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高皇帝曹腾(曹嵩之父,曹操之礼祖父,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宦官。曹腾初任黄门从官,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后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种暠[hào,同 “皓 ”]弹劾他,他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美。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曹操是他的孙子。魏明帝曹叡[ruì,深 明 , 通 达 ]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 中文名 曹腾 别 名 曹季兴 国 籍 东汉 民 族 汉族 职 业 宦官 主要成就 拥立汉桓帝刘志为帝、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变追封为皇帝的宦官 籍 贯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官 职 中常侍、大长秋 爵 位 费亭侯 谥 号 高皇帝 早年经历 汉安帝时期(94 年-125 年),曹腾任黄门从官。永宁元年(120 年),当时汉顺帝做皇太子,邓太后因曹腾年轻谨慎厚重,使他侍候皇太子读书,特别受到汉顺帝亲爱,饮食、赏赐都与众人有所不同。 延光四年(125 年),汉顺帝即位,曹腾任小黄门,升为中常侍。 建康元年(144 年)八月,汉顺帝去世,汉顺帝刚满两岁的儿子子汉冲帝继位。永憙元年(145 年)正月,继位不到半年的汉冲帝便夭折了。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立一位年长有德的宗室当皇帝,都属意于清河王刘蒜,外戚大将军梁冀为了继续掌权,却立了八岁的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为皇帝,是为汉质帝。 拥立桓帝 本初元年(146 年),朝廷官员分成两派。一派由李固领导,拥立清河王为帝;另一派由梁冀领导,拥立刘志登位。正当两派开会争议时,曹腾看准机会成熟了,亲访梁冀,表示支持刘志为帝。他又指出,清河王为人严明,如果他真的为帝,恐怕难保平安,但立刘志,则可以长保富贵。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毒死汉质帝,拥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汉桓帝即位后,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因定策有功,都封为亭侯,曹腾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在宫廷里面供职三十多年,经历了四位皇帝,都未曾有过失。他所推荐的都是天下知名的人士:陈留(今河南陈留县治)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溪、赵典等人。 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当时的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送礼物贿赂他,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附近查获了书信,就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弹劾曹腾,请求将他交给廷尉问罪。汉桓帝他知道书信是由外头来的,所以没有怪罪曹腾。对于种暠的弹劾,曹腾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当时的人都因此赞美他。 曹腾自幼入宫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曹腾死后,他的养子曹嵩(曹操的父亲)承袭了他的封爵。 追尊帝位 太和三年(229 年)六月二十六日,魏明帝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直到西晋代魏,这个称号都一直保存着。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帝曹奂,曹芳和曹髦未能享有帝号)。 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 家族成员 父亲 曹节:其人为人仁厚,生子曹腾等四人。 兄弟 曹褒:兄长,官至颖川太守; 子嗣 曹嵩:嗣子,官至太尉; 曹鼎:从子,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 曹炽:从子,父曹褒,历任太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曹仁、曹纯之父; 曹胤[yìn,后代]:从子,曹炽弟,任谒者,四百石。 陵寝墓地 曹腾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区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侧,是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腾生前将亳州城南大片土地划为其宗族墓地,大规模的修筑自己的坟墓。 曹腾墓冢封土呈覆斗状,冢残高 7 米,后人在墓冢四周砌筑的青石护冢墙,保存完好。据《水经注》记载,曹腾墓南侧有圭形石碑,正面题“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160 年)立”,石碑背面刊有诏策。石碑东西两侧有两对石马,石马高八尺五寸,雕刻粗拙。南侧有石阙双峙,石阙高一丈六尺,雕镂云矩纹饰。再南侧有庙堂。 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1973 年对曹腾墓进行清理发掘。该墓为大型石结构多室墓,墓门朝东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偏室组成,整个墓室用千余块长两米的青石砌筑而成,这在缺少石料的平原地带,亦属罕见。甬道口有石雕吉羊头一对,是汉代圆雕艺术品。甬道南北两壁对称雕刻有神荼、郁垒四个人物画像,门额、门框、门扇均饰有画像石刻,刀笔劲健。各墓室石壁上饰一层薄石灰,饰有彩色壁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