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骚人醉逍遥,快意江湖满尘缘。寂寞最是帝王家,夜半深宫愁寡人。 从古至今,绿林侠客最是快活:一骑、一壶、一知己,斜阳、青山、快意行。这是放浪形骸的侠客生活。而在这世界上终归有一种人最为寂寞,那就是一国之君。自古,君王自称寡人:寡德之人。 既然身为一国之君,就要保持天朝继承者的神秘感,就要想方设法地维护江山万年基业。也是因此,一些开国皇帝手段雷霆。转瞬间,尸骨遍野。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残杀功臣,更是让这位接触的开国君主每每提起便被人诟病。都说朱元璋残暴,关于黑朱元璋的段子也是编了一筐又一筐,但在我看来朱元璋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对这三人的封赏,便是这位双手沾血帝王内心深处的柔情。 (太祖朱元璋) 饥荒之苦元朝的建立,并非制度的胜利,而是军事天才的创举。蒙古人的血性,横扫欧亚大陆,不可一世。但是,少数民族政权不知道如何稳固江山,直到三世忽必烈才知道听从汉人幕僚建议学习汉族政权体系。在教育方面,仅仅统治中原98年的短命元王朝在此期间也没有开办几次科举考试,人才短缺已成定局。 元王朝是马背上的王朝,在元统治期间,丞相、太子、大元帅更是党争不断,党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军权。这个随时火拼的王朝就像火柴上的火药桶,一触即发。 (蒙古军队) 元朝是蒙古政权建国,而这帮粗鲁的蒙古人打心底里瞧不起汉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蒙古人在元朝体制中就是上等人,这帮上等人把汉族人当作奴婢,甚至是牲畜。民族矛盾持续激化,也是元王朝短命的原因。元王朝覆灭的导火线在于政府公然放纵贪污,压榨人民成性。 幼年的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元朝那时奴役汉族人民,甚至普通汉族百姓连名字也不配拥有。小时候的朱元璋叫做朱重八,这个名字像是一个痛苦的记号,陪伴着朱元璋悲惨的童年。 朱元璋兄弟众多,但是因为饥荒,存活下来的兄弟真是少之又少。年幼的朱元璋得以存活,有赖于他的二姐朱佛女和二姐夫李贞。当时,饥荒连年,朱元璋家里的亲戚都难以自保。唯有姐夫李贞家还能稍微揭开锅,姐夫李贞也是不计报答,无偿的接济了朱重八,这才让朱重八不至于饿死。 后来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稍稍有些威信,丧偶的李贞带着年幼的儿子李子忠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二话没说,出门相迎,并且亲自培养外甥李子忠。自此李贞终其一生富贵荣华,毫无战功,却被朱元璋册封为恩亲侯。这个爵位仿佛就是宣告天下,这就是为李贞留下的爵位,这是一国之君的恩情。 年少葬父朱元璋17岁时,连年的饥荒和突如其来的蝗灾把老朱家的'天'给压塌了。那年,朱元璋的父亲和兄长相继殒命。家中本来就一贫如洗,再加上父亲和兄长这样的主要劳动力的去世,朱元璋一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少年放牛娃朱元璋) 父、兄惨死,朱元璋怎能忍心父、兄尸首暴露于荒野。他一心只想找三两薄田以安葬父、兄。不谙世事的他首先将希望的目光投到了雇主刘德身上。 刘德是村中的大地主,朱元璋自幼便开始给他放牛。但是刘德此人非常吝啬,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年幼的朱元璋心中也是没底,报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找上了刘德。 果不其然,刘德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他眼瞅着衣不蔽体的少年朱元璋,盘算着他父、兄去世,这个小子是换不起借来的地的。他果断地拒绝:'不行,你随便找一个地方葬了父、兄吧,何必苦苦寻求田地呢?' (地主刘德) 朱元璋眼看着被冷漠的拒绝,他想到那两具冰冷的尸体和这个能拯救他的人。年仅17岁的朱元璋第一次放下了尊严,扑通一声,两膝落地,他跪在刘德面前苦苦哀求。 刘德依旧面无表情:'不行。'这一幕恰巧被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到。刘继祖看到了这位少年的赤诚和执着,心一软,将自己家的田地分出一小块得以让朱元璋安葬亡父、亡兄。 当朱元璋多年后登上帝位,回乡省亲时,在这片土地上盖起来皇陵。并且不忘恩人刘继祖,册封他为义惠侯,还加封他的夫人为侯爵夫人。世袭罔替,刘继祖的一个小小的善举,换来了刘氏子孙近三百年的荣华富贵。 相濡以沫如果说要找一个朱元璋一生最爱的女人,那非马皇后莫属。 当时,年轻的朱元璋效力在郭子兴的麾下,屡立战功。郭子兴为了笼络朱元璋便把养女马姑娘许配给他。 马姑娘嫁给朱元璋后更是任劳任怨,先后收养了朱元璋的亲侄子文正、外甥李文忠和孤儿沐英,并且视如己出。 郭子兴生性多疑、暴躁,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是屡立奇功。人怕出名,个别有心计的将领嫉妒朱元璋的才能,向郭子兴诬告朱元璋。郭子兴也担心朱元璋的声望超过自己,无情的将朱元璋下狱。郭子兴还企图饿死朱元璋,下令断绝朱元璋的饮食。朱元璋下狱后自然是食不果腹,就在这时马姑娘偷偷下厨房,制作炊饼,冒着连坐的风险。将滚烫的炊饼藏在怀中给朱元璋送去。确定朱元璋安全后她又散尽千金笼络义父的妾室张氏,一番枕头风,朱元璋在马姑娘的解救下终于逃出生天。 自此,朱元璋认清郭子兴的嘴脸,认为他不可能驱逐元朝的鞑虏,便独自带着20多个亲信辞别郭子兴闯荡,这期间马皇后也是不离不弃。 (朱元璋和马皇后) 往后在朱元璋攻城略地时,马皇后组织妇女在后方及时补给。遇到资金短缺时,马皇后更是毫不吝啬,全部变卖,支持朱元璋的事业。大明建国以后,马皇后还是生活朴素,不争宠斗艳,一心一意照顾朱元璋的生活。在朱元璋屠戮功臣时她时常明言提醒朱元璋,在朱元璋发动战争时,他提醒朱元璋要考虑百姓的生活。在马皇后的打理下,大明的后院井井有条。以至于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发誓不再册立新皇后,这一诺言一直持续到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未曾改变。 自古帝王多寂寞,屠戮只是为山河。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九五至尊,他也不想杀人,但是为了朱家的天下,为了百姓不必再度生灵涂炭。他选择拿起屠刀,做一个黑面阎罗。 世人皆说明太祖无情,但是朱元璋历经风雨、自知冷暖,也有属于自己的柔情:报答不让自己饿死的姐夫,给予得以埋葬自己父、兄的恩人刘家百年荣华,一生挚爱马皇后,从此后宫无主人。 温柔是帝王的武器,看淡人世冷暖,刚柔并济方成千古明君。 参考资料明官修——《明实录》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