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肱骨髁间骨折术中尺神经前置是否有益

 西安国康马YH 2019-10-27
基于“中国肱骨髁间骨折数据库”的系列研究

改编自刘刚#, 李庭(通讯作者),陈辰,查晔军, 公茂琪, 蒋协远. (2019). 肱骨髁间骨折术中尺神经前置是否有益.【J】中国骨伤, 2019,32(04), 9-14.
肱骨髁间骨折属于肱骨远端骨折中最复杂、最严重的类型,手术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尺神经功能障碍是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有许多潜在的病因,尺神经前置则是常用的尺神经保护手段,理论上通过该操作可以为尺神经提供更好的软组织覆盖,从而避免内固定物、愈合的骨痂、异位骨化等瘢痕组织卡压尺神经出现继发性尺神经损伤症状。但对尺神经进行前置处理需要对神经近远端进行更广泛的松解,可能增加尺神经的损伤和破坏尺神经的血运。所以对于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中,尺神经前置是否更有益于预防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一直存在着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时两组病例的对比,探讨尺神经前置与否对临床疗效及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尺神经在肘关节区的主要血供,SUCA:尺侧上副动脉,IUCA:尺侧下副动脉,PURA:尺侧返动脉后支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82例采用解剖锁定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其中男95例,女87例;年龄14~77(43.1±16.6)岁。根据术中对尺神经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尺神经前置组及尺神经不前置组。尺神经前置组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14~77( 42.5±15.7)岁。不前置组患者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龄14~81(43.4±17.3)岁。

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改良McGowan分级评分对尺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评估。



结果:
尺神经前置组中48例,随访时间12~59(32.2±14.2)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16±28)°,前臂旋转活动范围(152±12)°,MEPS评分(88.6±11.6)分。术后17例患者曾出现过尺神经损伤症状,末次随访时仍有7例存在尺神经功能障碍,其中McGowan 1级的6例,2级1例;尺神经不前置组共120例,随访时间13~61(32.0±14.9)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19±27)°,前臂旋转活动度(154±16)°,MEPS评分(88.9±12.5)分。术后42例患者曾出现过尺神经损伤症状,末次随访时仍有22例存在尺神经功能障碍,其中McGowan 1级的18例,2级4例;两组患者间随访时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前臂旋转活动范围、MEPS评分及尺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总发生率对比
末次随访时仍残留尺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
结论
肱骨髁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术中对尺神经进行前置处理对于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肘关节功能评分及预防尺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没有明确的益处,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时无须常规对尺神经进行前置。

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