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砑花相关材料、工具、技法都是什么?

 贫僧法号尼姑 2019-10-25

砑花葫芦,又称押花葫芦,清晚期出现砑花工艺。

徐康《前尘梦影录》记载:“道光中叶有徐某,居城北,用玛瑙刀押葫芦阳文。尝见所制有三小儿斗蟋蟀图,凡虫及牵草,小儿注视状,一垂髯,一作小髻,一双髦,面日各异,而阳文突起,极勾勒,不见一毫斧凿痕,如天生成花纹者。其盖即用本身之顶,或海棠,或葵花瓣,刀削之稍仄,掩上提携出即为人购去,大率一金一枚。惟葫芦须北产方佳,每北客来,多购备用。”

徐姓艺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制作葫芦的花纹不是范制,也不是雕刻,而是用特殊的刀具在葫芦上压出花纹图案,而不改变葫芦的整体造塑。从传世押花葫芦实物所提款项来看有康熙、乾隆年款,但无押者署名。这些葫芦器多数已紫红,对年代较近,色已深黄之押花葫芦,统称之“老押花”或“旧押花”。

一、材料

葫芦的种类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分类最为全面:“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

亚腰葫芦——这是种常见品种,形状像两个球体,上小下大,中间有一个纤细的“蜂腰”。古人常用它装药,故亦称“药葫芦”。此类葫芦种植非常普遍。

扁圆葫芦——因其形状像个大柿子,京津地区称此为“柿子葫芦”;在山东、苏北一带称之为“油葫芦”。扁圆葫芦以山东聊城产量最大。兰州葫芦以青白石乡白道沟、徐家坪最为有名,是经精心培养的优良品种,大如鸡蛋,小似算盘珠,皮质细腻光滑。

棒子葫芦——其形呈不规则圆筒形,像条大丝瓜,粗细长短不一。秋后下架,皮色偏白,质地不太坚硬,常用来范制葫芦器。

用葫芦作原料,可以制成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品,其造型各异,既有实用的,也有陈设欣赏的。

二、工具

砑花葫芦所用工具,取质坚而润之物体,如玛瑙、玉、象牙、牛角等,磨成钝刃,其形有钝尖、斜刃、马蹄等式:

1、斜刃——勾砑轮廓、划长线;

2、钝尖刃——按蕊、苔点;

3、马蹄刃——砑轮廓外缘。

三、技法

砑花的工艺程序,先将铅笔在葫芦上打稿,用小斜刃砑轮廓,复用马蹄刃砑轮廓外缘,再砑轮廓内图案,这样花纹就凸现出来。

不同刀型砑出的线性也不相同,大斜刃可划出长线,钝尖可按出花蕊、苔点等。

砑花工艺不伤葫芦表皮,经砑花后葫芦表面的花纹图案的凸起,压得越深,花纹凸起越高。

砑花不仅要砑得深,更讲究画面层次感,表现出大小、远近、高低、浓淡的画面效果。

砑花不仅要砑得深,更讲究画面层次感,表现出大小、远近、高低、浓淡的画面效果。(作者:冯守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