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团队联合其他23个医学中心开展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两种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强强联合”的“双靶”新辅助治疗方案,将使易复发转移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提升近一倍,在乳腺癌“双靶”方案研究领域发出了“亚洲声音”。 该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24日23:30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分册》(《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影响因子22.4。 “HER2是人体细胞的基因之一,又称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与肿瘤的发生和侵袭密切相关。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此基因呈现出显著扩增的特征,因而也成为此类乳腺癌的分类标准。”邵志敏教授表示,“在临床上,根据癌细胞基因表达状态,我们通常将乳腺癌分为腔面A、腔面B、HER2阳性和三阴性四大亚型,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20%。由于恶性程度高、发展速度快、易复发转移等原因,HER2阳性乳腺癌一度被称为‘最凶乳腺癌’。” 在传统治疗方案中,单纯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10年内复发风险高达40%以上。所幸肿瘤靶向药物的出现,让这一曾经“最凶”的乳癌变身为更容易治疗。 邵志敏教授表示,正是此类乳腺癌中HER2基因大量扩增,使得更多肿瘤靶向药物有了明确“靶标”得以“有的放矢”,因此也涌现出更多关于抗HER2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如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单靶”新辅助治疗方案,可以让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下降至27%。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邵志敏教授团队还联合了其他23个医学中心开展一项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 “我们在传统治疗方案中再加入了一种靶向药物帕妥珠单抗,变传统‘单靶’为‘双靶’方案,以增加抗肿瘤药物的杀伤力。”他说,最终研究结果证实,“双靶”方案的疗效较“单靶”方案提升了近一倍。 邵志敏教授表示,这一新的研究成果的诞生,来自于全球乳腺癌药物研发取得的新进展。 “目前在乳腺癌的四种亚型中,HER2阳性乳腺癌已经不再让人闻之色变。特别是国外研究表明,在欧美人群中使用‘双靶’新辅助治疗方案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86%。”邵志敏教授表示。 在他看来,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是幸运的,他们可以有诸多药物尝试,且目前绝大多数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均可以给他们带来获益。“目前乳腺癌的整体疗效良好,整体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邵志敏指出,在后续的研究中,他们将继续对新辅助‘双靶’方案的患者进行随访,以提供更多“亚洲标准”的长期生存数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验中的靶向药物帕妥珠单抗目前已经获批进入中国,为我国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