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值得拥有的3种高效学习法!

 新庆爱读书 2019-10-26

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是高效的呢?

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自己进行了复盘,总结出了以下三种,仅供大家参考:

1、模仿卓越、以慢为快

NLP里面有个方法论叫“模仿卓越”,意思是指“你模仿一个卓越的人,就会逼着自己不断像这个卓越的人学习”。

虽然你最后可能未必可以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但是因为你不断倒逼自己向这个卓越的人学习,结果肯定不会太差,总比光想不做强得多。

这正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卷四)写的:“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要花的时间太长了,但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你越想走捷径,越是找不到捷径。

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因此在我看来,模仿卓越、以慢为快是一种很高效的学习方法。

2、输出

今天在写认知日历心理学版块的内容时,我对“输出”这两个字的认知更深了。

像自己今天输出的“晕轮效应”和“破窗效应”这两个效应,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听过了。

但是,以前遇到符合这两个效应的情况时,自己却想不起可以用这些专业的词来表达。

包括我很想写一些和心理学相关的文章,但一提起笔来却总觉得无处下手。

其实还是因为我没有真正地掌握,只是自以为读过这些知识,就默认自己已经掌握了。

今天通过输出这两个效应,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帮助读者明白它们的意思。我倒逼自己不断想办法对这两个词深入浅出,最终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真正搞懂了它们的意思,这就是输出的好处。

在我看来,输出是更高效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如果不输出,很多知识你只是以为自己掌握了而已,等到要用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完全想不起来。

3、知行合一

其实很多人对“知行合一”有一个误解,以为“知”和“行”本来是分开、后面才合在一起的。

但是,如果你读过王阳明的书,就会发现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其实是指“知”和“行”从来都不是分开的,而是一体的。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你学习某个知识时,没有付诸行动去实践或者你在行动中做不到,你都不能说你“知”了。

只有你付诸行动去实践,并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知”。

同理,王阳明认为的“行”,并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在行动中才能掌握“知”。

由此可以看出,“行”和“知”分不开,所以他才说我们要“知行合一”。

很显然,这比前面两种学习方法更高效。

在我看来,上面三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你都值得拥有。

当然,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并不一定仅仅是为了“高效”。

你一定听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在这里,我想把这句话改成“高效诚可贵,初心价更高”。

做到高效学习固然可贵,但不要为了高效而高效,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想想你当初为何而学习,不忘来时路,未来的每一步才会走得更加地坚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