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的东西能要到,对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ybshzz 2019-10-25

插画由乔智大叔授权使用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学生

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外一所著名大学任教,有个问题他一直非常困惑:

经常有中国学生跑去问他“如何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该做什么”,他们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总把“别人说……”挂在嘴边。

——为什么已经是大学生,到了那么好的大学留学,却不能有效利用优越的学习资源,而停留在这样一个早就应该解决了的基本问题上?

我想,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的原因是,中国父母们更习惯于从小到大一直替孩子做主,孩子们已经习惯被安排,一旦到了没有人为他细致安排一切事务的环境,就很容易无所适从。

但是,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习惯于被安排,他们难道从来没有尝试过自己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吗?

然后,我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孩子们对“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已经绝望了,当他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永远要不到的时候,他就不自己想要什么了。


吃饭吃得生无可恋的小宝贝


就在我继续思考这种可能性是否只是一种猜测时,一个新例证自己冒了出来。

我朋友圈的一位妈妈发了一个自家两岁左右宝贝吃饭的小视频,配的文字大意是,“一到这个时候,就气得想打人”。

视频中的小宝贝,拿着勺子,对着吃剩的半碗饭,也不哭,也不闹,也不动,就是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一刻,我想到了一个生动的网红词“生无可恋”。

那位妈妈的感受是“气愤”——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吃饭?!我的感受是“想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难道不该是一件幸福愉悦的事吗,为什么我在这位宝贝脸上看到的只有压抑、无奈、绝望,他甚至连愤怒、发脾气的激情都没有了

孩子吃饭难,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难题,不爱吃饭、吃得慢、吃得少、不吃青菜、不吃肉、边吃边玩……总是让父母万分恼火。

但换个角度看,吃饭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又何尝不是难题?

他想要的,无非是愉悦、自由地吃饭——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不想吃的时候可以不吃;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的东西可以不吃;可以快点吃,也可以慢点吃——就是这么点要求,怎么就不能实现呢?

事情还远不止于吃饭。

当孩子想要更多的陪伴时,他会被贴上“粘人”的标签,要不到他想要的陪伴;

当孩子想买玩具时,他会被贴上“提无理要求”的标签,并不总是能得到想要的玩具,尽管那些东西完全在父母的负担能力范围内;

当他拒绝父母的要求、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点什么时,会被贴上“不听话”“叛逆”的标签,自己的意愿,大部分时候都要被压抑下来,转而顺服于父母的意愿。

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父母对孩子开明、宽容、温和、柔软的家庭,一个孩子“要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经历从小到大,简直无穷无尽,从小时候的吃饭,到未来的大学、专业、工作、伴侣。

其实,根本用不着等到上大学,他“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激情几年之间就会被耗尽——他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很难从父母这里得到,由此也很难相信自己想要的别的东西能从别处得到,慢慢绝望了,不再想要,也不再期待。

于是,父母得到了一个事事服从于自己安排的孩子,失去了一个有主见、有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能够勇敢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孩子。


不敢提要求的孩子


一旦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你会发现,现实中的事例远比想象中多得多,连续两天,我都遇到相似的咨询。

一位妈妈很困扰: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总是很胆小,有什么事都不敢跟老师说?比如,他想去厕所,但是不敢说,最后只好尿了裤子。

那位妈妈自认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我给她的建议是,对孩子的要求宽松一些,等孩子有什么事都敢跟妈妈说的时候,在幼儿园有事就敢跟老师说了。

一位爸爸很困扰:

孩子二年级了,最近问他一些事情,他总是很犹豫,比如问他愿不愿意假期跟爸爸一起回在外地的奶奶家,孩子就让妈妈给他一个建议,让孩子做出什么选择,他也总是要想上半天。

爸爸的描述是,一起生活的老人和家里的大人都比较强势。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孩子有如此表现了——孩子犹豫时,其实是在权衡表达什么样的意愿,大人会同意,或者会满意、高兴,不会批评他。这种环境下,只靠改变孩子肯定是完全无法解决问题的。

这两个事例中的孩子,都是不敢明确提出自己要求的孩子,他们需要的,都是更柔软、更容易接纳并满足孩子需求的父母,这样,孩子才会对提出自己的要求更有信心——哪怕要求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心理学家们的发现


心理学中很多研究结果,都可以支持这个猜想——孩子因为绝望而放弃“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愿望”。

其一,妈妈“面无表情”会怎么样?

在一个名为“面无表情”(still-face)的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在妈妈和婴儿的互动中,如果妈妈连续沉默几分钟,不做任何反应,婴儿的表现就会慢慢地经过迷惑、不安、积极尝试接触妈妈等几个阶段,最后完全放弃获得妈妈回应的努力。

其二,生活中的无望感

心理学家广泛使用一份由43项生活事件组成的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研究生活、变化和应激,其中的事项一般都可以让人们达到“应激状态”,当这些事情发生时,都需要人们做出某种程度的调整、改变或者应对,当无法有效应对时,人们会出现“无望感”,觉得生活没有希望。

这份量表中的事项当然主要针对成人生活,但我认为,尽管可能造成无望感的生活事项与成人不同,当孩子的生活中出现无法调整应对的事件时,“无望感”同样会发生。我在那个吃饭吃得生无可恋的两岁多孩子表情中看到的,就是深深的无望感。

其三,心理防御

心理学家用“心理防御”来解释人们遭遇不愉快时的心理操作,通过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人们将不愉快情感的某些组成部分移除到意识的觉察之外。

孩子放弃提出自己的要求,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防御,知道要不到之后,他们就难以觉察地让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主动要”,这样就可以避免“要不到”之后的伤心和失望。

如此,被逼着吃饭,吃得生无可恋的小宝贝,多年后就成了不知自己想做什么的大学生。

所以,从小就让孩子想要的东西能要得到,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真心爸妈一直主张在育儿生活中,父母要致力于“满足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