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发现!传说中的'响蜜鸟',现身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零壹贰012 2019-10-25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其中,复杂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多样的鸟类环境,造就了丰富的鸟类资源。

云南到底有多少种鸟?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标准答案。依据2017年出版的《云南省物种名录》(2016版)记载,截止2016年4月30日,云南记录鸟类21目77科945种,已经占到全国鸟类种数的65.4%,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云南鸟类不仅以种类繁多而著称于世,而且还以独特为其特色。在中国已记录到的1445种鸟类中,其中有约有120种鸟类在中国只能在云南见到,例如黑颈鸬鹚、双角犀鸟、棕颈犀鸟、花冠皱盔犀鸟、绿孔雀、剑嘴鹛、绿脚山鹧鸪、绿宽嘴鸫、大长嘴地鸫、楔嘴鹩鹛……中国的西南地区,历来被誉为是雉类和鹛类的乐园,在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山脉,分布栖息19种鸡形目鸟类,占中国雉类60种的大约30%。全球有画眉科鸟类250种,中国记录118种,高黎贡山地区及记录到98种画眉科鸟类。

近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该局科研人员在开展野外科研监测工作过程中,在位于深山密林的悬崖上意外地发现,有一只体型较小的鸟正在一窝喜马拉雅蜜蜂蜂巢边徘徊,让工作人员感到惊喜的是,这只活泼的小鸟正是期盼已久的高光鸟种——黄腰响蜜鴷。

新发现!传说中的

'黄腰响蜜鴷由于体型较小,行动迅速,,数量不多,要想在野外观察拍摄到它并非易事,此次拍摄到黄腰响蜜鴷是贡山县境内的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科研人员介绍,黄腰响蜜鴷是观鸟界中的高光鸟种,在我国罕见,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1450-3500米的温带森林中,在云南高黎贡山只有少数几笔记录。

新发现!传说中的

黄腰响蜜鴷属于响蜜鴷科响蜜鴷属,体形较小的暗褐灰色雀样鸟。其中雄鸟的眉、顶及颊为黄色,腰背部为鲜亮的金黄色及三级飞羽具白色条纹,下体近白而具深色纵纹,而雌鸟色深沉,头部黄色较少。

新发现!传说中的

科研人员介绍,黄腰响蜜鴷不仅性格活泼,而且具于非凡的本领,它们喜食蜂蜜,往往在发现蜂巢后常以鸣叫或姿态引导人、蜜獾等食蜜哺乳动物至蜂巢处毁巢食蜜,,分享食物,属于典型的互惠行为,也因此得名'响蜜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