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源:科技每日推送 手机教授 囧知道 凤凰网微博 新浪新闻 二维码扫一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无论是加好友、还是收付款、转账、登录社交账号等等,很多情况下都离不开扫码,二维码自发明以来确实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便利。 没成想,昨天的一条微博刷屏了 这是什么概念?像小编这种每天都要刷十几次二维码的,岂不是每天都要交几毛钱给日本人?一两年下来就是上百块了。我当时就不淡定了,吓得手机二维码都摔出来了。 那二维码的发明者又是谁呢? 1994年,一家名为Denso Wave的日本公司为了存储更多的产品信息,由其员工腾弘原带队研发出了二维码,将信息储量增加了250倍! 最早发明的二维码▲ 正常来说,这家公司可是抱住了一棵摇钱树,即便收取专利费都能收到手软了。但是!二维码的创始人腾弘原从一开始就不看好二维码能够被广泛应用,甚至在2014年领取欧洲专利局大奖时还语出惊人,称“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 因此他所在的Denso Wave公司,在二维码的利用上,也仅仅向一些企业用户进行收费,对普通人日常扫码使用的二维码技术则不收取专利费,这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使用权。 2002年,一位名叫王越的中国人从日本回国,创建公司并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手机二维码引擎,并于2003年申报了国家相关专利,2005年又参与了中国二维码标准的建立,成为ISO的国际标准。 至此,领先了快20年的日本人,就这样被甩在身后,至今仍停留在刷卡和现金支付时代…… 早在2011年,凌空网创始人徐蔚,就已经申请「二维码扫一扫」专利,并先后拿下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区域的二维码扫码技术专利权。 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商品二维码业务上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 此外,包括 QR 二维码专利在内,2014 年,日本已有大约 2 万多个和二维码相关的专利。在日本特许厅(专利局)相当严格的审查下,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对比文件:即与徐蔚先生的专利相近似的专利。 这充分说明徐蔚先生的「二维码扫一扫专利 」与现有的日本 QR 码等二维码专利是不同维度的两件事情。这也是「扫一扫」可以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基础之一的重要原因,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共享经济」的具体呈现。 换句话说,中国人使用二维码并不侵权。 对于收费这种说法,网友纷纷发表建议,称中国人是否要向世界收取古代四大发明专利费、或者汉字使用费呢? 看到以上分析,我淡定了许多,扫一扫的专利原来在中国人手里,那就不怕了,日本人收费是不可能滴。 然鹅下午凤凰网微博又更新了一条信息。 呃呃呃。。。什么情况,又说不收费了,一会说日本人要收费,一会说不收费,难道前面说收费不真实?把我也整懵逼了,我还得带上小板凳,拿上西瓜,看视频吧。 最后再来了解一下二维码的原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