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吕凤霄”这个名字? 也许你对他没有印象,但他拍的照片一定见过 为了拍摄中国,他三次走遍中国,摁坏了2台单反,8架无人机。飞了近4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飞到广州往返的距离。 每次的出行他都要背上80多斤的设备,有次在孤岛上拍的太投入,等回过神来时发现涨潮被困,只能游回岸边。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辞掉高薪的工作,自费去拍摄? 什么是航拍? 航拍说白了就是“空中拍摄” ,近几年随着无人机的出现,航拍也被大众所了解,不少摄影师也开始尝试航拍摄影。 航拍的特点是俯视角度能更好地展现地理形态和风光,一般都是无人机+遥控/手机遥控拍摄。 拍摄之前一定要提前查看好,当地的禁飞区域,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别一个不小心就被“叫去喝茶”。 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嘛~ 航拍怎么拍? 用无人机航拍和带着单反出去拍照差别还是挺大的,航拍无法调整角度,只能控制高度,相比相机可操作性就更弱了。 寻找合适的高度 并不是飞的越高越好,在无人机达到适当的高度后,不再拨动上升的拨杆,转而专心控制云台的方向和机身的位置,才能避免拍摄出没有主体、模糊照片。 寻找好画面的主体后,根据主体的大小确定无人机的高度。 如果要拍摄山川河流高度就要提升一些,离地面太近的话压根看不清河流的线条,会缺少这种震撼的感觉~ 画面简洁最重要 航拍技巧第二点,保持画面简洁,因为取景相对较广,背景太过杂乱的话就会导致照片主体不突出,不够美观。 ![]() 这张照片画面中只有湖面和渔船,色彩以蓝色为主,干净简洁,有种整齐的秩序感。 ![]() 雪山拍摄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找到一片无人森林就OK。 ![]() 这张照片周围的地面都是这种米白色的,拍摄出来周围的湖泊一目了然,画面也很干净清新~ 构图技巧不能少 最最最重要的技巧来咯~航拍如果没有构图那就失去了“灵魂”! ![]() 贴心地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航拍“万能构图大法”,赶紧Mark一下吧~ 对角线构图 也就是把画面的主体放在照片两角对角线方向上,可以曲线,也可以是直线线条。这种构图方式拍摄,照片稳定平衡也不死板。 ![]() 可以利用自然的河流线条做对角线 ![]() 也可以是公路蜿蜒的曲线 ![]() 只要从对角线分开照片是对称的,都可以称之为对角线构图~ ![]() 这张图虽然没有明显的线条,但两只东北虎位于照片对角线上,一样能起到稳定平衡的构图效果。 ![]() 只要能找好角度,建筑也可以拍出对角线构图哦~ 重复构图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形状或者是物体,在画面中反复地出现,拍摄出来的照片有韵律的节奏感,也能提高观赏的趣味性。 这张照片拍摄于四川的瓦切塔林,当地有许多的经幡,当把无人机升到高空中就能拍出这种画面了~ ![]() 海南的渔业养殖场,一个个小的池塘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像不像是一个调色盘呢? 这种构图方式的特点是:比较依赖于地理环境,不能通过后期或者改变角度就能完成。 对称构图 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方法,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是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 ![]() 拍摄立交桥的夜景,典型的对称构图,画面左右两边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 这张照片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是对称,但又略不同,红色更偏左边多一些,这样画面不会过于死板。 像这张图就用了上下对称构图,同时在画面中放入一个主体“汽车”,让照片更有看点。 左边的马路和右边的山脉线条形成呼应,丰富视觉观感~ ![]() 为了避免对称构图的缺点,还可以在画面中融入一些高饱和度的颜色形成对比,刺激视觉~ 利用线条构图 还可以利用地貌特征、建筑的线条拍摄照片,画面更有动感,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 建筑蜿蜒的曲线让画面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加上蓝色和黄色对比更突出主体。 ![]() 交叉路口的放射形线条能让画面更有延伸感 ![]() 高架桥也是一个不错的拍摄场景,利用慢门效果还能拍出汽车流动的感觉,动感十足~ 光影产生的画面线条也是可以用来构图的哦~ ![]() 利用自然风光中的河流、山脉、梯田线条也不错~ ![]() 怎么样看完这份航拍摄影秘籍,是不是心动了呢? -END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