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归庄与名镇归庄

 苏迷 2019-10-25
《姑苏晚报》
2019-10-20 

  □杨瑞庆  

  一次到太仓博物馆参观,发现昆山名人归庄的书法作品竟入展其间,虽然昆山太仓古来本是一县,但明弘治年间已分开单列,而且归庄又是明末清初人。唯一的解释就是归庄曾经定居太仓,才留下了书迹。事实果然如此,原来,归庄在他生命晚期移居太仓沙溪附近的荒野一角,买田建宅,并且行善积德、造福乡里,后来地以人传,命名为归庄,成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名镇。

  归庄(1613—1673),字玄恭,号恒轩,为“昆山三贤”之一大散文家归有光之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之子,由于出身书香门第,受到家学的潜移默化,归庄也成为才高学深的文化大家。应该说,他在昆山引人瞩目处境优越,后来为何会离开故土到太仓去定居?

  归庄生于乱世,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向科举攀登时,大明政权却摇摇欲坠,他被迫走上曲线救国的道路。受同窗好友顾炎武爱国思想的影响,归庄也举起义旗,投入反清复明的大业。他俩同时参加旨在反清的复社,但还没来得及张扬抱负,就遭到了明亡清立的厄运。随后,归庄和顾炎武在反清行动中表现出另类不群的秉性,他们的高风亮节在常人眼里感到有点奇怪,因此百姓称这对热血青年为“归奇顾怪”。

  归庄文韬武略,他的诗文想象奇特,抒怀激烈;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尤以狂草名世。他好酒狂放,每有高朋聚首,都会一醉方休。即使在微醉状态下也能下笔千言,遂成美文。他为人随和,但不媚权贵。只要凡人索画,他都慷慨赠与,分文不取;但遇到达官求书,他全不顾后果,只字不给。他善作诗文,立论高远,情感激越,爱憎分明。

  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最终兵临昆山城下。当时,清军通谍城内百姓剃发归顺,否则“留发不留头”。听此狂言,城内当局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以王佐才为首的守城将领殊死抵抗,由于寡不敌众,最后勒刀自刎;以阎茂才为首的县衙官僚主张投诚,不准反抗。归庄闻此消息,带领义士烧了衙门,斩了昏官,然后带领军民众志成城,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

  恼羞成怒的清军发出了攻城命令,昆山城血流成河,四万同胞惨死屠刀之下。归庄为了不当亡国奴,就改扮成僧侣侥幸突围。为了与清廷誓死对立,只得亡命他乡,继续投笔从戎,争取东山再起。日后的艰难可想而知,他的住处虽“门破不可合,椅败不能坐”,但他用草帘遮遮、草绳扎扎,并在门上挂起“结草而治”的字幅自励。他不在乎漏雨漏风的寒舍,不在乎无菜无酒的苦餐,即使苦海无边,还对前途充满憧憬。他还自撰对联:一枪戳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但最后还是没有看到大明还朝的那一天,甚感悲观和凄凉。一篇《悲昆山》写得嫉恶如仇,读后义愤填膺:

  呜呼,昆山之祸何其烈!良由气懦而计拙。身居危城爱财力,兵锋未交命已绝。城陴一旦驰铁骑,街衢十日流膏血。白昼啾啾闻鬼哭,鸟鸢蝇蚋食人肉。一二遗黎命如丝,又为伪官迫慑头半秃。悲昆山,昆山诚可悲!死为枯骨亦已矣,那堪生而俯首事逆夷!拜皇天,祷祖宗,安得中兴真主应时出,救民水火中。歼郅支,斩温禺。重开日月正乾坤,礼乐车书天下同!

  全诗揭露了清兵在昆山犯下的罪行,以屠杀事件为线索,描述了刀光剑影的残暴和血肉横飞的蹂躏,表达出归庄强烈的家国情怀。对无能官吏、投敌守军进行了无情嘲讽,对遭遇不幸的昆山民众深表同情。全诗在灭清复明的呼号中结束,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与反抗精神。

  当归庄长期无奈地浪迹天涯时,非常牵挂在家乡望眼欲穿又年老体衰的老母亲,他决定回乡尽孝。但昆山已处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中,肯定不是久留之地,必须易地寓居,以求安逸。考虑再三,太仓成为他的首选,原因有三:

  其一,太仓有归庄仰慕的复社领袖张溥(1602—1641)。可以说张溥是归庄走上反清道路的教父,并且,张溥一生著作宏丰,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擅长文论。尤其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与归庄的追求不谋而合。虽然张溥已逝,但影响还在,到那里去隐居可以“近朱者为赤”。

  其二,太仓有归庄的文学知己陆世仪(1611—1672),他是明末清初理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明亡后绝意进仕,与归庄志同道合。并且,两人曾经相互慕名、相互崇拜。如果到了太仓,能和陆世仪以文会友、称兄道弟,就能与他一起屈膝谈艺、放飞艺术梦想,这是归庄最向往的自由生活。

  其三,今太仓沙溪境内的帆山村原有一座洞通南北的穿山。那里既有真山的嶙峋气势,又有假山的灵秀精巧,山顶有佛殿,山中有石室。由于集山光水色、美景胜迹于一山,吸引了归庄的眼球。他决定在穿山附近的荒僻地带购田一方,并建宅定居。为的是既能背靠穿山沐浴灵光,也能远离尘世修身养性。

  那个荒冢之地自从归庄定居后,立即显现名人效应,四方乡民纷纷靠拢,渐聚人居,不久,逐渐形成了村落,甚至成为小集镇。归庄为了安定民心,造福乡里,就在穿村而过的小河上建造了连福桥、同登桥和观债桥。说起观债桥的命名还有生动的传说。相传,归庄为了体恤民情,经常站在高桥上观察村中讨债逼债的凶恶景象和还债避债的凄惨景象,激发归庄写出为民请命、为民伸冤、为民行善的诗文,因此老百姓就将归庄出资建造的一座桥梁命名为“观债桥”。归庄还在村中挖了两口水井,为百姓生活提供了功德无量的方便。“三桥两井”成为当地百姓感恩归庄的善举工程。后来,当地百姓饮水思源,就索性把小集镇命名为“归庄”。虽有直呼其名的不敬,只因归庄人名中有个“庄”字,很有地名属性,像昆山的周庄、常熟的辛庄一样,太仓就此叫出了归庄地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小镇归庄1949年立为帆山乡,1956年改为归庄乡,1992年置镇,现已并入沙溪镇管辖。如今,归庄作为地名虽然有点淡化,但是归庄作为人名仍然响亮,其人晚年与母亲一起投奔太仓、留迹异乡造福百姓的美谈还在当地流传着。虽然名镇归庄和名人归庄的依附关系渐行渐远,但太仓的归庄地名还存在,两者确实具有“地以人传”的因果关系。

  归庄60岁时寿终正寝后叶落归根。由于他在世时卓有建树,因此有资格葬入归家祖墓。归庄曾祖父归有光(号震川)被称为“明文第一”而更有影响力,后世将墓地命名震川园,连同归庄的墓冢一起,供后人瞻仰祭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