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工作量,采用不同方法,效率可能差出100倍...... 就拿今天要讲的案例来说吧,别人费劲一整天才能算完的数据,我仅用1分钟就做完了! 案例场景是这样的,该公司每天都需要雇佣大量临时促销员,工资是每天日清日结的,所以都是每天收工后,使用现金当面发放给临促员们。 这样就需要出纳员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现钞,而且要每种面值的现钞都有足够张数。 这种手动折腾需要花费一天计算时间的工作,用下面这个模板计算只需1秒。 而这个公式模板,1分钟就可以写好公式了,先来看下动图演示效果。 有了这个模板,就可以把繁琐的计算全部交给Excel,根据工资自动计算出应该准备几张100元的、几张50元的、几张20元的、...... 不但每个人需要的各面值现钞准备多少张出来了,而且还可以整列求和查看到一共需要各面值现钞的张数。 下面就来看看这个神奇的模板是怎样制作的吧。 本教程内容担心记不全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自己备份一份。 想全面、系统进阶Excel技能,请下方扫码进知识店铺查看详情。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知识店铺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一个公式搞定自动拆分计算 在C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如下图所示。 =INT(($B2-SUMPRODUCT($A$1:B$1,$A2:B2))/C$1) 这么简单的公式,怎么就能实现智能自动拆分的功能呢? 继续向下看。 公式原理解析 先说整体思路,用工资减去现钞面值*张数,剩余的金额依次除以面值再取整。 为了让你清晰理解,拿第一行数据分步拆分: 先用1234除以100取整,得到100元现钞需要12张; 然后再用1234-100*12=34,继续算下一级面值的; 再用34除以50取整,得到50元现钞需要0张; 再用34除以20取整,得到20元现钞需要1张; 再用14除以10取整,得到10元现钞需要1张; 再用4除以5取整,得到5元现钞需要0张; 再用4除以1,得到1元现钞需要4张。 理解这套底层逻辑算法后,我们在Excel里面落地执行。 我们只需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如下所示,将其向右向下填充即可。 =INT(($B2-SUMPRODUCT($A$1:B$1,$A2:B2))/C$1) 这里使用了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技术,目的是让公式随着所在单元格自动引用到对应位置的数据。 C2单元格的公式填充到D3单元格时,变成如下所示 =INT(($B3-SUMPRODUCT($A$1:C$1,$A3:C3))/D$1) 当公式填充到H13单元格时,变成如下所示 =INT(($B13-SUMPRODUCT($A$1:G$1,$A13:G13))/H$1) 想系统提升函数技能的同学,请查看二期的函数初级班、八期的函数进阶班、九期的函数中级班、十二期的函数应用班。 |
|
来自: hercules028 > 《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