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山再起还是行将就木?俄罗斯的未来到底是美好还是“没好”?

 东西二王 2019-10-26

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未来,我给出的看法是非常非常悲观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俄罗斯能啃的老本,也就是苏联时期留下来的几千枚核弹罢了。想恢复彼得大帝和红色苏联的昔日荣光,根本没有什么可能。

有些人说,你不要骗我。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0万平方公里,各种石油、天然气、矿石、木材、渔业资源多到手软,甚至懒得开发……这样的国家怎么能说它没前途呢?

其实说俄罗斯没前途,道理很简单,恰恰是这17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和领土之下丰富的自然资源才是俄罗斯的“拖油瓶”。换句话说,俄罗斯这个国家,“成也幅员辽阔,败也幅员辽阔”。(备注:严格说实际上并不能简单归咎为俄罗斯领土面积太大,应该说俄罗斯人口太少,人口数量无法适配国土面积)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彻底看不懂了。肯定很多人心里嘀咕:住50平单身公寓好,还是500平大别墅强?

表面上看每个人都会选500平的大别墅,但是对于一个单身穷小子来说,每年交物业费、供暖费、维修费的时候,就知道500平的大别墅有多糟心了。

俄罗斯现在的情况,就跟单身穷小子住500平大别墅的情况差不多。不能卖房子(割让国土),不能出租、雇家政(引进移民),每年物业费、暖气费(基础建设成本)交得太多,防盗(国防开支)上担惊受怕,没办法只好找几件向阳的房子(欧洲部分)草草装修一下,剩下的房子(西伯利亚)就大门一锁,干脆不去管了。

或者说得再幽默一点,俄罗斯就像个炒房客,别看手里毛坯房子一大把,可是背着大笔的住房贷款,就连好好装修一下的钱都付不出来。

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了俄罗斯国家的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矛盾:

一方面,俄罗斯重视教育,重视研发,高校全球闻名,俄罗斯高校毕业生是全球各科技公司争抢的人才,另外俄罗斯卫星能上天,火箭能发射,战斗机、巡航导弹等尖端技术世界领先;但是另一方面,不管是帝俄还是苏联时期,俄罗斯电风扇就是转不起来,电视机、微波炉等各种民生物资永远紧缺,甚至连衣服架、晾衣钩、袜子、热水壶这样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造不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课本是这么说的,苏联为了同美国争霸,重视重工业,而忽略了民生工业的发展……

课本上这么说也许没错,但是另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忽视:高科技领域的生产,重中之重是技术。所以导弹、卫星之类高科技产品只要攻克技术难关就可以很快生产出来。而简单原理,谈不上什么高科技的民用品生产,重中之重是成本。同样的产品,生产成本比别人高,那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换言之,卫星能上天电风扇却转不起来,证明俄罗斯这个国家虽然高技术不缺,但是简单商品制造的高成本问题,无解。

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有些人居然理解不了为什么无解!一句话,生产袜子、挂衣钩,暖水瓶的物料、配套在我们这里江浙沪包邮,俄罗斯地广人稀,动辄运输上万公里,有解就怪了!

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羡慕俄罗斯资源丰富的时候,往往不会想到,俄罗斯人少地多,导致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软肋就是我们看起来很稀松很好解决的物流。运输困难,运费高昂,是“战斗民族身上一道不可愈合的伤口”。



这么说可能有些思辩,那就举个例子,最简单的物流就是发快递,大家可以切身体会一下俄罗斯邮局这个臭名昭著的“大魔头”,是如何把肝火旺盛的战斗民族都搞没脾气的。

懂俄罗斯的人都知道,在俄罗斯敢于拿着板砖溜狗熊的,只不过是普通人,但是敢于经常前往俄罗斯邮局发快递的,那才是真的猛士。(笑)



俄罗斯邮局的代言人:树懒

俄罗斯邮局名言:我就想睡个懒觉……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买点什么东西要打开电脑网购,但是在俄罗斯,网民在打开购物网站的时候,表情是:

在俄罗斯,网购一件商品有多恐怖,实际上是在挑战我们的想象力,甚至很多情况下超出了我们想象力的边际。

看看我们的首富在莫斯科大学的讲演,里面有提到俄罗斯一件包裹从寄出到收到,需要45天。





45天的快递时效,还是在理想状态下,在我国是根本不敢想象的,然而这就是俄罗斯的现实。毕竟俄罗斯城市和城市之间动辄上千公里,村子和村子之间动辄几百公里,一个著名的大城市,人口可能还没有我国二线城市的两个街道人口多,这让物流怎么开展?如果为了压低运费成本,凑足够数量的货物统一运输,那时效肯定要突破天际。像下面这张图那样,俄罗斯快递都等到长了草还没送到也是正常。如果为了快一点运输那就势必专车专件,那运送成本也自然就上了天。

以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幽默,画风还可以是这样的:待到邮件抵达时,家祭无忘告乃翁:

彼得大帝和普京大帝也少不了躺枪:

其实慢还不是最大问题,快递里面东西要是不发生若干的变化,怎么能体现战斗民族的彪悍风格呢……



说起来有点戏谑,针对俄罗斯国情,阿里巴巴速卖通还特别整顿俄罗斯物流系统,大力改善管理水平、引进国产先进大型分拣设备,推出了“15天特快加急”的专递,大受战斗民族老百姓的欢迎。不过不知道在我国,快递要是15天才送到的话,买家会不会把投诉电话都打爆了……

其实不光是邮局,俄罗斯送餐服务也差不多。在我们这里送餐一个小时到不了绝对可以差评投诉,然而在俄罗斯,切记吃晚饭要早上下单,吃早饭要前一天晚上下单。没办法,我们这里送餐最多是跑两个街区,几公里,而俄罗斯的送餐,坐长途大巴甚至短途火车都很正常……

所以就有人调侃:中国的送餐服务是“饿了么”,而俄罗斯的送餐服务是“饿死了么”。

这还仅仅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运输成本的现状,如果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包邮”“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包邮”这种动辄上万公里的超长距离运输,买家和卖家估计最后哭死的心都有。

说到这里大家自行考虑,作为一个俄罗斯企业家、购买原料需要物流、配套零件需要物流、机床设备需要物流、产品送测需要物流、报关监管需要物流、成品运输需要物流……

好了,以上在我们这都是两天送到,俄罗斯每一样都要等45天,我们这江浙沪包邮,俄罗斯的运费比零件本身都贵。看着银行嗷嗷催贷款,工人嗷嗷要工资,俄罗斯的厂长、企业家啥的,是不是早已经关门跑路了……



说得更惨一点,在现代社会分工体系里,零件也有零件,甚至零件的零件还有组成零件,俄罗斯的物流成本劣势,在这里头会一步步累加,一步步放大,最后就是无可收拾。譬如说,俄罗斯企业家想造汽车,会发现矿山到冶金厂需要物流、冶金厂到机加工厂需要物流、机加工厂到模具厂需要物流、模具厂到发动机厂需要物流、发动机厂到装配厂需要物流,最后汽车运到4S销售依然需要物流,在俄罗斯每一步物流都让人崩溃,而日本的汽车运到俄罗斯销售,物流只需要最后一步,所以,纵使普京大帝对日本汽车课重税,也是根本保不住俄罗斯汽车产业的。

简言之,俄罗斯的绝大部分民用品企业,如果不是有天顶星科技加持,或者有政策特别扶助,那么在美日欧乃至我国的同行竞争之下,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必死无疑。



这时候也别问当年苏联是怎么把工业体系建设起来的了。联系上文,可以很轻松知道当年苏联为什么非要搞计划经济:一方面,用行政命令勒令企业必须进行生产,再一方面,用行政命令阻止外国工业品参与市场竞争,是俄罗斯工业企业能活下来的唯一的办法。

然而计划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的物流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傻大黑粗的苏联工业品和欧美的竞品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发酵下去,苏联最后的轰然倒塌也就是必然中的必然了。

回到我们文章刚开始的那段话,一方面,俄罗斯重视教育,重视研发,高校全球闻名,俄罗斯高校毕业生是全球各科技公司争抢的人才,另外俄罗斯卫星能上天,火箭能发射,战斗机、巡航导弹等尖端技术世界领先;但是另一方面,不管是帝俄还是苏联时期,俄罗斯电风扇就是转不起来,电视机、微波炉等各种民生物资永远紧缺,甚至连衣服架、晾衣钩、袜子、热水壶这样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造不出来,越需要进口。其实归结到底就是四个字:

成 本 太 高 !!



俄罗斯不缺高技术,但是在人极少地极多的国情之下,飙上天去的工业制造成本,那是根本控制不住的。所以,大家都能造的没什么高技术的东西,到了俄罗斯这,必定是越造越赔本,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敢去造。帝俄苏联时期还有傻大黑粗,到了现今俄罗斯,已经放弃治疗了……

问题是,俄罗斯工业生产成本问题,也就是物流问题有解吗?答案很简单,刚才已经说了,无解。甚至可以这么说,越是全球化,越是需要分工合作,那俄罗斯的物流问题导致的高成本,越是严重,现在看起来已经很严重了,未来会更严重。所以苏联解体以后虽然有大批俄罗斯技术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抢的对象,但是对于在俄罗斯投资办厂的想法,各国企业家避之唯恐不及,宁可看着现成的工业设备荒废乃至一点点烂掉。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民族有未来吗?答案是肯定没有。

也许凭借广袤国土下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等资源,俄罗斯可以吃喝不愁,不过,仅仅吃喝不愁,做个澳大利亚、沙特式的富家翁,是有着彼得大帝和红色苏联荣光的战斗民族想要的吗?

所以,俄罗斯战斗民族最后的结局不会太好,其实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