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 七集 第七 大品 六十二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毗舍离之庵婆波梨林。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 丘!”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大德!”世尊如是言: 二 “诸比丘!诸行是无常,诸比丘!诸行是不坚固,诸比丘!诸行是不安故。诸行 为失,诸比丘!于一切诸行实应厌离、实应远离、实应解脱。诸比丘!须弥山王长 有八万四千由旬,广有八万四千由旬,入于海中,从海突出者是八万四千由旬。诸 比丘!其时,即多岁、多百岁、多千岁、多百千岁之间,天不雨。诸比丘!天不雨 之时,凡各种之种子类、植物类、药草森林,干燥而不存在。诸比丘!如是诸行是 无常,诸比丘!如是诸行是不坚固,诸比丘!如是诸行是不安故。诸行为失,诸比 丘!于一切诸行实应厌离、实应远离、实应解脱。诸比丘!长时间经过,迟早有第 二太阳出现之时。 三 诸比丘!从第二太阳之出现,凡小川、小池者,皆涸渴而不存在。诸比丘!如 101 是诸行是无常……乃至……实应解脱。诸比丘!即长时间经过,迟早有第三太阳出 现之时。 四 诸比丘!从第三太阳之出现,凡大河,譬如恒河、阎摩那、阿致罗符底、舍牢 浮摩醯等河,皆涸渴而不存在。诸比丘!如是诸行是无常……实应解脱。诸比丘! 长时间经过,迟早有第四太阳出现之时。 五 诸比丘!从第四太阳之出现,是故此等诸大河之所生,凡大湖水,譬如阿褥达、 斯呵波达、罗达迦拉、勘纳文达、俱纳拉、荼坦达、曼那吉尼等,皆涸渴而不存在。 诸比丘!如是诸行是无常……实应解脱。诸比丘!长时间经过,迟早有第五太阳出 现之时。 六 诸比丘!从第五太阳之出现,于大海百由旬之水减退,又于大海二百由旬之水 减退,又于大海三百由旬之水减退,……乃至……又于大海七百由旬之水减退,而 于大海存七多罗[树高]之水、又六多罗[树高]、又五多罗[树高]、又四多罗 102 [树高]、又三多罗[树高],又二多罗[树高]、又于大海存一多罗[树高]之水, 又于大海存七人[高]之水,又六人[高]、又五人[高]、又四人[高]、又三人[高]、 又二人[高]、又一人高、又半人[高]、又唯腰[高]、又唯膝[高]、又唯踝[高] 之水而存于大海。诸比丘!譬如秋季天之雨神降雨时,处处存有牛足迹之水。诸比 丘!于如是之大海处处存有似牛足迹程度之水。诸比丘!从第五太阳之出现,于大 海中如指节程度之水亦无。诸比丘!如是诸行是无常……实应解脱。诸比丘!即长 时间经过,有第六太阳出现之时。 七 诸比丘!从第六太阳之出现,此之大地及须弥山王燃烧,普偏燃烧,普偏极其 燃烧。诸比丘!譬如陶师之窑点火而初燃,普偏燃烧,普偏极其燃烧。诸比丘!如 是,从第六太阳之出现,此之大地及须弥山王燃烧,普偏燃烧,普偏极其燃烧。诸 比丘!如是诸行是无常……实应解脱。诸比丘!长时间经过,迟早有第七太阳出现 之时。 103 八 诸比丘!从第七太阳之出现,此之大地及须弥王燃烧而为一炎。诸比丘!此之 大地及须弥山王所燃烧之炎,为风所吹飞达于梵界。诸比丘!燃烧而坏,战胜之大 火炎聚,须弥山王百由旬之峰崩落,又二百由旬之峰……又三百由旬……又四百由 旬……又五百由旬之峰崩落。诸比丘!所燃烧之大地及须弥山王之灰不见,炭不能 见。诸比丘!譬如所燃之酪或油之灰不见、炭不能见。诸比丘!如是所燃烧之大地 及须弥山王之灰不见,炭不能见。诸比丘!如是诸行是无常,诸比丘!如是诸行是 不坚固,诸比丘!如是诸行是不安故。诸比丘!诸行为失,于一切诸行,是实应厌 离、实应远离、实应解脱。诸比丘!此中除现见彼燃烧者外,此大地及须弥山王应 时烧坏而不存在,谁预思惟、谁信耶? 九 诸比丘!昔时有名为妙眼之师,为祖师而远离诸欲。诸比丘!妙眼师有数百之 104 弟子,妙眼师于诸弟子中说梵界同伴之法。诸比丘!凡了解妙眼师所教说梵界同伴 之法者,其身坏死后,生于善趣、梵界;凡不了解其教说者,其身坏死后,一类生 于他化自在天众之类,一类生于化乐天众之类,一类生于兜率陀史多天众之类,一 类生于夜摩天众之类,一类生于忉利天众之类,一类生于四大王天众之类,一类生 于刹帝利长者之类,一类生于婆罗门长者之类,一类生于居士长者之类。 一0 诸比丘!尔时,妙眼师如是思惟:‘我当来与诸弟子全然同一趣,实乃不易, 然而,我当修最上之慈。’诸比丘!其时,妙眼师修七年间之慈心,修七年间之慈 心已,于七成坏劫,不再还来此世。诸比丘!世界为坏劫之时,实行于极光净天, 105 世界为成劫之时,则生于空虚之梵天宫。诸比丘!于是,实为梵、大梵、胜者、无 能胜者、普见者、自在者。复次,诸比丘!为三十六次之帝释天,为数百回之转轮 王,为正法者、法王、四边之征服者、善治国者、七宝具足者,彼更有千子,皆是 勇健、雄迈、破敌者。彼以无杖、无刀之法,将海边际之地征服已而住。诸比丘! 我云:彼之妙眼师即虽有如是之长寿,如是之久住,然而却不得解脱生、老、死、 愁悲忧苦恼,不得由苦解脱。其何因耶?不觉四法,不了解故,以何为四耶? 一一 诸比丘!即圣戒之不觉、不了解,圣三摩地之不觉、不了解,圣慧之不觉、 不了解,圣解脱之不觉、不了解。诸比丘!圣戒之觉悟、了解,圣三摩地之觉悟、 了解,圣慧之觉悟、了解,圣解脱之觉悟、了解,有爱即断,有索乃尽,不再受后 有。” 106 世尊如是言,如是说已,善逝、师者又复如是云: 戒与正定慧 无上之解脱 此等诸法誉 而依瞿昙觉 如是作苦边 为般涅槃者 佛者了知法 宣示诸比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