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摘于 ✔ 读前要先理解
大声朗读不是为了死读书而读书,盲目着急的开始,囫囵吞枣的过程,反而会让这个习惯的效果变得适得其反。
所以朗读之前,家长也要更多地参与进来,帮孩子一起做好功课。
比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义字,先学会它们的读音,理解在本篇的含义;
比如对于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先大致进行了解;
比如孩子因为阅历有限不能感知文章某些句子的意思,家长就要带着孩子来梳理一下,让孩子尝试理解,这样才能更好朗读。 ✔ 读后要有思考
在孩子读完书之后,给孩子准备好热水润嗓子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平缓心情,逐步走入正常说话状态。
这个时候就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下,读完这一段或是这一篇文章的感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