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历史系列十俄罗斯帝国(4)

 陆一2 2019-10-26

今天我们继续讲述俄罗斯历史-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

上讲我们讲述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阿里克谢,今天我们讲述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第三位沙皇费多尔。

我们还是按人物及重要的历史节点来讲述。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61年—1682年4月),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三位俄罗斯沙皇(1676年1月29日 —1682年4月在位)。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玛丽娅·米洛斯拉夫斯卡娅。他的两个哥哥均早年夭折,因此被立为皇储。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玛丽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一共生了13个子女,但是这些子女大多体弱多病,数的王子和公主活不到成年。

费多尔自幼多病,患有坏血症,体质衰弱,就连行走也需要侍从的搀扶,有时病重卧床,经常半年不离病榻。但是就是在这个体弱多病的沙皇统治期间,发生了很多对俄罗斯具有开创性的事件,成为俄罗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登基-1676年,沙皇阿列克谢病逝,在沙皇逝世当天,朝中群臣就在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的主持下,向皇储费多尔宣誓效忠,拥戴他登基加冕。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如此匆忙拥戴年仅15岁的少年沙皇登基是缘于对发生政变的担心。沙皇阿列克谢的后妻代表的纳雷什金家族果真暗中在准备政变,他们计划将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一网打尽,逼迫费多尔任命后母纳雷什金娜担任摄政王,总揽朝中大权。纳雷什金家族的阴谋被识破后,家族多名成员遭到流放,但纳雷什金娜贵为皇后,得以幸免,被留在莫斯科,纳雷什金娜和沙皇阿列克谢的幼子彼得的皇子身份未变,在宫中所受奉养依旧。

费多尔亲政后,在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御前侍臣亚济科夫、利哈乔夫等人的支持下,按照瓦西里·戈利津大公制定的方案,着手推行了一系列经济、行政、司法、金融、军事、宗教和教育改革。费多尔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日后彼得一世的改革提供了参照样板。

商业改革-费多尔三世决定开辟对外开放口岸,同外国商人进行贸易的地点定在普季夫利城。1680年他又开始解决土地问题,下令各地领主和地主们要明确划分土地,在领地之间确立明确界线,同时各领主、地主所拥有的农奴和雇农数量要明确上报中央。此外废除了各地繁琐的行政机构,简化行政手续,下令烧毁了所有贵族家中保存的职官录,用家谱来代替原有的职官录,实际上是废除了以出身定官爵的做法

军事改革-在费多尔三世统治期间,俄罗斯进行了重要的军事改革,加速了俄军的现代化,按照欧洲标准开始装备和训练军队。在这个时期,俄罗斯首次将文官和武官区分开来,俄军开始推行军衔制,军衔分六级,最低的军衔是少尉,最高军衔是上校;文官也分等,文官等级成为任命官职的重要参考依据。从此武官只负责军队和国防事务,行政、司法等民事统统移交给文官处理。此外,司法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废除了刑法中有关断肢的惩罚,犯了重罪的犯人不再被砍手或断足,而是改为流放西伯利亚。

行政改革-费多尔将重大国事的决定权转移到大贵族杜马,并将贵族杜马的成员人数由66人增加到99人。

费多尔三世的两位御前侍臣亚济科夫与利哈乔夫出身平民,但很受沙皇器重。这两个人开始为沙皇物色未来的皇后。有一年复活节游行时,沙皇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一位少女,很得他的欢心。亚济科夫和利哈乔夫在暗中打听,得知这位少女原来是波兰贵族出身的杜马书记官戈鲁舍茨基的侄女阿加菲娅。随后亚济科夫和利哈乔夫以御前侍臣的身份到戈鲁舍茨基家中拜访,授意戈鲁舍茨基不要将侄女许配给他人,而是静候沙皇谕旨。果然,不久后沙皇迎娶阿加菲娅为妻,并加冕为皇后。阿加菲娅对宫中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她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被允许在宫中和正式场合穿着欧式服装的皇后。在阿加菲娅的带动下,宫中侍臣和大臣们也开始脱下长袍,改换欧式短装,很多大臣还剃掉了络腮长胡子,改留欧式的小胡子或者干脆把胡子剃光。

1681年,皇后阿加菲娅因难产而亡,费多尔和阿加菲娅的第一个孩子也在十天后夭折。次年2月,费多尔再婚,但在婚礼后两个月病逝。

由于费多尔没有留下子嗣,贵族杜马只好拥戴沙皇阿列克谢的第五个儿子,也就是费奥多尔的五弟,同样多病而且弱智的伊凡当沙皇,史称伊凡五世。

下一讲我们讲述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伊凡五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