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合肥曹魏新城遗址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10-26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2019年10月16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合肥曹魏新城遗址名列其中。10月21日我旅经合肥,作为一个铁杆三国迷,此处自是不容错过,故一大早就奔此而来。五天的时间,新的国保牌照能立得起来吗?答案显然是no!虽然略有缺憾,但以后未必还有机会再来,我也是无暇等待了。
图1:遗址公园门外:“守望淮扬”铜雕像
图2:省保牌照,国八的牌照尚未立起

三国时期,合肥地处魏吴边境,曾为(魏)扬州治所,是两国鏖兵最频繁之地。一部《三国演义》,让张辽在合肥逍遥津大破孙权的往事脍炙人口,不过如今我们所说的这个遗址,并非彼合肥也。
图3:大逆光下的遗址公园正门

《三国志·魏书·满宠传》载,魏青龙元年(233年),都督扬州的征东将军满宠上书魏明帝曹叡,对合肥的地理位置及对吴作战加以分析,建议“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提议最终得到了曹叡的批准。同年合肥新城建成,这已是逍遥津之战十八年后的事了。另《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有记载曰:“(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黄龙二年是230年,与魏书中的年份有差,我认为还是应以魏书中所载为准,毕竟是本国之史,其来龙去脉也更为翔实。
图4:三国合肥新旧城位置图

新城遗址距市区还真是蛮远,不过能通公交,也不能说是太偏僻。如果选择公交前来,无论是何线路,大约最后都需要在西二环上换乘300路,再坐上20来站,就可以直接到达公园门口。置身城楼之上环顾四周,也许是地貌的改变,我是没感觉出有什么“奇险可依”,但翻阅史籍,这里倒真是多曾固守抵御东吴的入侵。
图5:合肥新城之复原模型

自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挟赤壁余威围攻合肥起,终吴一世,数十年屡屡越境搞事,规模较大的也不下五次,却不曾闹下来合肥一亩三分地。新城建立后,也经历过一次惨烈的厮杀,这是吴建兴二年(253年),如日中天的诸葛恪率大军二十万大举围攻新城,当时城中守军仅有张特所部三千余人,吴军一波急攻猛如虎,致守军伤亡惨重,但一个多月仍不能破城,魏国援兵将至,最终只好被迫退兵,此战之失利亦直接导致诸葛恪日后身死。晋朝统一后,因合肥新城丧失军事意义,遂逐渐废弃。
图6:有埋伏!啊!!

合肥新城长宽大约两三百米的样子,面积其实很小,从整个布局来看,原来应该只是单纯的驻军用途,不住百姓。沿护城河(重新开凿注水的)环绕的低矮土墩,应是当年夯土城墙遗迹,除此之外,地表上也没什么遗存了,所谓保护,也就是保护起这一块地皮吧。我始终觉得,“遗址”这一类的文保项目最是尴尬,划出来一块地方不能破坏不能搞建设,但大多数又没有开发旅游的价值。相比来说,合肥新城托《三国演义》盛名的福,境遇还算好的,如今是一个4A景区——“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门票25元)。虽不是周末,也还真是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图7:护城河与夯土城墙残迹

遗址公园的中心是一片大草坪,看起来有些狼藉。一查新闻,原来此前一日,在这遗址公园里搞了一场“蚂蚁在路上”音乐节,场面盛大。事毕,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拆除各种设施。我沿着夯土城墙残迹,从东向西绕了一周,眼中不见桂花,淡淡香气却间或传来,这让我深感舒适。东门、饮马池、屯兵营这些均是据考古成果而复建,外貌是否真实暂不谈,但位置是直观且准确的,而西门的复建则以烂尾收场。
图8:征东门
图9:屯兵营遗址
图10:饮马池旧址

景区的正南是一幢卓尔不群的仿汉楼台建筑名曰“金汤虎台”,应是为充实景区而兴建,因为这里当时已是城外,貌似不会有这玩意。与旁边的三国文化陈列馆一样,里面的布展乏善可陈,但对于较为苍白的遗址区来说,总归有些画龙点睛之效。还有一些因满宠而得名的新地标,诸如征东门、景侯桥、满宠草堂等等,均与历史遗迹无关。满宠草堂柴门紧闭,里面搁满杂物一比吊糟,总之,有些事只有身临其境才知悉,不可尽信网上的介绍便是。
图11:金汤虎台
图12:满宠草堂

虽说合肥新城遗址已经没什么真东西了,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里,在合肥的一日,就数在此逗留的时间最长,站在这地界上我就来劲。毕竟,能身临其境的真三国故地还能有几许?不过也得友情提示一下,来此游览的朋友们一定要带足“粮草”,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景区内也还缺乏配套设施,来前我图省事把行李寄存车站,结果一瓶水喝完后,兵粮寸断俩小时,回去的路太漫长,终于在午时挨回市内,这才满血复活了。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10月2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