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史上下面这20个姓氏的部分或大部分人,都是姜子牙的后代!
姜子牙
1、姜、吕、尚、望、齐、丁、崔、聂、丘(邱)、厉害
姜子牙
姜、吕为姜太公后裔主要姓氏,为大多数人熟知。一部分尚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姜尚,以祖先的名字“尚”为姓。望姓的祖先为姜太公,以祖先之号“太公望”的“望”为姓。一部分齐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以祖先所建立的国家——齐国的国名“齐”为姓。大部分丁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吕伋),以其祖先谥号“丁”为姓。大部分崔姓人的祖先是齐丁公姜伋(吕伋)的嫡子季子,以其祖先封邑——“崔”为姓。一部分聂姓人的祖先是齐丁公姜伋(吕伋)的子孙,以祖先封邑——“聂”为姓。丘(邱)姓的祖先是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以其祖先所镇守的营丘城的名字“丘”为姓。一部分厉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厉公姜无忌,以其祖先谥号“厉”为姓。
2、高、卢、柴、年、恒、庆、贺、谷、栾、查(楂)
姜子牙
大部分高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文公姜赤的二儿子公子姜高。大部分卢姓人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文公姜赤的重孙高傒,以祖先的封邑“卢”为姓。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高傒的十世孙高柴。高柴的孙子柴举,以祖父的名字“柴”为姓,世代相传。年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庄公姜购的儿子、齐僖公姜禄父的弟弟姜年(字夷仲)。以其祖先的名“年”为姓。一部分桓姓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桓公姜小白,以其祖先谥号“桓”为姓。庆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桓公姜小白的重孙庆封,以父亲公孙庆克的字“庆克”之“庆”为姓。一部分贺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桓公姜小白的重孙庆封。东汉时人庆纯本姓“庆”,因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改为同义的“贺”姓。一部分谷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惠公姜元的孙子公孙虿(chài)。公孙虿(chài),字子尾,他的某个孙子封到夹谷,后代便以祖先封邑名“夹谷”为姓,后简化为“谷”姓。一部分栾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惠公姜元的重孙栾施(公孙灶之子),以祖父姜坚的字“子栾”之“栾”为姓,后世遂为栾氏。查(楂)(zha)姓的祖先是姜太公后裔、齐顷公姜无野的某个儿子,以其祖先封邑——“楂”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