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公炮炙论》之中药鉴别经验

 朱1971 2019-10-25


神农本草精英会对外合作项目

技术服务

、 受政府及有关单位委托,起草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

二、提供部分疾病临床验方,合作研发新药。

三、对中药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四、解决药品检测过程发生的问题。

五、降低检验成本,优化生产工艺。

六、进行传统中药饮片的研发和制备。

七、进行各种剂型传统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制备(涵盖红升丹、白降丹等濒于失传的制剂品种)。

八、承接中药特色产品及中药传统手工艺品订制。

九、分析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判定中药应用后中毒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临床合理用药指导。

十、帮助客户规范其产品的设计及生产流程,提高其产品质量,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培训讲座

一、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临床药学、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种植)等。

二、中医药养生、食疗、药膳的专题讲座。

三、中医药知识普及及中医药文化宣传讲座。

四、适于生活中应用的中药特色产品及中药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讲座。

宣传服务

一、帮助企业制定企划宣传,书写企划宣传文案。

二、在授课课件及文案中以知识融入形式宣传客户产品。

三、接受客户委托编写文案及书籍。

四、在《中国中医药报》、“神农本草精英会”平台、“头条”平台等媒体发表文案宣传企业及客户产品。

合作共赢

一、合作举办会议,设计会议流程、设计项目实施方案。

二、承办中医药古籍、中医药文物、中医药特色产品的展览、展会。

三、开展中药行业、地区中药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向政府提出中药行业发展规划、立法、重大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开展与国际传统医药社团等非政府组织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五、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它任务。

业务联系邮箱:

zhongyaochch@163.com

业务联系微信:TXBENCAO

添加微信请附留言说明相关事宜


《雷公炮炙论》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对中药材的炮制加工进行了系统论述;该著作对中药材鉴别亦有诸多阐述,其鉴别手段和方法仍具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雷公炮炙论》(张骥辑本)中药材鉴别内容,从鉴别方法和手段的层面加以归纳分析,以期给目前中药材鉴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归纳其鉴别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基原考订、外观性状特征、理化特性、嗅觉特点、味觉特点、质量优劣、利用它种动物(植物)鉴别、生活或生长习性等方面。现分述如下:

01

基原考订

基原(原植动物)决定了中药材的真伪,关系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基原考订旨在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是中药材鉴别的首要环节,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雷公炮炙论》对部分中药材及其伪品的基原进行了认真考订.

如'腽肭脐,凡使先须细认,其伪者多,海中有兽,号曰水乌龙,海人采得,杀之,取肾将入药中修合,恐有误,其物自殊。

腽肭脐即海狗肾,《进口药材标准》其原动物为:海狮科海狗属动物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 Linnaeus.)。其它海狮科、海豹科、海象科动物的干燥阴茎和睾丸仅作为代用品使用,但不作正品。雷氏因此道出其伪品较多,用前须仔细确认。

腽肭脐

《雷公炮炙论》对中药材基原进行考订的,经初步统计,其“正品(伪品)”还包括菟丝子(天碧草子)、续断(草茅根)、紫菀(羊须草)等,共计26个正品(38个伪品)。

2

外观特征

《雷公炮炙论》阐述到的外观性状特征,包括中药材的形态、大小、颜色、纹路、质地、光泽度、透明度、断面特点、结节等。

如丹砂“凡使宜须细认,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一块者,而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菩提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其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镞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以上不可一一细述也。”

丹砂即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其性状为“粒状或颗粒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味淡。”

雷氏将各等级规格的朱砂从形状、大小、密度、荧光特征、吸湿性、光泽度、断面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形象描述。

又如乌鲗骨“勿用沙鱼骨,其形真相似,但以上文顺者是真。”

乌鲗骨即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药典》规定无针乌贼和金乌贼干燥内壳的性状为“腹面有波状横层纹”。海螵蛸的伪品沙鱼骨(今称鲨鱼骨)来源于软骨鱼纲动物鲨鱼的骨架,鲨鱼骨架由软骨构成,但其纹理不同于海螵蛸。雷氏从软骨纹路特征对乌鲗骨与沙鱼骨进行了准确区分。

再如巴豆“凡使巴之与豆及刚子,须在仔细认,勿误用,杀人。巴颗小紧实色黄;豆即颗有三棱色黑;若刚子颗小如枣核,两头尖。巴与豆即用,刚子勿使。”雷氏从大小和外观形态等方面,对巴豆及伪品(刚子)的性状特征进行了鉴别。

再如黄精“凡使勿用钩吻,真似黄精,只是叶有毛鉤子二个,是别认处,误服害人。黄精叶似竹叶。”雷氏仅从原植物叶片上的钩刺特征,就对黄精和钩吻进行了准确区分。

凡两物,其外观性状特征总有不同,抓住鉴别特征,必能分清真伪。

《雷公炮炙论》利用外观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的,还有蜈蚣(千足虫)、蓖麻子(黑夭赤利子)、商路(赤葛)等,经初步统计共计23个正品(65个伪品)。

3

 理化特性

《雷公炮炙论》阐述了部分中药材真品(伪品)的理化特性,如粘性、磁性、吸湿性、荧光特征、静电吸附特性、化学反应等。


如 “琥珀如血色,安于布上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从摩擦引发静电吸附,对琥珀与其伪品(红松脂、石珀、水珀、花珀、物象珀、瑿珀)进行了区分。


如丹砂“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利用梅柏砂的荧光特征与其它品种进行鉴别。


又如阿魏“凡使多有讹伪,其有三验:一将半铢安于熟铜器中,一宿至明,沾阿魏处白如银,永无赤色。”利用了阿魏酸对铜的化学反应进行了鉴别。

诸如秦皮的热水溶液对光显碧蓝色荧光,磁石可吸附铁粉等等,该方法在当今得到了发展和延伸,且客观性强、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因此依靠中药材特异的理化特性进行鉴别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挖掘。

4

嗅觉特点

利用嗅觉对中药材进行鉴别是《雷公炮炙论》常见方法。如:

石菖蒲

“凡使菖蒲,勿用泥菖、夏菖;二件如竹根鞭,形黑气秽味腥,惟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一寸九节者,是真也。”嗅觉感受是其鉴别方法之一。

菖蒲即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药典》对石菖蒲的性状描述为“气芳香,味苦、微辛”,以其气味特异而区别于泥菖和夏菖。虽然人们对气味的嗅觉灵敏度和具体感受有所差异,但人们仍可嗅到不同中药材气味的些许差异。

利用嗅觉差异可鉴别多类药材,如唇形科、菊科药用植物等。唇形科药用植物如薄荷、藿香、荆芥、香薷等,其外形虽然相近,但其气味各不相同,可藉此区别。

雄黄

“凡使勿用黑鸡黄、自死黄、夹腻黄,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人以醋洗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因多种伪品在颜色上与雄黄极为相似,故嗅觉感受(气味差异)是雄黄与其多种伪品的有效鉴别方法。

血竭

“凡使血竭,勿用海母血,真相似,只是味咸气腥。”血竭与海母血在外观上虽然极其相似,但仍可从气味上进行鉴别。

《雷公炮炙论》利用嗅觉特征进行鉴别的,经初步统计,其“正品(伪品)”还包括木瓜(和圆子、蔓子、土伏子)等,共5个正品(10个伪品)。


  

点击阅读原文可免费领阅 — 域外珍稀中医药古籍《本草图谱》电子版

5

 味觉特点

利用味觉感受对中药进行鉴别也是《雷公炮炙论》常见方法。

如前胡“凡使勿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用之令人胃反不受食;若真前胡,味甘微苦也。”野蒿根的味觉粗酸,前胡味觉是甘中带微苦;口味不同,从而加以鉴别。

又如巨胜“凡使有四件八棱者,两头尖紫色黑者,又呼胡麻并是误也。其巨胜有七棱,色赤,味涩酸,是真。又呼乌油麻作巨胜亦误。”巨胜子味涩酸,以此异于胡麻仁。

再如蒲黄“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异。”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而松黄即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i formis.)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黄蒿则为菊科植物。

蒲黄、松黄、黄蒿三者属不同科属,三者味觉差异较大,因此味觉可作为鉴别要点。始于神农尝百草,口尝身试的传统鉴别方法仍然简便有效。

《雷公炮炙论》利用味觉进行鉴别的,经初步统计,其“正品(伪品)”还包括茜根(赤柳草根)、桔梗(木梗)、葶苈子(赤须子)等,共计10个正品(13个伪品)。

6

质量优劣

即使中药材的基原(原植动物)相同,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药材质量仍有优劣之别。《雷公炮炙论》重视中药材质量,择其优而用之,并在鉴定质量优劣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山药

“凡使山药,勿用平田生二三纪内者,要经十纪者,山中生,皮赤,四面有须者为妙。”雷氏从山药的生长年限、生境、表皮颜色、须根特点四方面进行优劣评判,认为生长年限短、非生长于山间者不入药用。现代研究亦表明,野生山药质地硬、柴性大、粉性小、皮色深、苦味重,其疗效明显优于家种品种。

滑石

“凡使滑石,莫误用之,有白滑石。绿滑石、乌滑石、黄滑石,皆不可用。”从矿物颜色上对四种滑石进行了区分,说明了白滑石可用,而绿滑石、乌滑石、黄滑石皆不入药。

“凡使石硫黄,勿用青赤色及半白、半青、半赤、半黑者,自有黄色如鸡雏初出壳者贵也。”从颜色上对多种硫黄的质量优劣进行了区分。

目前中药材市场对药材分等级、分规格、分产地等的做法,是延续了药有优劣、质量有别的理念。《雷公炮炙论》突出强调质量优劣的,经初步统计,其“正品(劣品)”还包括大戟(附生者)、雀苏(雀儿粪)等,共计10个正品(40个劣品)。

7

利用它种动物(植物)鉴别

《雷公炮炙论》还利用动植物接触中药材时,动植物所发生的变化来进行中药鉴别。该方法具有开创性,是现代生物学鉴别方法的雏形。

如腽肭脐“置于睡犬头上,其惊跳如狂,即是真也。”观察犬接触腽肭脐及其伪品的生理反应,以此方法可以鉴别腽肭脐与水乌龙肾。此方法基于物物相克的思路,类似于虎骨试于犬、猫骨试于鼠的做法。

又如阿魏“将一铢安于柚树上,树立干便是真。”阿魏可使柚树快速枯干,以此变化来鉴别真假阿魏。

8

 药用动物的生活生长习性

《雷公炮炙论》还结合原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真伪鉴别。

如桑螵蛸“凡使勿用杂树上生者,名螺螺。须觅桑树东畔枝上。”雷氏明确指出产于桑树者称桑螵蛸,方可入药;产于桑树之外的杂树上实为“螺螺”,不入药用。螵蛸产于桑,故曰桑螵蛸;概因昆虫生境不同,饮食有别,而致其药性不同的缘故。

《药典》规定桑螵蛸来源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e (Thunberg)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干燥卵鞘。
因三种昆虫的取食范围广泛,《药典》仅就桑螵蛸的昆虫种类进行限定,未表述昆虫的生境情况,是其不够完善之处。
又如虾蟇(今称蟾蜍)“其虾蟇蟆皮上腹下有斑点,脚短不鸣者是也……蝼蝈,即夜鸣、腰细、口大、皮仓黑色。”以蟾蜍夜不鸣叫的生活习性特点,再结合其它特征与“蝼蝈”进行了区分。

《雷公炮炙论》(张骥辑本)三卷共载药味258种,经初步统计,共收录了38味中药的正品及其81种伪劣品种,并对正品和伪劣品种的鉴别手段和方法、鉴别特征等进行了阐述。

该著作针对著书所在年代(约公元五世纪)中药材存在的问题,对中药材真伪的鉴别要点进行了生动描述,并对某些中药的基原(原动植物)加以考订;对于因形似、近缘、名称相近、同名异物等而易导致混淆的品种,也详加了区分。

《雷公炮炙论》对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采用感官辨识的传统鉴别方法,利用中药材独特的形、质、色、气、味等的性状特征加以鉴别。

雷氏也初步开展了原始朴素的理化鉴别方法,通过中药材和它种物体的理化反应来进行辨识,如:以铜镜鉴定阿魏。

雷氏还提出了利用动物或植物来鉴别中药材的独特方法,如以犬鉴别腽肭脐;此种方法在当前已少见,虽然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其思路仍具借鉴意义,值得挖掘。

雷氏在某种中药鉴别中,常常同时采用多种鉴别手段,综合应用多种鉴别方法,充分利用了当时(著书年代)有效的鉴别经验,并尽可能地利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选择直观且独特的鉴别手段。

雷氏重视中药材的质量,阐述了多种中药材的优劣,择其优者而用之。雷氏追本溯源、去伪存真、择优而用的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柴天川  2014级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