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称呼最早见于西汉晚期刘向编辑整理的《说苑》,至于《史记》、《论衡》等书则称其为“鬼谷先生”。这两个称呼原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唐宋之后,一些人觉得“鬼谷”不像是姓氏,于是开始编造鬼谷子的“真实姓名”。如五代时期杜光庭《仙传拾遗》说“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誗(读chán),亦居清溪山中”。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说鬼谷子“姓王名蟾,道号鬼谷先生”。这一名号后来又讹写作王禅、王诩、王栩,小说和评书中更是尊称鬼谷子为“王禅老祖”。 ![]() 《鬼谷子》一书虽然长期背负著异端邪说的骂名而遭到打压,但是,它所揭示的智慧权术,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学习,现代人则把它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 鬼谷子七十二计之制造敌人。鬼谷子曰:“斗郄者,斗强也。”所谓敌人,即指一种对自己持敌意的力量,人如果没有敌对的力量,就不会“相反相成”,事业上你必须有一个假想敌,未来打败这个假想敌,你才会不断的努力,上进。 ![]() 鬼谷子的徒弟是些“神人”。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 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 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 子之说(见《孙庞演义》)。你说他的这些弟 子你哪个不知道?苏秦与张仪的“合纵与连横”,战国著 名军事家师兄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