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出现烧心、反酸、饮酒胃痛,亦或者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时候,都会想到服用胃药“奥美拉唑”,认为应该会有所帮助。同时作为胃病患者的常用药,“拉唑”类药物也可以在药店中轻易购买到。因此也带来了“拉唑”类药物的滥用,那么“拉唑”类药物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又究竟是哪四类患者要慎用奥美拉唑呢? 一、“拉唑”药物工作机理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脂溶性弱碱类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脂质内的管状泡上,作用是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使胃液中酸的含量大为减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二、四种胃病患者慎用“奥美拉唑” 第一,“拉唑”类药物作用机理是抑制胃黏膜腺体细胞的H+的转运,因此其他腺体的其他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呼吸道黏膜,会损害黏膜的非特异性免疫。因此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儿童、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奥美拉唑以及拉唑类药物都慎用。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内妇女禁用。 第二,对于长期滥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得人体内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之一的艰难梭菌变得耐药,从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伪膜性肠炎等疾病。因此,抗生素的滥用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寄希望于“拉唑”类药物改善这种不适症状。殊不知,过量、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反而增加了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发病风险。 第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拉唑类药物。“拉唑”类药物在人体代谢依赖肝脏的作用,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此类药物对于肾脏有一定的负担作用。 第四,服用奥美拉唑时,如果同时服用其他类药物,如地西泮、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应务必到门诊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奥美拉唑是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有较强的抑制胃酸作用,其疗效优于硫糖铝、大量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可以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但是在国外有报道长期使用本品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因此该药效果虽好但也不适合长期使用,如果长期胃部不适还是应该咨询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