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范炎 《沁园春》“襟韵何如,文雅风流,王谢辈人。问传家何物,多书插架,放怀无可,有酒盈樽。一咏一谈,悠然高致,似醉当年曲水春。还知否,壮胸中万卷,笔下千军。门前我有佳宾。但明月、清风更此君。喜西庐息驾,心间胜日,东皇倚杖,目送行云。闻道君王,玉堂佳处,欲诏长杨奏赋孙。功名看,一枝丹桂,两树灵椿。” 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在保卫东晋朝是有至伟的贡献的,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而终结,此战在后方指挥的谢安,在前方领兵作战的是谢石、谢玄、谢琰,谢氏一门多出功臣,此后一直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 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谢鲲 谢尚 谢奕 谢安 谢万 谢道韫 谢混 谢灵运 谢惠连 谢朓 谢庄等,优秀军事人才有:谢石 谢玄 谢琰 谢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能与琅琊王氏比肩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门阀士族最为鼎盛之际是:"王谢"并称的年代,"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東晉史上有個傳奇女人。她天生麗質,雍容華貴,然而命運總是跟她開著殘忍的玩笑。從她做皇后開始,一生經歷了六位皇帝。 她年紀輕輕守寡之後,一心想退到深宮之中,吃齋唸佛,讓紛繁複雜的政治離她遠點,再遠點。然而皇帝接連死去,讓她不得不三次走到前臺,垂簾聽政;每次還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母親、嬸嬸、堂嫂;每次還要和居心叵測的男人們過招交手,維持著風雨飄搖的東晉王朝。 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她就是褚(chǔ)蒜子。 褚蒜子是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世代為官,是東漢以來的名門望族,祖父曾任武昌太守。她從小貌美如花,大方優雅。成帝司馬衍聽説了她的名聲,把她選進宮,做了弟弟司馬岳的妃子。 司馬衍臨死前,意外地傳位給弟弟司馬岳。她也就意外地當上了皇后,這一年她才19歲。 皇后的新裝沒有穿多久,很快換上了喪服。 僅過了兩年多,也就是344年,23歲的司馬岳也死了,兒子司馬聃即位(對照看上一篇)。她被晉陞為皇太后,第一次臨朝稱制。 345年正月初一,22歲的褚蒜子抱著3歲的司馬聃接受百官朝賀,改年號為永和。東晉進入“女皇”統治時期。 由於她的一步登天,幾個男人也跟著成了耀眼的“明星”。 國丈低調有三大“絕招” 第一個是她的父親褚裒(póu)。 褚裒字季野,童年時曾到庾亮家裏,庾亮讓郭璞給他算命。卦象一成,郭璞臉色變了,庾亮問:有不祥的事嗎? 郭璞説:這不是普通人臣的卦象,20年以後,我的話才能應驗。 等到褚蒜子做了皇后,他果然身居高位,恰好是20多年以後。 有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女兒,別人都羨慕得不行,老爸可以威風八面、頤指氣使了,要多爽就多爽。但褚裒卻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他知道處在幾大家族的鬥爭漩渦中,説不定哪天睡夢中腦袋就掉了。所以一直“夾著尾巴做人”,他低調有三大絕招: 第一:時時警告自己“閉嘴”。 他其實本來名氣就很大,説話也不多。沒有成為國丈前,一次到吳郡(今蘇州),參加地方豪強們的聚會。“地頭蛇”們沒有認出他,招待非常冷淡。他喝完茶後,站起來慢慢舉手施禮説:“褚季野”。在座的人一聽大驚失色,羞愧四散。 成為國丈後,幾乎就變成一個啞巴了。 桓彝評價他:“季野有皮裏春秋。”意思是他凡事都不露聲色,對人的優劣高低、事情的是是非非,不輕易做表態,實際上心裏敞亮得很。 謝安評價:他雖然口裏不説,可是心裏像一年四季的氣象,樣樣都有。(“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矣。”) 第二:不肯在中央做官,堅持到地方上去。 褚蒜子做皇后時,徵召褚裒入朝任侍中、尚書,但他不同意。苦苦請求到外地做官,於是出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頂替王羲之)。 過了一年,朝廷又把他調到了中央,任衛將軍、領中書令。 司馬岳得病不久,褚裒又突然請求外調,不肯留在中央,朝廷任命他為左將軍、兗州刺史等職務,鎮守金城(今句容北面)。 這可能是他一貫的風格,也可能司馬岳的死有駭人聽聞的內幕,而他知道了。意識到建康刀光劍影,實在太凶險了。 等到何充從京口調到中央的時候,何充非常感謝褚蒜子,投桃報李,上書稱褚裒應當做“國務院總理”。 褚裒死活不同意,反反覆復地推辭。褚蒜子拿父親也沒有辦法,又改任他徐、袞兩州刺史等職務,鎮守京口。 第三招:從不張揚。 褚裒雖然身為省級高官,但一直把自己當作普通公務員。老百姓經常看到一個老頭子帶著幾個童僕上山砍柴,一打聽才知道是褚裒。 他每次入朝,見到女兒都規規矩矩地執人臣之禮。只有私下見面,才讓褚蒜子喊他父親。 謝氏的老祖宗是姜太公 第二個人是她的舅舅謝尚。 東晉有“王、謝”家族,但謝氏家族的發跡要遠遠落後於王氏家族。 先來簡單説説謝氏的來歷。謝氏是姜尚(姜子牙)的後裔。 姜尚的幼兒叫姜佐,被封于申(今河南省南陽市)。有個後人叫姜誠,被封到謝邑(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謝營村),姜誠也改姓謝,成為謝氏的始祖。 後代中有一支生活在陳郡陽夏縣謝家堂村(今河南省太康縣老冢鎮謝家堂村),這一般被認為是江南謝氏的源頭。 但一直以來,官位都不是太高。到了西晉,一個人叫謝衡,為太子少傅,才算進入中央政界。和王家簡直天地之別。 謝衡有三個兒子:謝鯤、謝裒、謝廣。 謝鯤,曾任王敦的幕僚,前面已經提到過(第87篇)。真正發跡就是從他開始的。雖然只做到太守,也就是市級幹部,但是他有個女兒叫謝真石。嫁給了褚裒,生的女兒就是褚蒜子。 謝鯤還有一個兒子叫謝尚(第120篇提到)。那麼按照輩份來説,褚蒜子是他的外甥女,他是褚蒜子的舅舅。 他任過建武將軍、歷陽太守,江夏相等,屬於市級幹部。庾翼鎮守在武昌,謝尚經常到他那裏去。曾經和庾翼一起練習射箭,庾翼説:你如果射中箭靶,我就把我的鼓吹贈送給你。 謝尚應聲拉弓,箭中靶心,庾翼當即把鼓吹送給了他。 344年,褚蒜子做了太后以後,謝尚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任豫州刺史、督揚州六郡諸軍事,鎮守歷陽。正式步入了省級高官。 從此,豫州就成了謝家的大本營,雖然謝氏家族還沒有進入鼎盛期,但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 其他謝氏的名人 謝裒有6個兒子,分別為謝奕、謝據、謝安、謝萬、謝石、謝鐵。 謝奕,後來任桓溫的司馬。他有個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謝道韞。還有個兒子叫謝玄,淝水之戰主將之一。有個後代叫謝靈運。 其他有名的就是謝萬、謝安、謝石。 謝廣的後代不詳。 總體而言,謝家此時只是有點名氣的配角,在“二流明星”的位置上混了許多年。因為另一個家族迅速崛起,而且只依靠一個人的力量。他實在是個大力士,此後東晉的幾十年都是他的天下。 燕青州刺史慕容尘遣司马悦明救泰山,羡兵大败,燕复取山茌。燕主儁以贾坚子活为任城太守。 荀羡疾笃,征还,以郗昙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 燕吴王垂娶段末柸女,生子令、宝。段氏才高性烈,自以贵姓,不尊事可足浑后,可足浑氏衔之。燕主儁素不快于垂,中常侍涅皓因希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高弼为巫蛊,欲以连污垂。儁收段氏及弼下大长秋、延尉考验,段氏及弼志气确然,终无挠辞。掠治日急,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段氏叹曰:“吾岂爱死者耶!若自诬以恶逆,上辱祖宗,下累于王,固不为也!”辩答益明;故垂得免祸,而段氏竟死于狱中。出垂为平州刺史,镇辽东。垂以段氏女弟为继室;足浑氏黜之,以其妹长安君妻垂;垂不悦,由是益恶之。 匈奴刘阏头部落多叛,惧而东走,乘冰渡河,半渡而冰解,后众尽归刘悉勿祈,阏头奔代。悉勿祈,务桓之子也。 穆帝升平三年(己未、三五九年) 春,二月,燕主儁立子泓为济北王,冲为中山王。 燕人杀段勤,勤弟思来奔。
儁梦赵主虎啮其臂,乃发虎墓,求尸不获,购以百金;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儁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及秦灭燕,王猛为之诛李菟,收而葬之。 秦平羌护军高离据略阳叛,永安威公侯讨之,未克而卒。夏,四月,骁骑将军邓羌、秦州刺史啖铁讨平之。 匈奴刘悉勿祈卒,弟卫辰杀其子而代之。 五月,秦王坚如河东;六月,大赦,改元甘露。 凉州牧张瓘,猜忌苛虐,专以爱憎为赏罚。郎中殷郇谏之。瓘曰:“虎生三日,自能食肉,不须人敎也。”由是人情不附。辅国将军宋混,性忠鲠,瓘惮之,欲杀混及弟澄,因废凉王玄靓而代之,征兵数万,集姑臧。混知之,与澄帅壮士杨和等四十余骑奄入南城,宣告诸营曰:“张瓘谋逆,被太后令诛之;”俄而众至二千。瓘帅众出战,混击破之。瓘麾下玄胪刺混,不能穿甲,混擒之,瓘众悉降。瓘与弟琚皆自杀,(张瓘(?—359),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南北朝时前凉政治家。 起初,张瓘任前凉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刺史。张祚废哀公张曜灵自立后,深忌张瓘士众强盛。355年,张祚遣兵攻张瓘,张瓘率部众杀张祚,立张玄靓为凉王,自为凉州(今甘肃武威)牧,专断军政要务。张瓘为人刚愎,为政猜忌苛虐,以自己爱憎为赏罚标准,纲纪不立,民心不附。359年,辅国将军宋混等人起兵攻之,瓘兵败自杀。)混夷其宗族。玄靓以混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酒泉郡侯,代瓘辅政。混乃请玄靓去凉王之号,复称凉州牧。混谓玄胪曰:“卿刺我,幸而不伤,今我辅政,卿其惧乎?”胪曰:“胪受瓘恩,唯恨刺节下不深耳,窃无所惧!”混义之,任为心膂。 高昌不能拒燕,秋,七月,自白马奔荥阳。
泰山太守诸葛攸将水陆二万击燕,入自石门,屯于河渚。燕上庸王评、长乐太守傅颜帅步骑五万与攸战于东阿,攸兵大败。 冬,十月,诏谢万军下蔡,郗昙军高平以击燕。万矜豪傲物,但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接对诸将以悦其心,岂有傲诞如此而能济事也!”万乃召集诸将,一无所言,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诸将皆劲卒。”诸将益恨之。安虑万不免,乃自队帅以下,无不亲造,厚相亲托。旣而万帅众入涡、颍以援洛阳,郗昙以病退屯彭城。万以为燕兵大盛,故昙退,卽引兵还,众遂惊溃。万狼狈单归,军士欲因其败而图之,以安故而止。旣至,诏废万为庶人,降昙号建武将军。于是许昌、颍川、谯、沛诸城相次皆没于燕。 秦王坚以王猛为吏部尚书,寻迁太子詹事。十一月,为左仆射,余官如故。 十二月,封武陵王晞子{王逢}为梁王。 大旱。 辛酉,燕主儁寝疾,谓大司马太原王恪曰:“吾病必不济。今二方未平,景茂冲幼,国家多难,吾欲效宋宣公,以社稷属汝,何如?”恪曰:“太子虽幼,胜残致治之主也。臣实何人,敢干正统!”儁怒曰:“兄弟之间,岂虚饰邪!”恪曰:“陛下若以臣能荷天下之任者,岂不能辅少主乎!”儁喜曰:“汝能为周公,吾复何忧!李绩清方忠亮,汝善遇之。”召吴王垂还邺。 秦王坚以王猛为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居中宿卫,仆射、詹事、侍中、中书令,领选如故。猛上疏辞让,因荐散骑常侍阳平公融、光禄、散骑西河任羣、处士京兆朱彤自代。坚不许,而以融为侍中、中书监、左仆射,任羣为光禄大夫、领太子家令,朱彤为尚书侍郎、领太子庶子。猛时年三十六,岁中五迁,权倾内外;人有毁之者,坚辄罪之,于是羣臣莫敢复言。以左仆射李威领护军;右仆射梁平老为使持节、都督北垂诸军事、镇北大将军,戍朔方之西;丞相司马贾雍为云中护军,戍云中之南。 燕所征郡国兵悉集邺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