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阿布的书柜 2019-10-27

被坑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前几天在某平台论坛,一位在华为实习两个月,部门评价良好并顺利通过转正答辩的实习生被告知没有转正名额。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一心想进华为的愿望被无情打碎,难道专心实习的人只能做永远的备胎吗?

在象牙塔里被老师家长呵护长大的同学们,没有挨过社会的“毒打”,对企业鲜有防备之心。

越是知名的企业就越容易因为同学们的情结和憧憬而获得信任,但对待企业不谈合同谈诺言明显是不切实际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

四大可以说是很多财会学生最理想的就职单位了,但2019年初,四大中综合排名靠前的普华永道却被爆出违背诺言,不发放offer的丑闻。

sprinter项目是普华永道针对已保研或在读硕士的一项培养计划,在招聘时告知同学们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在毕业时拿到A1 offer。

1、工作时长满1000小时;2、PFF评分2+(项目组评分);3、至少通过一门CPA考试。

同学们对pwc完全信任,在顶着巨大的学业压力的同时,还按照正式员工的标准参与工作,可等到了该拿offer的时候,一切就不像当初承诺的那么美好了。

由于近两年金融行业就业越发困难,很多名企都在缩招减员,pwc也是一样。

同时由于就业不景气,很多人有所顾虑不愿离职,令原本“多进多出”的基层岗位,流动率下降了很多。

这些都使pwc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岗位能提供给那些参与了sprinter项目的同学们。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A1=工作第二年职级,A2=工作第一年职级)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很少同学拿到了当初承诺的A1 offer,有人只拿到了A2的offer,还有人连offer都没有,直接失业。

由于这个项目在加入时并没有与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所以“参与这个项目并达成三项条件就可拿到offer”实际上只能算是pwc给予同学们的“口头承诺”。

而虚无缥缈承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就违背诺言也只会受到道德谴责,遇上了这种糟心事同学们只能自认倒霉。

无独有偶,同样是2019年初,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也被爆出违约数百名应届生。

许多同学在得到了HR“三方材料可以晚些递交”的许诺后与招行签署了两方协议(就业意向书),部分同学与原本签署三方的企业毁约,然后转投招行。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但最后提交递交三方材料较晚的数百名同学遭到了三方材料退回和拒绝录取。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然而这已经不是招行第一次涉及大范围违约的校招丑闻了,早在2016年招行的上海分行就因为“变相劝退”上百名同学而饱受诟病。

在社交网站上也不断有其他分所“应聘体验极差”、“被放鸽子”、“招行一生黑”等言论流出,但这些微弱的声音并不能阻止每年大量应届生为了高福利待遇,盲目涌入招行的脚步。

事实上不论是多么知名的大企业、多么天花乱坠的许诺,只要没有落在合同上,一切都可能只是一纸空谈。

初出茅庐,人傻好骗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K君在大三结束后的假期就开始找实习了,虽然院校背景非常弱势,但最后成功拿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名企offer。

技术过硬又勤奋努力,团队主管很欣赏K君,某次在食堂吃饭时主管告诉他“如果能保持这个劲头,那你转正就没什么问题了。”

院校背景差的K君知道能留在这所名企,算是自己“高攀”了,为了能争取到这绝无仅有的转正机会,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做项目上,希望能给自己多争取一点转正的筹码。

K君的导师劝他不要放弃秋招的机会,但K君觉得自己从团队的大牛身上学到很多,而且做的项目也非常有含金量,就算最后真的没能转正,春招找工作也一定不愁。

等到过完年,许多同学都确定了自己的意向单位,恰好主管那边给了K君明确的答复,说一定可以转正,K君没了后顾之忧,又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工作上。

时间到了3月底,学校开始统计签约情况,导师也不停催促K君和公司签书面协议,但当时正是项目最忙碌的时候,办手续的事情就被拖延了一段时间。

期间,K君也多次旁敲侧击的和主管打听转正的事,得到的都是确定可以转正的答复。

虽然导师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都在不断催促K君和公司签约,但鉴于主管已经再三保证自己转正没问题了,K君作为一个只会闷头干活的腼腆理工男,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追问了。

直到马上要毕业了,还没有和公司签合同的K君,终于按捺不住的询问了人力部门关于自己转正的事情,但人力部门却告诉他,今年公司没有转正名额。

可这时已经是6月了,在企业实习近1年的K君为了转正放弃了秋招和春招,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毕业就要失业了。

正好毕业了没工作的自己户口也要迁回原籍,K君也有些自暴自弃的想:干脆放弃一线城市,回老家算了……

K君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惨了,他虽然知道社会险恶这个道理,但他根本就没想到名企还会耍这种手段坑骗他一个普本实习生。

但无论是企业存心坑骗还是无心之失,参与校招的学生都是毫无风险承担能力可言的,企业内部最微小的变动都可能引来一个学生失去转正、录取机会。

带来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微不足道,可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意味着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毁了。

对于很多和K君一样对名企抱着美好幻想的“傻白甜”大学生来说,对向往的“梦中情企”小心提防、多留心眼可能就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课吧。

毁三方的名企:单纯的应届生,能坑一届是一届

毁约苦果学生独尝

有人说这样的“惨剧”发生,企业的确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同学太傻,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也不给自己留条退路。

也许对于那些被企业口头承诺哄骗了的同学来说,没给自己准备几条后路、几个保底的offer的确是托大了,但还有很多同学明明签署了三方协议但还是被逼到了走投无路。

J同学是某211高校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秋招中放弃了不少薪资待遇很不错的名企、事务所offer,为了稳定和一家全国都享有知名度的大型国企签署了三方协议。

在毕业之前,J同学在这所国企实习生几个月,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工作态度和能力也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可就在距正式入职不足10天的时候,公司以J同学表现太差为由要毁约三方。但当时已经是6月底,J同学无论如何想讨个说法。

她向领导询问自己究竟哪里表现得差,领导给出理由在J同学优秀的表现和相关工作材料、财务凭证的证明下根本不成立。

被反驳到词穷的领导甚至连她曾在办公室吃东西、弄脏过一次地板都被说成了综合评价差的原因。

一位实习时共事过的员工悄悄告诉J同学,她很可能是被关系户顶掉了……

学校管不了企业的单方面违约,想在网络上曝光自己可人微言轻,想走劳动仲裁又耗不起时间精力。

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被毁约的J同学只能拿着3000块的违约金,重新找工作。

而有类似行为的,签了三方却依然将同学当初长期备胎的公司实在不是少数,不光是不靠谱的中小企业,叫得上名字的名企大厂也都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校招违约的情况。

2019年4月,京东官宣致歉,少部分校招录取无法履约;2018年末,迈瑞医疗毁约200余人,接近校招录取总人数的50%;2017年5月,酷派单方面解约300+毕业生;……

三方协议本来是为了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维护三方的利益,但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三方协议是可以被企业低成本毁约的。

这样一份协议真的能保护到在就业市场中完全劣势的学生吗?

遇到这些没法提前预知的三方协议毁约事件,大学生们除了步步为营、提心吊胆之外还会有更光明的出路吗?

也许未来会有答案吧。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