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常感叹人生如梦,似乎有浓重的悲观色彩,但这句咏叹燕子楼之作则不同,词中弥漫着对现世的关怀,这是苏轼在任彭城(今徐州)知府时夜宿燕子楼之作,燕子楼是唐代张建封特意为爱妾关盼盼所建的,张建封不幸去世之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余年,其深切的感情深深感动了苏轼,而如今“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所以,他才长叹一声“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让我们来品读这首感情浓烈的词作。《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是一声满含凄然之情的悲叹,却并不显得如何消极,因为词人在悲叹之中还有“旧欢新怨”。 ![]()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人生在世匆匆几十个寒暑,岂是一梦而过的?世路艰辛,必须艰难跋涉,毕竟生活是一天一天走过来的,还要一天一天走下去如果颓废至人生如梦的地步而不能自拔,放弃一切奋斗,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算是彻底失败了。虽然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会遭遇许许多多的困难,历经忧患,但坚强而豁达的人绝不会陷入颓废和虚无之中。对于我们来说,即使感到了人生无常,岁月如梭,也不能丧失斗志。生活在继续,一声浩叹之后,我们要激发起充沛的信心,在人生之路上以坚强的意志勇敢地走下去。 ![]() 寒暑“旧欢新怨”,是来自生活中的,虽然令人百感交集,但那毕竟出于现实。当我们十分疲惫时,停下来歇一歇;当我们极其烦恼时,躺下来睡一睡,在梦境中把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醒来之后会有全新的感受和情绪,然后投入到新的一天中去。苏轼屡经忧患,饱受磨难,常常感叹人生短暂,如梦如幻,但面对命运的打击他始终保持着旷达开朗的性格,其奥秘在于苏轼对禅宗有深刻感悟,这就使他的性格变得洒脱倜傥,而其心中则宁静平和,只是借狂放之语寄托一缕淡淡的忧思而已。 ![]() 苏轼绘图他虽然常发惊人之语,但那只是愤慨情绪的寄托罢了。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他在写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后,人们纷纷传说他驾舟长啸而去。鉴于他屡作惊人之举这一传言把当地的县官吓得魂不守舍,立即派人去寻找。如果这位文坛领袖一旦失踪,那可是承担不起的干系。但当人们寻找无果之后,回到苏轼的宅院,准备收拾他的遗物,却忽然发现苏轼正蒙头大睡,鼾声如雷,由此可见,苏轼的豪语只是一舒块垒而已。但这种悲愤而豪迈的感慨,也正表现了他永不屈服、追求自由的性格。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旧欢新怨”中,苏轼始终保持着旷达的胸襟和勇气,这是值得处于困苦中的人们认真体会和学习的。苏轼在《与章质夫三首》中明确表达过他自己之所以能拥有快乐和豪迈的胸襟的原因,他写道:“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当谨置之座右也”当我们处于生活的困苦中,深感人生如梦时,不能让自己一味消沉下去,而应在“旧欢新怨”中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使自己具备一颗坚强的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人生如同辽阔湖海上的一叶扁舟,必定要经历狂风恶浪的洗礼,那一波一波的狂涛,是对人生巨大的考验,勇敢的人在狂涛中畅游,软弱的人在狂涛中沉没。 ![]() 一叶扁舟“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高度概括了人生奋斗的历程,人生就是在忧愁和痛苦的包围中航行在湖海上的一叶扁舟,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不会在湖海的风浪中沉没。这句词来自毛谤的《相见欢》:“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经历过“十年湖海扁舟”的岁月,并在重大挫折中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才不会在晚年的回忆中沮丧和懊悔,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他们奋斗过,这样的人生是没有遗憾的。参考资料· 《相见欢》· 《与章质夫三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