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一《攓云篇》诗,其小引特别有趣: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掇开,笼收其中。归家,云盈笼,开而放之,作《攓云篇》。
哈,这个东坡先生,真是可爱得紧,可爱得让人简直恨不得把他从古代劫了来,天天为伴。你看,他不但会做好吃的东坡肉,还会写豪放词,更会捉云入笼这等天才般的雅事。
一定是那云,牵人魂魄,才让东坡先生大动干戈,施展独家绝技,捉一笼云带回家。想想他回到家中,开笼放云,屋里顿时有一朵云飘着,何其之美呀!读书时,这朵云飘在窗前,吃饭时,飘在桌上,睡觉时,飘在梁上,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呀!

我喜欢有诗心诗情的人,这样的人,内有大乾坤,胸有丘壑,看的听的闻的,都与人不同,可自成世界,妙不可言。
有了诗心,看待万物的眼睛就变得温柔了;有了诗情,对人对事心总是柔软的。如此,我们为文为人,才有诗意的美。我写文章,自觉不自觉地总爱笔端流出浮想翩翩、天真幼稚的想法。比如于窗前看书,累了抬头看云,再一低头,我会觉得突然间,“砰”,一朵云掉在我的书页上;比如要表达那种美好到骨子里的遇见,我会写:“为了遇见你啊,我曾在每一粒花籽的梦里,都印上你的眉眼;为了遇见你,我在每一条小径上,都种满春风。这样,你走来时,每一朵花都认得你;你经过时,每一朵花都会摇响铃铛。”
不管是“笼收其中”的云,还是掉在我书页上的那一朵,其实不过是内心的喜悦,此时人的心,天真如孩童。这种感觉很美妙。
每每亲近自然、流连花草时,总是很忘我,欣赏、拍照,甚至与花言,感觉忙得不亦乐乎,忽然一抬头,看到远山尖上一朵云,便怔了一下,禁不住一笑,微微一笑。我觉得,我嘴角的笑涡,像个小笼子,那时刻,我捉了一朵云进来。日常生活中,行于路上,总也少不了看云的,我的眼睛,就是个小笼子,我捉了无数朵云,放养在我的书房里;工作期间,也会时常抬头看窗外云,它们像在等我来捉似的,我那时的欢喜是个小笼子,我毫不客气地捉了来,工作累时,让云拂去我的疲惫。
诗意,一定是人的第三只眼,能看到非同一般的美;一定也是一门绝技,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常想,如果一首诗是天上的一颗星,那么我们古人留下来的是满天星辰。可是如果缺了诗意,我们只有黑夜。再想想,诗意何尝不是天上的云呢?你能看到它的美,却往往感觉对它束手无策。它真的是太美了,像有人放牧在天空里,自由自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捉一笼云,云就在那里,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诗意的眼睛,诗意的心。 常听人说,生活了无趣味,到哪里去寻找诗意呢?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诗意,就是要学会去捉那么一笼云回来。任人生路上几多风雨,几多泥泞,有一笼云,累时可以拿来揩汗,满身灰尘时,可以擦亮眼睛,归家后,可以挂在窗前,养在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