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黉门重振两行字 白下新开一簇花 ——南大附中开展楹联文化课程侧记

 老鄧子 2019-10-27


南大附中“国粹楹联人文教育课程”以楹联文化为切入口,实现了学科教育、道德养成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是语文与楹联结合,而且是文科所有学科全部与楹联结合,开设了楹联课程群:国粹楹联、诗词中的楹联、楹联与南京、楹联与政治、楹联与地理、楹联与历史、楹联与书法、楹联与装裱、楹联与《红楼梦》、楹联与吟诵等。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实践活动。走进南大附中金秋时节,南大附中“我和我的祖国”征联活动得到了全校1000多师生的积极响应,大家“以联写我心”,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记者在江苏楹联研究会副会长刘云虎先生的陪同下走进南大附中。灰砖矗立的文化墙,翠竹绿树点缀的天井,挺拔粗壮的百年老树,红绿相间的操场,庄重典雅的教学楼。林荫道上,那书写着校史的一排排青砖隔断,散发着浓郁的民国气息。历经123年探索、积淀、发展,南大附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办学风格,既有百年老校的厚重人文,更有新时代的蓬勃朝气。

在“弘毅励学,厚德载物”百年校训的引导下,南大附中开展丰富多彩人文德育系列活动。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2012年引进楹联教育,学校与江苏楹联研究会和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合作,挂牌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学校。2016年“国粹楹联”成功申报南京市高中课程基地,2017年学校“国粹楹联人文教育课程”被批准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120周年校庆”全球征联启动仪式

▲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教学楼一楼有一个开放阅读区。通透的光线穿过落地窗,倾泻在高挑宽阔的大厅。整壁的书橱,琴键式的木质楼梯,随意摆放的沙发,师生在这里交流如茶歇可坐可卧。古典花纹的墙壁上贴着五色斑斓的便签,各种留言皆为灵感迸发。显然,这里的楹联课程不单单是一个课程,而是提升综合素质的解码器。

▲黄斐然老师的楹联课





 楹联与南京

中国四大古都中,南京与对联的关系最为深厚。1500年前,南朝文学家刘孝绰在南京做官,数度被罢免。他干脆闭门不出,书写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这样一副桃木板挂于自家门板上。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该校沈啸老师主讲《楹联与南京》课程。学校还请金陵楹联名家,南京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先生对此进行专题讲座。

南京有大量的景观联,鸡鸣寺、莫愁湖、总统府等。南京的地名很文艺,地名里有“夫妻联”,沈老师与学生对起了“夫妻联”:

龙蟠里;虎路关。

桃叶渡;杏花村。

总统府;状元楼。

乌衣巷;朱雀桥。

夫子庙;中山陵。

龙虎巷;凤凰台。

这门课让学生从楹联的角度走进南京,去品味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平,也培养了南京人的乡土情怀。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是一副最常见的民宅对联。在南京升州路与中山南路交界的地段,闹市之中,不起眼的一条巷子里,有一个大红灯笼映照白墙灰瓦,标记着南捕厅十九号的门楼,上面也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只不过,这户人家,极是非凡。

2019年5月3日,沈啸老师带领班级同学,实地参观甘家大院,学习其中的对联。

首先,沈啸老师给孩子们讲了甘家大院的历史。他介绍道:“甘熙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主人是道光年间南京籍的著名文人,金石家和藏书家甘熙。甘熙进士出身,官至户部主事,记名知府。主人的显赫,充分体现在了宅子上。甘熙故居占地2000余平方米。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私宅。”

接着,沈啸老师借两副对联,给孩子们讲解甘家的光荣历史。

于湖世泽;

渤海家声。

武丁旧学;

典午名家。

此联中,“于湖”是甘姓的起源地,“渤海”是甘姓的郡望。“武丁旧学”指的是甘姓始祖甘盘,是殷商国君武丁的老师,“典午”代指晋朝,指甘家在晋朝就是有名的名门望族!

到了清朝,世代经商的甘家出了个高材生,官做的也很大,那就是甘熙。他是清末著名方志学者、藏书家。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是曾国藩的老同学,甘熙还精通风水。1842年甘熙奉诏为道光帝勘选墓地。1852年,奉命二次进京勘墓后,离奇死亡,留给后人几多遐想。

甘家大院最有名的建筑是藏书楼。

这座楼的兴建,完全归功于甘熙与父亲甘福,这嗜书如命的父子俩穷尽一生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多册。1832年,甘熙仿照当世藏书第一楼,宁波天一阁式样,于宅中建“津逮楼”以藏书,并编写了《津逮楼书目》18卷,记录藏书16万卷,为金陵乃至天下之最。

同学们听完故事,对门上的对联也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立德齐今古;

藏书教子孙。

孝义传家政;

诗书育后昆。

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大地,品楹联阅读山河,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很多,每每意犹未尽,收获良多。

▲黄安全老师的楹联实践课

楹联与书法

古色古香的长方桌,宣纸铺就,笔墨沁香;讲台上的大屏幕,嵌在每个孩子书桌里的小屏幕,即时互动;仰头时的天花板,长卷书法,气势磅礴;灵动的墙壁上,学生们的楹联作品,才情四溢……这是书法教室研习书法的场景。

▲书法课堂

孩子们刚刚上课结束,墨迹未干,笔尖湿润。每张桌子里镶嵌小型电子屏,孩子们写好的作品,即时可以通过小屏幕上传到讲台上的大屏幕上,而老师们指导书法的示范作品也可以即时传到小屏幕上,方便学生临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技术的协助下,更加直观,先进的技术让理想之光更好地照进现实。

▲吟诵课堂

南大附中每个孩子在校期间都能得到专业的书法和楹联指导学习,吟诗作对,笔墨丹青,古人的才情在现代孩子身上得到传承。

▲学生李文婕创作的联墨作品

▲学生联墨作品展

2017年11月3日,课程基地在学校大操场举行“楹联书法礼赞十九大”活动。学生创作的联墨作品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如:

挺起脊梁,擎一轮红日;激扬国梦,赋九鼎蓝图。再续传奇,万众同心跟党走;频添精彩,五洲瞩目看龙飞。

2018年南京十二大城门公开面向全球征集戊戌年春联的启事一公布,全校就行动起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南京各大城门历史、特色,探讨创作,27名高一年级的同学投了27副春联作品。2019年南京40城门征联,学生们积极参与,投联20余副。

附:学生征联作品

中华门

高一(1)方瑞松

聚珍宝集古贤忆旧岁秦淮翠柳;

续繁花来贵宾赏新春花语轻烟。

高三(2)徐康

忆往昔,明成聚宝易中华,尽歌底蕴;

观今况,后缮藏珍迎瑞犬,南卫金陵。

清凉门

高一(4)周睿姿

清茗荠月观六朝倥偬;

凉雨光风映千古繁荣。

高三(4)王思妍

往日清凉景致,习习微风,城拥历史千家叹;

今时喜庆氛围,灼灼美景,犬吠福声万户安。

中山门

高一(6)陈镔滨

逆境探寻,往昔逸仙此径寂,天地齐欣黄叶舞;

青山邀对,为今华夏四方同,云山共唱幸福歌。

高一(2)孙然

中山绰阔天,民主玉成美梦;

华夏辉明月,创新驱动复兴。

玄武门

高一(4)姚逸凡

龙盘虎踞,壮玄武迎春开画卷;

鸡去犬来,望神舟划宇辟新年。

高一(2)徐贝贝

绿树碧湖,使游鱼忘返,红梅傲雪,灵鸡立;

红灯灰瓦,引览客莫归,翠柳杨波,瑞狗欢。

太平门

高一(2)何翛然

虎踞龙蟠太平盛世;

文昌武定建业升平。

高一(4)汤锦城

玉犬吠春颂祖国太平盛世;

金鸡唱梦谋民族长治久安。

武定门

高一(2)李雨彤

金鸡踏雪,人间淮水碧,又腾瑞气三千里;

玉犬衔梅,天上玉堂明,再振雄风五百年。

高三2康启鸿

吴楚江边,箫鼓檐花荡庭柯,瞻园灵雨戏苍狗;

秦淮河畔,荷灯清乐拂燕垒,武定修篁濯藓碑。

集庆门

高一(4)顾浩宇

集六朝皇瑞建康盛景阔;

庆满目春光华夏广疆融。

高一(8)睢雪儿

集六代繁华,虎踞龙蟠腾国运;

庆大国盛世,民安国泰悦人心。

仪凤门

高三(2)周正川

凤凰振羽鸣天舞洒六朝金粉;

建业望春迎欢歌扬百岁复兴。        

高一(1)裴晓晶

神凤有仪歌建邺河清海晏;

瑞犬无畏护中华国泰平安。

神策门

高三(2)康启鸿

麓望钟山,朱阙台前览嵯峨,忆昔日将勇展神策。

湄接玄武,琳宫殿外敛迢递,聚今朝黎民邀和平。


 楹联与装裱

楹联与装裱课程是该校的特色课程。学校邀请南京博物馆的陈思焱老师授课。陈老师要求学生装裱自己的作品,学生们非常高兴,书法课的得意之作带到装裱课上,亲自动手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装裱出来后,学生们都会兴奋得欢呼雀跃。制浆(糊)课,学生们也饶有兴趣,每天中午到操作室保养“浆团”。学生非常喜欢陈老师,课后还在微信上与陈老师交流。

学生们不仅在学校上课,还将课堂移动到南京博物馆。

去岁春日,央视《国家宝藏》压轴之作《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让南京博物馆火了。2018年2月5日,40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们相聚南博,开始纸质文化修复的文化之旅。南大附中的学生参与其中。因为珍贵,所以珍惜。竹林七贤砖画这样的国宝,举世唯一。如何把艺术的神韵留住?拓片可以做到,学生们化身专业工匠,用纸和墨为历史保鲜。

因为易损,所以呵护。每一个纸质文物华丽地陈列展馆之前,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修复过程。从修复到装裱,文保人员用智慧与辛苦铸就避风港,让文化“驻颜”。学生们将自己的拓片装裱,定格记忆。

▶▷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                           

楹联课程基地的基本理念:1.寻根、铸魂、塑形的价值追求课程基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丰富学校内涵的特色发展构建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楹联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群,助力推进学校特色书本课程建设。促进楹联文化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助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3.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路径建设具有人文精神的主题课程基地环境;建设能有效促进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实践创作的有效途径。

 二                        

核心学习内容的模型构建:

一个中心:以楹联文化为中心。

两个层面:整合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四个维度:欣赏创作、艺术历史、阅读探究、美化生活。

四项实践:征联活动、文化交流、社会服务、技术实践。

 三                         

互动平台立体构建:

1.校园网页:新闻资讯、课程开发、啸啸说文化、楹联校园报、诗联茶座、联墨联画、教师发展、擂台对句、楹联知识。

2.《江苏楹联校园》报纸:交流发表的园地

3.楹联文化微信公众号“啸啸说文化”:传播楹联文化的平台。

4.校园电子屏:展示活动的平台。

 四   

丰富的楹联文化活动:

开展的活动主要分为四类:

征联活动——节日征联、主题征联、“弘励杯”征联和“春联大赛”

文化交流——港澳台文化探索之旅、校际文化交流

社会服务——送文化进社区、送春联进社区

技术实践——楹联装裱、文物鉴定和修复



▶▷这些成效值得赞叹

刘云虎先生常驻学校,进行楹联书法教学指导,在楹联教育研究室,他捋了捋蓬松的头发,一贯的文艺范中透出生动的喜悦:“这件事情最初由我一句闲聊引发,没想到能做得这么好。”2014年前任校长赵建强在饭桌上和刘云虎聊天,刘推荐楹联教育进校园。赵建强校长随即向时任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秦志法介绍了学校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希望开展楹联教育的想法。秦志法会长当即表态:省楹联研究会非常愿意与你们合作并“全方位提供支持”。秦志法会长卸任后,周游会长上任,周会长一如既往支持该校的楹联教育,并在“全方位”上再加“筹码”。学校赵校长卸任后,李校长接任,现任校长李海燕是一位朝气蓬勃,温婉干练的女士,楹联教育在她的重视下开花结果。


▲中国楹联学会蒋有泉会长(左二)到参观书法教室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周游会长(左)参观装裱室
刘云虎会长这样总结经验:校长重视、分管校长成华推进有方,强大的专家队伍支持,教师课程安排延伸有序,各方因缘聚合,让学生、家庭、社会多方受益。

▲学校向来访美国田石中学师生赠送楹联

学生成长

文化自信,品德提升。楹联课程的开展,以及“春节征联”“中秋征联”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业提高。对联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文字表达力及对各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这些能力伴随着对联学习时的积极思考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节节攀升,引起同行高度关注。教师发展

知识水平的提升。学期工作小结,教师用对联作结,学校场馆悬挂的对联大都是教师的作品。

教学方法的改变。楹联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课堂乐趣,激发了学生兴趣。

教研水平的提高。课程基地中心组沈啸老师执教的《钢铁长城》主题研究课在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文化类联盟学校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黄斐然老师执教的《怎样写读书励志联》主题研究课在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文化类联盟学校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黄斐然老师获得南京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南京市经典朗诵二等奖,沈啸老师赛课《楹联与历史》获得鼓楼区特等奖。课程基地还培养出谢建平、沈啸和黄安全三位诗联家,他们被中国楹联学会和江苏省诗词协会吸纳为会员。

学校品质提升

创造学校特色品牌。该校是南京市首家楹联文化特色学校,是鼓楼区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窗口。提升学校育人水平。2017、2018年该校高考连续两年获得南京市高中综合评估最高奖“突出贡献奖”。2019年,学校楹联课程基地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验收,目前正在申报“全国楹联教育示范学校”
采访结束,漫步校园文化长廊,看到的是沈啸老师撰写的对联:

夜听风雨怜花草;

晨览文章慕圣贤。

回望校园,教学楼每一层的通体大红对联,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情感的共鸣。

这些对联均由黄安全老师撰写:

志在有为,争春无怠秋收实;

成于不舍,积学而渊海纳川。

(高一年级)

向远向前,学海泛舟风骀荡;

纵歌纵舞,春青炫彩梦飞扬。

(高二年级)

踏鼓而歌,拿云奋振飞天翼;

闻鸡以舞,折桂勤攀步月梯。

(高三年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