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中药养生茶的调配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0-26

茶饮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茶饮的发源地,在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具有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最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认识到茶饮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从最初的粗浅认识到系统的研究和利用茶饮,并逐步形成的茶文化、茶艺术、茶习俗、茶医药。茶饮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伴随中医药的发展而发展的。

《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而解”;“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代《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药茶的必要性

祖国传统医学“天人合一”理论认为,人在大自然中,必须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规律,才能健康长寿。

《灵枢·本神》提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四季如何选择饮药茶

春季:春气通肝,适当饮用舒肝泄风、发散提升之品。 

夏季:夏气通心,适当饮用益气生津、清暑化湿之类。 

秋季:秋气通肺,适当饮用养阴润肺、生津化燥之类。 

冬季:冬气通肾,适当饮用补肾填精,温热助阳之类。 

常见茶类功效

花茶:一般可加入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作用的药茶中,适合春季饮用。 

绿茶:一般可加入清热、解暑、利尿、止渴的药茶中,适合夏季饮用。 

乌龙茶:一般可加入具有滋阴润肺、化湿作用的药茶中,适合秋季饮用。 

红茶:一般可加入具有温热、散寒、滋补作用的药茶中,适合冬季饮用。 

外感病证药茶

风寒感冒

药茶组成:荆芥3g、桂枝3g、甘草3g、生姜3g、红糖10g、红茶3g。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热感冒

药茶组成:金银花3g、连翘3g、知母3g、板蓝根6g、绿茶3g。

功效:辛谅解表、宣肺清热。 

暑湿感冒

药茶组成:藿香2g、佩兰2g、香薷1g、芦根2g、绿茶3g。

功效:清暑祛湿解表。

气虚感冒

药茶组成:红参1g、苏叶2g、陈皮3g、玉竹3g。

功效:益气解表、固表卫外。

肺系病证药茶

内伤咳嗽之痰湿蕴肺

药茶组成:半夏1g、茯苓3g、陈皮1g、绿茶3g。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内伤咳嗽之痰热郁肺

药茶组成:黄芩1g、栀子1g、贝母1g、桔梗3g、绿茶3g。

功效: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内伤咳嗽之肝火犯肺

药茶组成:郁金3g、百合3g、天花粉3g、绿茶3g。 

功效:清肝泻火,化痰止咳。 

内伤咳嗽之肺阴亏虚

药茶组成:沙参2g、麦冬2g、玉竹2g、当归3g、绿茶3g。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脾胃病证药茶

胃痛之寒邪客胃

药茶组成:高良姜3g、香附3g、红茶3g。

功效: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胃痛之饮食停滞

药茶组成:山碴3g、陈皮3g、鸡内金1g、绿茶3g。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胃痛之肝气犯胃

药茶组成:柴胡3g、白芍2g、川芎1g、香附2g、花茶3g。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胃痛之瘀血停滞

药茶组成:砂仁3g、丹参3g、元胡3g、三七1g、绿茶3g。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胃痛之胃阴亏虚

药茶组成:石解3g、麦冬3g、佛手3g、冰糖6g、绿茶2g。

功效: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胃痛之脾胃虚寒

药茶组成:黄芪5g、干姜3g、陈皮3g、蜂蜜10g、红茶3g。

功效: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作者:翟武杰,男,骨内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中医治疗常见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病,周围神经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