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算者胜”——拥有系统思维的诸葛亮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0-28

古代的高人,无论是贤臣还是良将,无不精于计算,他们能洞察到世界和战局的错、综、复、杂,看破各种明局和暗局。

而中国历史上,最会用计的人首推诸葛亮。诸葛丞相无疑是个有大格局的高人,他懂得放眼全局、系统思考,而不是像侠肝义胆的岳飞那样怒发冲冠、勇往直前,他不是岳飞,更像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兴汉四百年之张良之类的人。


我们不谈虚构的“空城计”,谈一谈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华容道”——

据《资治通鉴》记载,华容道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曹操要逃回江陵,走华容县城是最捷径的路线,而且当时华容县城附近有曹军的粮草仓库,便于撤退中的将士补充粮草。

在一般人看来,这里的明局就是曹操落荒而逃,最后逃到了华容道,这是他的必经之路。


诸葛亮预计曹操定会走这条路,但是派谁去抓曹操呢?如果是一个头脑简单,只要求执行力,而不注重战略洞察力,不注重战略性解决问题的人,他会派张飞去,因为张飞的执行力很强。

可以想见,他看到曹操就会大喝一声,上去就把曹操的首级给取下来。

但这样会坏了大事。因为诸葛亮要的结果是:既要捉曹操,但又不能把曹操杀了。

这就不能不提到诸葛亮拥有高于常人的大格局了,格局与系统思考密不可分,诸葛亮纵观全局,计算多方力量对比,他不仅看到了明局,还看透了暗局。

《孙子兵法》中提到了“五事七计”,“五事”是五件事: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七个科目:“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这就相当于今天的SWOT分析,诸葛亮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SWOT分析法运用纯熟了,他精心分析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四个维度。

当时的魏蜀吴做一个对比,实力如下:

魏国近450万人口,50万兵力;

吴国230万人口,20万兵力;

诸葛亮的蜀汉只有不到100万人口,10万的兵力。

结论不言自明,曹操不能死,因为他在三国相争的格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没了他,这个脆弱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当时的刘备才刚刚起步,一旦少了曹操的制衡,刘备就会受到孙权的重创,最终完全丧失生存空间。所以在华容道上,表面上是刘备的势力和曹操的势力在相争,实际上还有一个未出场的吴国一定要关注到。

所以诸葛亮不能派张飞这样的莽夫去守华容道。他想到了关羽,关羽既有执行力,还特别讲义气情谊,在面对曹操时,他一定下不了手。

意识到未出场的孙权的存在,这只是其一,还有更深的一层暗局是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峙。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才27岁,深得刘备的青睐,但他在军中没有太大威信,关羽张飞都不太听他的话。48岁的关羽生性骄傲,跟诸葛亮的气场不太对。诸葛亮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刺激关羽立下军令状,如果曹操抓不到,他就要提人头来见。最后,事情正如诸葛亮所料,关羽放走曹操,全体将士替他求情,诸葛亮借此树立了威信,还让关羽在不知不觉中欠他一条命,以此达到了制伏关羽的目的,同时也制伏了所有对诸葛亮有排斥情绪的人。可谓深谋远虑、一石二鸟。

《孙子兵法》的《始计篇》中讲:“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诸葛亮正是通过了对“五事七计”的反复计算,才把握了战局、收服了人心,既得了面子,也治了“里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