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火相传两百载

 余近山 2019-10-25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于校而言,教学相长与校风延续也非小事。两百周年的校庆,母校潮阳一中官方自然会有热烈而隆重的庆祝活动。作为一名曾于斯校短暂逗留的学子,不敢僭越专家讲述校史,而以民间的视角撷取笔者所能及的潮阳一中风情,示以对母校双百华诞的祝福。  



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记载,隆庆六年,潮阳知县黄一龙于东山谒双忠庙(双忠庙乃供奉唐朝忠臣张巡、许远之庙宇),目睹双忠庙的香火鼎盛,对于同一朝代遭贬谪潮州而让潮州山水尽姓韩的昌黎先生仅存于潮阳灵山寺的故迹也近乎荒废而无限伤感。在黄一龙的倡导下,潮阳有识之士乃于东山为韩愈塑像建祠,缅怀其为潮州兴学之创举。东山韩祠乃潮阳读书人景仰之地,自此开启潮阳启蒙兴学之新模式。(注:文中潮州指辖有八邑之古潮州府)

有人认为韩愈莅潮之前,潮州也有一些优秀的读书人,没必要神化韩愈的办学行为。在韩愈之前,潮州确实也有贤能之士但属凤毛麟角。韩愈到潮州之后,大力兴修水利及动用官府的力量办学,时曰开启民智,与今之普及义务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韩愈治潮虽不足一载,但其利民之举影响深远,这也许是潮州人特别推崇韩文公之由吧。

肇启东山书院,历代相传,潮阳一中秉承先贤规训,督促后学,造福乡梓。

棉城的居民对东山路口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刚离开家乡初涉县城求学的潮阳一中学子而言,当你踟蹰不前、彷徨无助之时,偶遇热心路人,遥指东山路口,一句“沿着军营的路一直走,右拐处就可以看到一中的校门口了”是何等暖心啊。

从324国道无论搭乘班车或是踩自行车经过东山路口的学子,不期而遇,或结伴而行以至成为挚友,也是结缘于东山路口。

不经意间已暴露时代的痕迹,一九八十年代,我们没有私家车、也没有高科技的导航仪,东山路口可是我们到达潮阳一中的一个导航点噢。经过东山路口无数次,每临近东山路口就觉潮阳一中就在眼前了。

地理位置的路口,现代导航器可以帮你解决迷路的问题,但当个人或单位面临转折点,也就是俗称的处于十字路口时,那如何是好?

潮阳一中以前一直是潮阳教育的标杆,2000年后随着某一民办学校的鹊起而式微。每年的高考成绩放榜时,全省前一百排名或成绩被屏蔽等指标简直就是对潮阳一中的蹂躏。以致教育界和忧心忡忡的校友都发出了:潮阳一中怎么啦?

专家能指出症结的理论依据,平头百姓可摆出落后的事实,莫衷一是。笔者天真地以为有一智者可提供一个锦囊妙计该多好啊。可惜东山路口问路式的指点迷津不具有可复制性。潮阳一中的师生唯有自求多福、教学相长,师生刻苦钻研、努力上进一途。

睿智的校友,计将安出?反正我是提不出什么好方法,在母校华诞的喜庆之日,就不要给母校添堵了。

望仙桥是潮阳一中校园里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一段石板小桥,属东山八景之一。因处于一中校园内,变成潮阳一中师生的专属桥。

凭借其古老而美丽的传说,颇具神秘色彩。“一旦跨过望仙桥,终生不悔一中人”的浪漫说辞也是一中人引以为傲的。

百年名校,潮阳一中的人文底蕴深厚,校友友爱互助,具有强烈的一中归属感。各地校友会的建设、互动,各有各的精彩,单表潮阳一中中山校友会的校友之家。

中山校友之家活动场所,其实也就是二十几见方的空间。但凝聚校友情、倾听乡音的人都聚拢在此茶几旁。    

在潮阳一中中山校友群,你可以看到会长林飞鹤于每周四的温馨提示:今天校友活动日,请各位校友晚上有空到校友之家茶叙。

如此宽松的环境、不设置话题的清谈。有茶有故事,国内外大事、健康养生、教育投资等无所不谈。

众校友聊到正酣处,有人表示找到读大学参加老乡会时的感觉。有人体味到跟同事相处需谨小慎微而不同的意境。   

难能可贵的是针灸专家校友陈伟医生的妙手,现场略施毫针,顿使患者如释负重。

家乡特产的美味加醇厚的功夫茶,你甚至可以恣意开怀大笑,抛却在某些场合的刻意的拘谨。   


传承两百年优良传统的潮阳一中,以两百年校庆为契机,重新起航,定能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