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随军出征的营妓,每天都要做3件事情,其中一件最为难熬

 qiangk4kzk8us4 2019-10-2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疆域幅员辽阔,历史也是灿烂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以来,中国便进入了封建时期。在封建时期的历朝历代,那时候的女子地位都是普遍非常低的,在那个时代,讲究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封建时期,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许多女子不能从军、不能从政、不能考取功名,整日只是在家相夫教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便逐渐的盛行起来。但凡事也有例外,虽说大部分女子都是在家绣花、操持家务,但也有部分女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著名的代表诸如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等等。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在古代历史上军队出征的时候,军营中还会随军带一批女子,那么她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古代的边疆,是一个战事频繁的地方,因为时常处在战争的边缘,所以生活条件也是非常的艰苦。而大多数生活在那里的人,除去保国安民的军队之外,剩下的就是因犯罪而被发配到此的罪人。被流放至此的犯人,男人还好一点,女人可就悲惨了。

据文献记载,当时在中原的北方,一直生活着一个游牧民族,在中原王朝的眼里,他们被称之为:匈奴。在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北方的匈奴便时不时的兴兵南下犯大汉边境,其目的就是掠夺牲畜、粮食及其他物资。面对匈奴的侵略,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大汉王朝选择了隐忍,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朝的实力逐渐的强大起来,面对贪婪的匈奴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做出了派兵征讨的决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汉朝与匈奴接壤的边疆地区,驻扎的军队越来越多。这些军队是刻在准备着,直待皇帝一声令下,便可跨过长城给予匈奴致命的打击。士兵越来越多,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么多士兵,再加上边防的生活比较凄苦,还得随时应对外敌,该如何才能提高士兵的士气呢?这时很快就有大臣向当朝皇帝进言,说是派大量的女囚去边疆军营,在哪里设置营妓制度,士气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营妓的人员来自哪里呢?一些谋臣便纷纷上书道:可以用因犯了事而被流放的女囚补充。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刑法比较苛刻,实行的的株连九族的方式。一人犯事,不止是全家,严重者更是九族都要跟受到惩罚。在这其中,女囚的数量每年都大约在数十万之多,此时正好被派上用场,皇帝一声令下,全部都被发配到边疆做了营妓中的一员。这些戴罪的女囚来到边疆做了一名营妓后,悲惨的生活从此开始。只要战争开始,这些营妓们就会随军出征。在军营中,这些营妓每天都要做三件事情!

1、第一件事情很简单,就是做士兵的后勤工作,主要就是随军出征帮士兵们烧火做饭,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以及缝补衣物等等,不过干这些工作的,都是一些年长的女囚。

2、第二件事情,做战场救助工作。只要有战争开打,便会有流血牺牲。当士兵受伤后,而随军的郎中又相对比较少的情况下,这些人就会临时充当现在护士角色的工作,为受伤的士兵包扎、止血、熬药等等,负责照顾伤兵的生活起居。

3、第三件事情则是营妓们感到最为羞耻一件,就是为士兵们提供消遣娱乐的服务。这些女囚本不是青楼出身,有许多还是大户人家的女子,但因为受到株连被逼来到兵营。守卫边疆的士兵都是百战余生的人,过了今天说不定明天就看不见太阳了,所以他们在这一方面需求很大。只要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便会拿营妓们消遣娱乐。做此项服务的女囚大致可分为2类。第一类是给一般士兵娱乐的,被称之为“团妓”,而姿色上佳的则被称为“美人”,主要是专门供将领享乐的。这类女子主要是为将士们跳跳舞、唱唱歌、弹琴助兴,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侍寝将军们的起居。

自汉朝以后,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都存在着营妓的影子。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描写古代军妓生活的诗歌了,“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其大致意思就是描述了随军营妓的日常生活。当然,营妓不光是中国古代专有的,在欧洲的军队里也有营妓的存在,当年的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时候,随军的营妓就多达五千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