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年仅十岁的彼得成为俄罗斯沙皇。由于彼得年幼,由他的姐姐索菲亚摄政。少年时的彼得住在莫斯科郊外,他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还时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他们那里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 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叛乱。之后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1695年彼得率军3万军队远征土耳其的亚速,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终于夺占亚速。 1697年彼得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彼得自己也随团出访, 先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 1698年从西欧回国,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内外贸易,凿运河,开商埠,扩大出口,为俄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彼得大力引进西方的书籍和生活方式,下令全体臣民不得穿传统的长袍和留大胡子;规定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否则不得继承爵位,并选派留学生去西欧学习。他还简化了俄文字母,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印刷所,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亲自担任主编;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统一编制,建立由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组成的正规陆军,并扩建海军舰队。 1700年初北方战争爆发后,彼得8月对瑞典宣战。但俄军在纳尔瓦初战失败,于是彼得进一步进行军事改革,发展军事工业,以利再战。 1701~1704年期间,率兵向波罗的海沿岸进攻,先后攻占了一些领土。并于1703年起在涅瓦河口大兴土木,建立新都圣彼得堡。 1708年初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兵大举进攻俄国,战争初期彼得指挥俄军实施战略性退却,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小部队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瑞军。10月亲率俄军歼灭瑞典军队9000余人。1709年7月在波尔塔瓦之战中,又指挥俄军歼灭瑞军主力,扭转了战局。查理十二仅率千余人逃往土耳其。 1714年8月亲率俄国舰队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瑞典舰队,取得海军建立以来首次胜利。 1721年9月与瑞典签订《尼斯塔特和约》,夺取大片土地,终于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0月被枢密院封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722~1723年发动侵略波斯的战争,夺取里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区;同时继续向远东扩张,侵占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晚年曾一度企图率兵侵占中国长城以北地区,因力量有限而未能得逞。 彼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内实行改革,对外进行扩张,使俄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内陆国家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1724年的一个秋日,彼得大帝在芬兰湾看见一只在沙洲上搁浅的船,几个士兵有被淹死的危险,他那特有的个性使他奋不顾身跳进冰水中去救他们。彼得因此受了风寒,入冬以后病情严重起来。但他仍坚持工作,派白令去堪察加探险的命令正是他在这个时候起草并颁布的(后来连接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水域被命名为白令海峡)。 由于那时候的医疗水平十分有限,1725年2月8日,彼得大帝病逝于圣彼得堡,享年52岁。他身后留下了从波罗的海到白令海峡,从北冰洋到里海的庞大帝国。 |
|
来自: Ztiger1980 > 《世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