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笛“伯爵”格拉夫

 jianqqys 2019-10-27

经常听音乐会或唱片的乐迷们大多对所要欣赏的表演艺术家心里都有一本谱。就一般欣赏的经验而论,大约声乐听意大利人的,弦乐听俄罗斯或犹太裔演奏家的,其艺术含量总不至于差到哪儿去。至于说到长笛么,似乎从这个角度去衡量其演奏家水平的人要少得多。如今的一流交响乐团里总少不了拥有一两位女长笛手,她们大都长发垂肩,雍容端庄,金色的头发与手中金光闪闪的长笛交相辉映,成为交响乐演奏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其实,世界上最杰出的长笛演奏家基本上还都是男性。而在那些顶级的长笛演奏大师里,如果考量其学派渊源,又当以法国人居首。故而可以说,长笛听法国人的同样保险系数相当高。

  在音乐史上,法国长笛学派可谓是蜚声乐坛。法国之所以成为长笛大师辈出的发祥之地大致与以下这两位著名的人物有着莫大的关系。第一位是吕利。尽管吕利是出生于文艺复兴之乡佛罗伦萨的意大利人,但他十四岁就到了法国,得到有“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的赏识,成为宫廷乐长。他一手奠定了法国歌剧和芭蕾的诞生和成长。正是他首次倡导在乐队中使用长笛,因而激发起了法国人比其他欧洲人更大的学习、演奏这种乐器的兴趣,久而久之,成为强项。而第二位与长笛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许多人也许做梦都想不到,他竟是皮埃尔·博马舍(Pierre Beaumarchais1732-1799)。不错,正是那位曾以创作了戏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后来分别被罗西尼和莫扎特谱写成不朽歌剧的那位法国剧作家!事实上,博马舍称得上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堪与达芬奇相媲美的“百科全书”式的伟人,他不仅是杰出的剧作家,还是一位发明家、钟表匠、福尔摩斯式的侦探、军火商,还是分别参加过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两场大革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然,与我们论述有关的他还是一位音乐家,艺术造诣相当高超,其中尤以吹得一口好长笛、弹得一手好竖琴而负盛名。当时的法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四的曾孙)慕名将他召入宫中,任命他为家庭乐师,负责自己四个女儿的音乐教育,后来他又成了整个皇室家族的音乐顾问。很显然,博马舍的得宠使得长笛演奏的风气从十七世纪延续到十九世纪,法国人喜爱长笛,并擅长吹奏长笛的传统就这样被保持并发扬起来,为二十世纪法国长笛学派的正式登台亮相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艺术积淀。

  法国长笛学派往往也涵盖了它的邻国瑞士,因为举凡当代最著名的几位瑞士长笛大师无一例外,都有在法国长笛学派的摇篮——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深造的经历。说到瑞士的长笛演奏名宿,首当其冲的就是两位如今皆已八十开外的泰斗级大师:奥莱列·尼科莱(Aurele Nicolet)与彼得-卢卡斯·格拉夫(Peter-Lucas Graf)了。他们以其长期的舞台实践和艺术成就,为光大和弘扬法国长笛学派再增添了自己的一份荣耀。

  彼得-卢卡斯·格拉夫

  彼得-卢卡斯·格拉夫比奥莱列·尼科莱小三岁,于192915日出生。他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照着尼科莱的道路亦步亦趋地走来的,甚至可以说几乎就是尼科莱的翻版。然而,艺术的多样性和人生的丰富性就在于几乎在每一个可对比的细节上,格拉夫又恰恰成为了尼科莱的一个参照的标准,令人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这种现象是颇值得探寻一番的。

  众所周知,瑞士毗邻德、法两个大国,由操德语的德裔(其祖先为日耳曼族的阿尔曼人)和操法语的法裔(其祖先为高卢族的勃艮第人)组成了这个国家的基本居民。仅从名字上判断,尼科莱这个姓氏显然来自法裔家庭,而格拉夫这个姓氏则带有典型的德式特征。这也构成了这两位同时代的长笛大师与生俱来的第一个不同,尽管他们都出生于位于德语区的苏黎世。格拉夫自小就学习音乐,先习钢琴,后学小提琴,从九岁开始接受长笛演奏的教育。忆及他一生中与长笛的不解之缘,格拉夫幽默地说那完全是童年时代一位争强好胜的孩子嫉妒的结果:“那年,我看到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买了一支长笛送给他,这招致了我的羡慕。要知道在我们那个年代,那可是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啊。于是我也不甘示弱,硬是缠着我父亲也给我买了一支。当初,就是为了憋这口气,谁知却使我再也离不开这件乐器了。”格拉夫最初的老师叫玛格丽特·依斯勒。这位长笛女教师将小格拉夫引入了长笛演奏的艺术之门。稍后他就开始师从著名的演奏家兼教育家安德列·沃内。

  安德列·沃内(Andre Jaunet1911-1988)是法国长笛乐派宗师,是有“现代长笛之父”之称的马塞尔·莫伊兹(Marcel Moyse1889-1984)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学生。后来沃内还师从另一位长笛大师菲利普·高贝尔(Philippe Gaubert1879-1941)。尽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但却将其演奏与教育事业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邻国瑞士。他曾相继在瑞士的温特图尔管弦乐团、伯尔尼交响乐团任长笛首席,自移居苏黎世后更是从19381978年的整整四十年内出任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长笛首席,并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和苏黎世高等艺术学院任教。他在长笛教学领域的成就也业绩斐然,当今长笛的瑞士三杰:尼科莱、格拉夫和帕胡德皆出自其门下。正是在沃内那儿,格拉夫体味到法国长笛学派的博大精深,萌发了去法国“取真经”、进一步探求艺术真谛的念头。

  1947年,十八岁的格拉夫经过严格而激烈的入学考试,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这所举世闻名的学院里,他有幸师从莫伊兹以及另一位名师罗热·柯泰(Roger Cortet 1910-1978)。关于在巴黎的这段学习经历,格拉夫在2001年回忆道:“对于我的长笛技巧,使我受惠最多、并受益终生的就是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的日子。它使我真正确立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长笛不朽魅力的迷恋。”在两位名师的指导下,他熟练地掌握了法国学派的理念精要与一切技艺,并开始应邀出席音乐会的演奏。在巴黎求学期间,他还结识了一位年青的法国同行,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他就是让-皮埃尔·郎帕尔(Jean-Pierre Rampal1922-2000)。他们互相切磋交流,格拉夫从这位比自己年长七岁的同门师兄(郎帕尔也是莫伊兹的弟子)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教益,技艺得以进一步提高。作为莫伊兹班上最出色的学生,格拉夫1949年以学院最高奖的优异成绩毕业。不过,他没有离开学校,因为这时他又获得了跟随指挥家尤金·比戈(Eugenie Bigot)上指挥班的机会,并在一年后获得了指挥的文凭。踏上社会后,他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演奏生涯。  1950年,时年二十一岁的格拉夫被瑞士温特图尔管弦乐团任命为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长笛首席。有意思的是:这个首席的职位却是尼科莱“让”给他的。原来尼科莱在1948年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上荣获金奖后人气飙升,演奏事业日益旺盛。他的演奏博得了指挥大师福特文格勒的赏识,他力邀尼科莱加盟由他担任首席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出任长笛首席。面对乐坛豪门伸出的橄榄枝,尼科莱自然不会犹豫,于是他向温特图尔请辞,留下了乐团长笛首席的空缺。温特图尔管弦乐团的名气虽不及苏黎世音乐厅和瑞士罗曼德两大交响乐团,却也是一支素负声誉的欧洲乐团。在温特图尔,格拉夫过人的艺术才华得到了最初的呈现。

  1953年,二十四岁的格拉夫在慕尼黑参加了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以无可争辩的成绩摘得大赛状元;而被誉为当代“长笛三大家”的其余两位郎帕尔和尼科莱则是另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的金奖得主。这两项大赛均以比赛类别之多、历史之长和水平之高堪称综合性的“乐坛奥运会”。格拉夫也由此声誉鹊起。几年之后,格拉夫又获得了英国颁发的科恩奖中的最高奖“巴勃洛克奖”,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于是,他辞去了乐团的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长笛独奏演出,活跃于世界各国的音乐舞台上,足迹遍及欧美,北至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南至澳洲和南美,无不受到乐迷们的热烈欢迎。他的许多演奏经由电台和电视台流传播映后,影响力更是成倍地放大。

  也许是“先声夺人”的效应或“先入为主”的定式使然,比格拉夫先出道的尼科莱曾先后签约多个著名的唱片公司,在PhilipDeccaArchiv都留下了为数甚多的唱片录音。相形之下格拉夫甚少在主流唱片公司的目录上露脸,然而他却是瑞士本土品牌Claves的中流砥柱。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格拉夫已为Claves录制了近三十张长笛唱片,长笛演奏中那些最经典的作品,如巴赫、亨德尔的奏鸣曲、维瓦尔第和莫扎特的协奏曲、贝多芬和斯波尔的长笛三重奏直至近代的普朗克、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和若利维与哈恰图良的协奏曲等应有尽有。若将格拉夫的演奏与尼科莱相比较,尽管两人同师又同乡,但各自还是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一般认为尼科莱的演奏主观色彩更强些,他的诠释显示出内心强烈的倾诉力,音乐的戏剧张力十足;而格拉夫的演奏则以优美而精确见长,他的诠释相对更注重客观感受,音乐明澈而流畅,情感质朴而娓娓动人。有的评论甚至形容他的演奏犹如“贤哲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这着实是这两位长笛大师依据各自的个性和禀赋而自然形成的艺术特色,并无优劣之分。

  在格拉夫的录音里,有一张唱片更值得一提,那就是奠定他艺术事业的成名作:伊贝尔的《长笛协奏曲》(Claves 50-0501)。雅克·伊贝尔是与法国“六人团”同时代的作曲家,因其获得罗马大奖去意大利留学因而没能加入“六人团”的创作行列。他的音乐风格以表现优雅而富诗意的印象派手法见长。他的这首《长笛在协奏曲》堪称二十世纪同类协奏曲中的翘楚,格拉夫在诠释这首作品时充分运用了长笛长于表现明快洗练、优美悦耳的音色特点,再加之第一乐章里大段双吐音的华丽吹奏以及第三乐章里以急板速度奏出的三连音连续运动的叠音主题以及由这个轻盈而华丽的主题衍生出的令人“耳花缭乱”的华彩乐段,都是对演奏者技术和意志的双重挑战。格拉夫的演释显得如此驾轻就熟,视艰深涉险若等闲,将这首协奏曲表现得既从容不迫又得心应手,成为自莫伊兹之后最具权威性的名演奏版本。1999年,Claves为格拉夫七十大寿特意发行了一张纪念专辑(Claves P 235),格拉夫与竖琴演奏家乌尔苏拉·霍利格尔(Ursula Holliger,瑞士双簧管演奏家海因兹·霍利格尔之妻)等瑞士艺术家们合作,演奏了从巴赫、德彪西、伊贝尔到瓦雷兹、贝里奥等穿越时空三百年的长笛经典作品。

  与尼科莱更具国际化的艺术生涯不同,格拉夫不仅在唱片录音方面更青睐于瑞士的本土品牌,而且他的合作伙伴也更多的倾向于自己的瑞士本土老乡。室内乐是构成格拉夫演奏事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室内乐演奏中他的合作伙伴除前面提到的霍利格尔夫妇以外,还有大键琴演奏家荣格·埃瓦尔德·达勒(Jorg Ewald Dahler1933- )、吉他演奏家康拉德·拉戈辛(Konrad Ragossing1932- )以及卡尔米纳三重奏(Carmina Trio)等。在这份名单上,还有两位女性艺术家的名字不可或缺,那就是格拉夫的家庭成员凯瑟琳和阿格莱娅。

  凯瑟琳·格拉夫

  凯瑟琳·格拉夫(Kathrin Graf)是彼得-卢卡斯·格拉夫的妹妹,她比自己的长兄小十三岁。于1942215日出生。受长兄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音乐,天生一副好嗓子,小时候就以声音脆亮清澈而受人瞩目。后来,她进入日内瓦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科班教育,师从西尔维娅·加维勒(Sylvia Gahwiller)。她哥哥在温特图尔管弦乐团任长笛首席时,也把她带到了这个与苏黎世相邻的北部城市,凯瑟琳进入温特图尔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她是一位抒情女高音,在校期间就下定决心,今后要成为一位以演唱艺术歌曲和清唱剧为主的歌唱家。为了进一步深造,毕业后她又专程前往德国,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师从德国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格吕默(Elisabeth Grummer1911-1986)。

  格吕默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施瓦茨科普夫崛起之前德国最优秀的女高音,她小时就是一名童星,曾在歌德的诗剧《艾格蒙特》里饰演克拉钦一角。后来,年轻的卡拉扬发现了她的演唱才华,鼓励她去正式地学习声乐。1942年格吕默出任杜伊斯堡歌剧院的头牌女高音,二战期间又出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同一职位,红极一时。只不过后来她的风头被比她更年轻的施瓦茨科普夫盖过,才逐渐淡出演出舞台,转而从事声乐教学。在其艺术全盛时期,格吕默以饰演莫扎特、韦伯、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歌剧里的抒情角色以及演唱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等大型声乐作品著称于世。凯瑟琳跟随这位当年的名伶学艺,的确受益匪浅,学成归国后她从家乡苏黎世起步,开始了其歌唱事业。  作为一位音乐会演唱家,凯瑟琳·格拉夫的演唱曲目从巴洛克时期巴赫、亨德尔的清唱剧直至现当代的音乐作品都有涉及。她的演唱以情真意挚、声情并茂而赢得评论界的广泛好评。1972年,她被瑞士音乐家协会授予“独唱家奖”。从艺至今,她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以及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之中,如今已成为瑞士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我手头就有一款由Claves发行的凯瑟琳·格拉夫的独唱专辑(Claves CLF 0604-9),它1976年录制于瑞士的Protestant教堂。在这张纯艺术歌曲的专辑中,凯瑟琳在其兄彼得-卢卡斯的长笛以及大提琴、大键琴的伴奏下总共录制了七首作品,有亨德尔的《当见面时我的心灵宝藏》、A.斯卡拉蒂的康塔塔《孤寂的阿梅娜》、拉莫的小咏叹调《夜莺恋歌》、巴赫的康塔塔选段《我的灵魂满足了》、弗兰克·马丁的《圣诞颂歌三首》、鲁塞尔的《为女高音与长笛所作的咏叹调两首》以及拉威尔的《马达加什之歌》。从以上作品的构成而言,风格涉及巴洛克、印象派与现代,语种则涵盖德、法、意(这三种语言恰好都是瑞士的官方语言》,可见凯瑟琳所掌握的音乐作品的范畴之广。

  细细品味下来,给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拉莫、巴赫和拉威尔的三首作品。拉莫的《夜莺恋歌》以长笛模仿夜莺的啼啾吟唱并饰以轻盈灵动的颤音加花掀开歌曲的开篇。在此情景衬托下女高音以深情款款的音色唱出。长笛始终伴随着歌声亦步亦趋,形影相随;再加之小提琴、大键琴的点缀,一幅恬静宁谧的夜间胜景跃然于眼前。在这首歌曲中凯瑟琳也用上了花腔的技巧,其圆润透亮的嗓音与轻盈活泼的长笛声构成了演释中的你唱我和,默契呼应。这确是一首神形兼备、给人以赏心悦耳的优美咏叹调。巴赫的《我的灵魂满足了》是为女高音、长笛和通奏低音而作,凯瑟琳对它的演释情真意挚,歌声中洋溢着宗教的虔诚感与幸福感。她虽是女高音,但中声区的音色也非常美,润泽而饱满,丰沛而厚实。

  与以上两首咏叹调相比,拉威尔的《马达加什之歌》则是这位以创作器乐作品著称的作曲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声乐作品。《马达加什之歌》创作于19251926年间,歌词取自法国诗人德·帕雷的同名诗篇。全曲共有三首歌曲组成,题材分别涉及了爱情、政治和自然。《纳罕多弗》是一首爱情歌曲,在开始的宣叙调部分大提琴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与女高音声部形成对位,藉以表现夜色的静寂;而当钢琴带着富于韵律的音型进入时,音乐进入主体部分,表达出主人公在林中呼唤心中恋人的急切心情。第二曲《艾娃》使人领教了拉威尔音乐之笔的犀利与辛辣。

  歌曲充满着戏剧性的情感张力,拉威尔巧妙地用富有印象派音乐特征的器乐伴奏去象征法国殖民者,而独唱者则以低吟深沉的语调诉说着殖民者的暴行。《这是甜美的》则是一首讴歌自然美景的恋歌,长笛吹奏出慵懒而恬淡的旋律,宛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以轻柔的和弦似繁星点点,闪烁其间。女高音以舒缓悠长而气息宽广的声腔唱道:“度过了午后烈日的灼烤,躺在枝叶繁茂的树阴下,静静地等待着傍晚时分吹来的微风,阵阵凉意令人神爽。最后全曲在“让我们回家吧,去准备享受美好的晚餐”的依依不舍心情里静谧地结束。

  凯瑟琳·格拉夫录制的唱片还有Claves发行的海顿《尼尔森弥撒》、德国Hanssler发行的一张巴赫康塔塔专辑和Pick发行的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圆舞曲等,都获得了一致好评。

  阿格莱娅·格拉夫

  俗话说“将门有虎女”。身为当今长笛名宿的彼得-卢卡斯·格拉夫有一个钢琴家女儿,她就是阿格莱娅·格拉夫(Aglaia Graf)。阿格莱娅1986710日出生,现年二十六岁。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虽然父亲有意将她培养成一位能承继家学的长笛演奏家,然而阿格莱娅却更喜欢钢琴。她十四岁入父亲执教的巴塞尔音乐学院,师从瑞士钢琴家阿德里安·欧蒂克(Adrian Oetiker),经过七年的勤学苦练,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院颁发的演奏家文凭。但她仍不满足,遂于同年起又先后转赴维也纳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在维也纳她参加了由当代钢琴大师巴杜拉-斯柯达、安德拉斯·希夫主持的大师班,从中获益匪浅。

  自走上职业演奏艺途后,阿格莱娅除从事独奏演出外,还定期地与巴塞尔交响乐团、伍茨堡爱乐乐团、巴登-巴登青年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奏协奏曲和室内乐。她经常演奏的协奏曲有二十余首,而室内乐的数量更为可观,既有与小提琴、大提琴的三重奏,也有钢琴四重奏和五重奏。在诸多合作者中,尤以与她父亲的长笛、钢琴二重奏更为声誉卓著。父女俩不仅先后在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欧等地举行二重奏巡演,还于2005年由Claves发行了父女俩合作的巴赫《六首长笛奏鸣曲》(Claves 50-2511)专辑。作为2001年巴塞尔国际钢琴比赛的金奖得主,2006年“欧洲文化奖”以及2008年“杰出成就奖”获得者,阿格莱娅·格拉夫在今日的欧洲音乐舞台上可谓是炙手可热,她每年要举行二十场左右的个人音乐会。也许是承袭了其父的遗传基因,阿格莱娅除钢琴演奏外还能自己作曲,在自己的独奏音乐会上她会将自己的创作奉献给喜爱她的听众们,效果居然相当不错,这似乎更增强了她的创作意愿。眼下阿格莱娅的艺术事业还远未达到全盛时期,以她的勤奋、实力,外加渊源的家学和异禀的天赋,成为世界一流的女钢琴家将是不久于将来的现实。

  除在长笛演奏领域不断地建功立业外,彼得-卢卡斯·格拉夫在他所喜爱的指挥行当也颇多建树。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他担任琉森歌剧院管弦乐团指挥长达七年之久,还曾担任过琉森节日弦乐合奏团以及英国圣马丁室内乐团的客座指挥。他既能指挥歌剧也能指挥交响乐,不过,他却坦言自己不会在自己的音乐会上身兼二任。“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在一个场合同时具有两个身份,即在演奏时我不会去指挥,而在指挥时则不会去演奏——因为当我从事其中的一项职业时,另一项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已!”然而尽管如此,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早已在国际乐坛德高望重的长笛大师还是决定逐步淡出演出舞台,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长笛的教育事业中去。从1973年起他担任了巴塞尔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主持该校的大师班。与此同时他还是音乐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的主讲人和评委。他的足迹所至,桃李满门。香港长笛协会的主席马修·吴认为格拉夫在教学中对作品的诠释和对风格的理解都尽善尽美。他的手感、指法是完美无瑕,恰如其分的。而中国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倪一珍小姐在法国留学时曾师从格拉夫,她说大师的勤奋以及对于长笛所怀的神圣敬意将永远成为自己演奏好这种乐器的动力。“我在巴黎跟随他学习,他是如此受人敬重的老师。当时每节课的课时大概就是一小时吧,可是他却通常会花四个、甚至五个小时来教我,除非我的演奏能够达到他的预期,否则坚持不让我离开。他将长笛演奏视为一种高贵的事业。我确信,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中的许多音乐家”。

  事实正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格拉夫为培养年轻一代的长笛演奏者和爱好者可谓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光中国他就来过四次,先后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广州举行了大师班和专场观摩演出。而集大师一生实践体验与艺术感悟所撰写的三本长笛著述:《长笛基础练习》《音乐风格演释指南》和《长笛旋律基础练习》均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向德国朔特出版公司(Schott)购买版权推出了它们的中文版,全面阐述了长笛演奏中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各个阶段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悟道精要。

  岁月或许被认为是长笛完美演奏的一大克星,然而这对于格拉夫却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在他身上,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堆积只能使他的演奏愈益炉火纯青。在今年的519日,这位八十三岁的乐坛泰斗又将登上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为我们再次展现长笛的“天籁之音”。在音乐会上他将演奏巴赫的《E大调第三长笛奏鸣曲》(BWV 1035)、福岛和夫的长笛独奏曲《梅》和大师最为喜爱的作曲家卡尔·赖内克(Carl Reinecke1825-1910)的长笛奏鸣曲《水妖》,并将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演奏弗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从而向申城乐迷一展他长笛和指挥的双重精湛造诣。

  在德语中,Graf是伯爵的意思。虽然格拉夫的祖先或许并没有贵族的血液,然而以他在今日世界乐坛的崇高威望和大师风范,称他为“长笛界的伯爵”不亦恰如其分,得其所哉乎?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