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奉待严大夫》读记 (小河西)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时杜甫客阆中。严大夫:严武。上元二年冬(761),严武先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兼西川节度使及成都尹,当时两川分立。宝应元年(762)中,因玄宗、肃宗相继死去,代宗继位,严武被诏回长安。西川由高适任节度使,东川后来由章彝任节度留后。严武回朝时,杜甫亲自送到绵州,恋恋不舍,对严武寄予厚望。杜甫当时或认为严武可能拜相。(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经一年多的等待,现在终于清楚了:严武没能拜相,而是重镇巴蜀。广德二年(764)正月,严武由黄门侍郎出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杜甫在等待严武带来好消息。 奉待严大夫(杜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怀抱向谁开? 殊方:远方。《西都赋》(汉-班固):“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晓行巴峡》(唐-王维):“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 偏裨(pí):佐将或副将。《陇头吟》(唐-王维):“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旌节:指节度使。唐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御幸乐游苑侍宴》(梁-张正见):“轨文通万国,旌节靖三边。”《发白马》(李白):“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徼(jiào):边界。《洛阳道》(梁-庾肩吾):“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巴徼:巴地边陲。《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唐-元稹):“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啼莺合:群莺凑到一起喧闹。参考《月晦》(唐-李世民):“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鹢(yì):古书上一种鸟(常画船头);借指船。《方言注》:“鹢,鸟名。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晋书-张协传》:“乘鹢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泛舟横大江》(梁-张正见):“波中画鹢涌,帆上锦花飞。” 怀抱:胸襟;抱负。《秋尽》(杜甫):“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别董颋》(杜甫):“飘荡兵甲际,几时怀抱宽。” 【大意】在偏远之地很高兴老朋友又来,重镇还是要济世之才。常奇怪原来严武的部将好像整天都在等待,原来严武隔年就回。(隔年:中间隔一年。严武762年秋出蜀,764年正月再镇蜀。)欲辞巴地时黄莺聚在一起鸣叫,远下荆门前出发的船已在催。年老时危之时多想与您会面,俺一生的抱负志向能向谁开? 【诗意串述】此诗首联写严武重镇巴蜀。在阆州很高兴听说老友来,重镇还是要济时才。(夸严武。)次联解释“又”。您上元二年底曾来过成都镇过巴蜀,前年奉诏回朝。常奇怪您回朝后原来部下好像在等着啥,原来您隔年就回。三联写自己。正要辞别巴蜀,黄莺已在鸣叫欢送;俺要远去荆门,舟船也已备好。末联表达诉求。俺年老体衰,国家时局艰危,多想与您会面啊!俺一生的怀抱还能向谁开?杜甫一生的怀抱不是得道成仙,不是泛舟江湖,而是“致君尧舜上,再世风俗淳”。杜甫期盼明主,期盼出仕,期盼受到重用,期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杜甫认为代宗重用严武或是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 |
|
来自: 小河西 > 《杜诗解读(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