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创意设计师的三大修养》

 昵称35641324 2019-10-26

你老觉得甲方很傻逼,

但你的甲方如果卖不出东西去,

他从来不会认为自己的顾客是傻逼。

在网上看到很多创意设计师对奇葩甲方的吐槽段子,转发分享的人很多,看来是深受其害的设计师不在少数。

比如有个设计师说:

“我遇到过的最奇葩的甲方是,

给我一头牛的背影,

让我把牛p得转过身来。”

...

又比如一个段子说:

甲方:我要性冷淡的简约风。

设计师一顿猛操作,图出来了,

然后

甲方:你这个太简单了

给我加加加加加加加……

...

还有个不给设计师活路、人神共愤的段子:

甲方:

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你再做多一版,

让我对比看看有什么问题。

久而久之,群嘲甲方几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甲方爸爸除了有钱,简直一无是处,应该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再在脑门上烙上“傻逼”二字。

是不是想想都觉得相当解气? 

我想说的是,即使那些吐槽都真实存在, 这也是你必须面对的工作环境, 因为换一家它依然存在。

世界就是这样,奇葩也是正态分布的,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成功。

这同样适用于创意设计师,要不断提高修养。

作为一个资深甲方,我做了十多年的市场营销,也管过设计师,想来身上已经背负了很多“傻逼”的骂名。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工作都做好了,给乙方的钱或者给设计师小伙伴的奖金也从没克扣。工作之余,能不能做朋友,都看缘分。

事情没办好,还委过于人,克扣工钱,这才是真正傻逼的甲方。

本着提高甲乙双方的和谐和工作效率,我好为人师一把,给创意设计师提三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提升创意设计师的修养,早日走上人生巅峰。

第一大修养:能扛事

创意设计师的第一修养就是能扛事,翻译成工作语言就是按时保质解决问题。下面把这句话拆成“按时”、“保质”、“解决问题”分别来说。

首先是按时出活,这个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

拖延症是很多设计师的通病,接到项目,迟迟不开始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不去深入了解客户的资料,心中没数,还敢一拖再拖,直到快截稿的时候,才开始手头上的工作,这样做无疑出稿效果就会差很多。

他们的逻辑是,没时间改了,将就用吧。这点小心机是职业路上的拦路虎。甲方这次忍了,下次还忍了,但他究竟能忍几次?不怕死的话,可以多试几次,保你最后连傻逼都没处骂去。

因为你出局了。

一个不能保证按时出活的设计师,在团队中就是颗定时炸弹。跟他一起合作共事,就问你怕不怕原地爆炸?

二是保证质量,这个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保证质量除了专业能力外,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忠于应用场景。

你要首先搞清楚这个设计稿会用在什么场景下,面对什么人群,发挥什么作用。设计师要认真消化甲方的资料,分析甲方的需求及设计方向的定位,针对甲方的需求设计出符合甲方、符合市场、符合消费趋势才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所在。

我最讨厌的就是不加分析,按照之前的经验,急吼吼地找个模板来套,不管三七二十一,千人一面。

这段时间流行黑金风,逮到什么题材都往黑金风上靠。

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这样的设计师,甲方看不上,也怪不了别人。

三是解决问题。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企业请你来是解决问题,不管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是负责任的基础。

当然,解决问题是很难的。坐谈立论谁都会,站着说话不腰疼,起而行就考验一个设计师的功力了。

营销就是一个推销的过程, 你的设计作品也是一种产品, 想办法推销给客户,这是创意设计师应有的能力之一。

来看看这些设计师是如何处理甲方的奇葩需求的。

客户指着一块渐变高光的区域说:“这里亮一点,再亮一点,还不够亮!”

其实那里的色值已经是白色了,但他就是觉得不够亮,还甩了张白纸给我说:“要有这么亮!”

于是我灵机一动

趁客户不注意的时候调亮了显示器。

客户:'嗯,这个亮度可以了!'

...

为了体现公司人很多,甲方拿了一张非常精美的56个民族合影的照片,要求我们设计师把她们ps成穿工作服的样子…

甲方老板圣喻不p不结款。

最后是请我们法务出面:这是政治问题,这样是犯法的,会出大事!

甲方老板秒跪,最后选取了图库中的过关。

...

你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另外牢记一个富兰克林的一个观点: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有了能扛事这个立身之本,接下来的就是会沟通和有成长两大高阶修养了。

第二大修养是会沟通 

首先要有正确心态,好的心态是我们做事的前提。

一个设计师调侃说,做设计最基本的常识难道不就是要做五彩斑斓的黑色和五颜六色的白色么?有这种心态的设计师,走到哪儿都会受人欢迎。

心态不好,顽固任性,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问题先抱怨,而不是去积极思考原因及解决办法。喜欢找理由,推脱责任,这种设计师去哪儿都活不过两集。

“甲方傻逼”是很容易说出口的脏话, 但“设身处地”也是很难做到的境界。

遇到问题先不要着急,首先思考问题的根源所在,再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其次还要懂得怎么开展关键对话。 

我生平最讨厌那些兜了半天圈子说不到点上的人,妄图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跟这种设计师讨论的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还侮辱了自己的智商。

关键对话是设计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先考虑下为什么他会提出这个需求。比如甲方经常说“字要大”,实际上并不是指字号小,可能是字体不够粗,或者是字体颜色对比不够突出。

如果基于这种思考来进行设计,就能做到源于需求而高于需求,甲乙双方的对话沟通就能高效。

很多设计师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反对意见。这点可以理解,但深层原因其实是认知不够。

情绪是认知对于情景的解释。如果你的认知不够的话,你就会经常成为情绪的奴隶,先入为主,就缺乏开展关键对话的场景。

第三个修养是有成长

一个创意设计师应该时刻保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维以及独到的判断能力。当然,这是基于拥有良好创作能力的基本素养之上的锻炼。

从细节积累开始

创意设计这件事是没有教科书可依循的,而是来自于每天工作的点滴积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巧。

设计者最大的缺点是只对设计感兴趣。创意设计师应该了解不知道的事。养成浏览、阅读的习惯,留意与自己的品牌、所在工作室/企业、合作的公司、正在洽谈的客户、竞争对手甚至是整个行业动向有关的信息。

也许设计师会说“与我何干”,但随着工作领域的拓展,尤其是从事产品开发或者企业品牌设计甚至是广告设计的人,就很难再抱有这样的想法。

对自己以及自己面对的事物一无所知也会大大降低设计师的可信度。

平衡创意的输入和输出

一个设计师在业内得到认可是远远不够的,大众的认知才是基础。对于不懂设计的人来说,作品要寻找共鸣还需要语言的协助,这种震撼和感动单靠视觉感受是难以支撑的。找到共鸣点,是需要持续的保持对于创意的敏感。

对于每天持续消耗脑力的创意设计师来说,吸收足以刺激、衍生新创意的新知是不可或缺的。利用休息日参与一些活动,创造一些经历,这可以让自己获得很多可输入的珍贵资源,获取新的视点,所以应该把握这样的机会更新自己。

 一名好的创意设计师一定是思维活跃、执行力强、卖稿能力、审美观、专业技能、工作有条理,而且有积极的上进心。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创意设计师,唯有持续提高自己的修养,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

当然,你也可以去一些创意设计师扎堆的地方,比如易企秀平台上就有过万的认证设计师,大家互相沟通,成长更快。

世界有些残酷,但总要有人成功,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