的艰难过程,缺乏了艰难的探索过程这一课。甚至在认知里面大幅低估了真知灼见的获取过程和难度。但是许多缺乏预习套路训练的普通学生们在学校生涯就经历了探索这一课。

以我女儿班级为例,她数学没预习过,然后就是合格。如果是大家都是没预习过也就算了,其他人全部提前学习过,甚至已经学了好几个来回了。这时候这些学生就会很快遥遥领先。但是真实的世界是没有预习这个环节的,探索的过程很艰难迂回反复,颠沛流离。必须用无限的勇气才能度过。但是可惜现在制度选拔出来的尖子们都没机会经历这个环节。

别说现在,以前也是。也就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但是真正的社会知识都是有漫长的探索过程的,她们以前没有经历过这种过程,突然让她们在一个无人之境探索的时候胆怯,经常会放弃。我表妹,还有我身边的许多名校们就有点这个感觉。我们这种人不怕的,反正烂命一条输了也无所谓,亏十年也敢做。她们不敢,所以最后就没有掌握一些高毛利率的金融思维。还有就是对于社会上的人情世故这种无人教需要探索的领域,她们也是容易受挫,放弃。但是这些价值又非常巨大。

现在我们的考试选拔制度还是这样,并没有改观,甚至语文背的含量加大了许多。

但是M姐,小Z,Q兄都是非常有探索精神的,对于新事物保持兴趣,同时在新事物没有给她们回报的时候,坚持修正观点继续坚持,最后的最后她们取得了真知灼见。可以肯定的是,M姐,小Z,Q兄他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之乎者也,学校混的很烂,但是可以肯定 的是他们在市场里完成了整个探索0-1的过程,他们每个人都掌握了某些众人不懂的未知。并且靠这个实际知识取得了应有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