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易筋经(第二章)

 杏坛好歌 2019-10-26
最初的照片

自从他心急火燎地试图从严格,封闭而且艰苦的军官学校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一点个人自由开始,大卫就盯上了学校里那些摄影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是唯一能够自由进出校园的一批学生,因为他们的暗房座落在校园外靠近当地小镇的一个地方。于是,大卫在对摄影完全无爱的情况下买了一台照相机,对他而言这台相机仅仅是他通向自由的一本护照而已。不幸的是,他被勒令要求至少象征性地为校园公告板拍摄一些照片,这就必须让他为自己的相机塞入胶卷。事已至此,大卫唯有购买一本廉价的摄影入门书籍,并通过该书自学了一些基本的摄影常识。直到现在他仍坚信这种独立的自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在我看来,这世上有两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拜顶级专业人士为师或者自学。但就摄影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拍片,而且相信自己都还拍得不错(并进而认为如果自己能够买一部更好的相机或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必定会拍得更好),因此在这些人的手下就诞生了大量的烂片,不仅因为他们从头到尾都在一直沿用错误的方法,更由于他们还不断地将这些无知的谬论四处散播而误人子弟。受他人误导的巨大危害在于当你还是个初学者时,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些建议是完全错误的,而当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会变得格外根深蒂固,极难清除。因此我的建议是:只向最顶尖的大师学习或者自学。如果你对所从事的行业没有超乎寻常的好奇心,我奉劝你还是省省吧。”

当他榨干了那本入门书籍上的知识之后,大卫就开始记录起他那些军官学校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点滴。这些经历开始让他对各类发表的照片格外仔细地关注起来,并进而发现那些照片所传达的信息与他实际观察到的这些军官学员的情况出入甚大,尤其是当他看到一篇关于反映当时俄国现状的摄影小品【photo-essay】。这篇摄影小品发表在1955年1月29日以及2月5日,12日和19日的图片邮报【Picture Post】,以及包括生活 【Life】在内的其他杂志上, 其作者正是亨利·卡提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尽管大卫当时对此毫不知情,但由此他开始意识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与他被学院教员所灌输的那套宣传方针有着天壤之别,并且照片作为证据而言至关重要。

有一张照片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它里面展现的是一位俄国军人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为自己的妻子买一顶新帽子的场景。“我至今都能十分清晰地记得,在我父亲刚参战回来时,我陪着父母前往豪厄尔斯【Howells,卡地夫的一家时尚百货商店】的那场购物之旅。我当时大概11岁,他给我母亲在那里买了一顶帽子。我对那一幕的记忆与这幅关于俄国的纪实照片几乎完全吻合。我曾经被灌输着认为,所有的俄国人都极度的贫困潦倒和出奇的凶猛好战,然而在这里,看起来这个俄国人相当的富裕,至少还能够有足够的闲钱来为自己的妻子买礼物。这个举动处处洋溢着人性中亲昵与关切的无限柔情。这张照片有着写实般的触感,它让人感到无比的真实。”大卫开始质问并挑战自己学术上的导师以及宣传部的技工,并很快表现出一副对这里的军事化教育满是怀疑的态度。“我在取景器里所看到的事物对比发表出来的照片所产生的巨大落差,让我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分子”;这种迹象显然对于一个将来的军事官员而言并非好事。

最终,皇家军事学院和大卫·赫恩都彼此认同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已经不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1955年,大卫·赫恩终于决心用一台照相机来取代手里紧握的步枪,并立志成为一名摄影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