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廪医话】温病在左,伤寒在右

 华北老狼 2019-10-28

温病与伤寒之争,由来已久。陆九芝曾批判叶天士曰:“不知伤寒论六经提纲,本不独为伤寒设,废《伤寒论》则六经失传,废六经则百病失传,莫为叶天士所言,无关大局也”。从陆氏之言论,可对伤寒与温病之争窥之一斑。其争论的角度,大多是围绕“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而来的,如《素问·热论》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有所苦各不同”。但从临床实际的角度来说,“法不离伤寒,方必尊仲景”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有对“温病”部分笔触,如“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以及有关“湿温”的论述,“阳明病”以及“系在太阴”等。

到明清时期,以叶天士为首,突破“伏寒化温”的传统认识,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对于温病的辛凉、甘寒、淡渗及凉血清营等法,很多医家谈论到:《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竹叶石膏汤,葛根芩连汤,白虎汤,白虎人参汤,承气汤,陷胸汤,黄芩汤,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等等均为温病而设。从而主张“叶天士所提温病乃伤寒之延续,非创新之举”。我认为,《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体系”也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才提出非常系统的经典理论。正如仲景在序中言:“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伤寒论》中的很多方药皆来自于《汤液经法》,《辅行诀》言:“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仲景之二旦汤、白虎汤、真武汤、青龙汤、阿胶鸡子黄汤等皆来自与此。因此,“系统论述一个理论”和“散在论述”是有质的区别。

下面我们来探讨“温病在,伤寒在右”的魅力:

叶天士开篇即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有学者把这条作为“卫气营血辨证不离六经”的有力反证,我不赞同这个观点。这种观点是基于“经络解读六经”的角度来谈论的,有失偏颇。不管是“六经传变”还是“卫气营血传变”,营卫、气血、经络、三焦等,都是两种理论的生理病理基础,这也是叶天士“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的本质内涵。正是因为生理病理基础相同,温病与伤寒能够治疗外感,也能够治疗内伤。从这个角度可以得出结论:仲景的辛温发汗,叶天士的辛凉清解,“汗出”的病理基础是“营卫不和”,机体痊愈的本质是“营卫和”。但从治法上来说,伤寒与温病是有本质差别的,一则伤于“寒”,一则伤于“温”,共同的外在表现是“热”。气血的变化,脉象等方面都是有本质差别的,故叶天士曰“则与伤寒大异”。

基于共同的生理病理基础,“六经辨证”(即“六病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在病位和治疗方法上便会有交叉。正因为这种“体系交叉”,才让中医的理论更加的丰满与精彩。正如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里言:“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因为有共同的生理病理基础,三者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关于温病与伤寒,亦是同理。

《温热论》第7条:“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化,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以温胆汤走泄”。拍案叫绝!将“温病在左,伤寒在右”表达的淋漓尽致。温病,则“邪留三焦”,治法“分消上下之势”,方用杏、朴、苓之类或温胆汤等;伤寒,则“中少阳病”,治法和解表里之半,方用柴胡剂。

《重订通俗伤寒论》记载了一首名方——蒿芩清胆汤,用于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与小柴胡汤比较,一个偏于湿热,一个偏于里热。在蒿芩清胆汤的方后按语,何秀山将叶天士的医理阐释的非常到位。

何秀山阐述:胆经与三焦经同属少阳,所以“合为一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因此,叶天士言“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温热论》第10条:“惟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抟,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邪中少阳,偏于“气”,枢机不利,当“和解表里”,柴胡汤主之。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故“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邪留三焦,偏于“湿”,气化不利,当“分消上下”,宣上、畅中、渗下,给邪以出路,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令大便实”。因此,叶天士言“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

《温热论》所言“分消上下之势”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的具体体现。病位在三焦,叶天士言“在人之体,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根据“湿热”程度的不同、表里的差异,“令药气直达病所”,将“分消上下”具体分为“三法”:“芳香辛散逐之”、“开泄”和“苦泄”。

芳香辛散:“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

开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虽有脘中痞痛,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

苦泄:“脘在腹上……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苦泄”是下法,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叶天士言:“若舌光滑者,乃无形湿热,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

对于“湿热”,一言“湿”,“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一言“热”,叶天士曰“然其化热则一”。

对于“湿”,叶天士言“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如法应清凉,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盖恐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若舌象非黄、浊,出现脾虚之象,如“舌象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因此,对于“湿邪”伤阳,不在于“温”和“热”,要“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对于“热”,叶天士言“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便云虚寒而投补剂……方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顾护津液,要“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若湿热渐退,出现津伤之象,“舌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养之”。经云:酸苦涌泄为阴”,因此避免重伤阴津,“苦重之药当禁”;经又云:甘者令人中满”,甘凉与甘温之剂,要酌情应用,不可孟浪,“甘寒轻剂养之”正是此意。

综上,何为“分消上下”?“分上”,轻则芳香辛散以逐之;重则当用“开泄”,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消下”,当用“苦泄”,轻则泻心、陷胸,重则承气之属。“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要贯彻始终。

以上是谈论“邪留三焦”的问题,这只是“气分湿热”的一部分。当然,“气分湿热”与“阳明病”、“太阴病”也有交叉。叶天士言:“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矣”。因此,葛根芩连汤、平胃散以及槐花散等,辨证论治。

另外,“舌苔”是叶天士《温热论》笔墨比较重的部分,言“必验之于舌”:“白苔”、“黄苔”、“绛舌”、“紫舌”、“黑苔”等,医理都含在其中。只要患者舌苔厚腻,不管黄、白,此为“气分湿热病”。“分消上下”之“芳香辛散”、“开泄”及“苦泄”之法,辨证施治。

叶天士在“论白苔”中谈论了临床中很常见的一种“湿热”类型:“若苔白而底绛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舌苔白腻,舌质绛红,此为“湿遏热伏”,当先“泄湿透热”。因此“通阳利小便”之法,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个人喜欢用“滑石+通草+石菖蒲”来“通阳利小便”。然后“藿、朴、夏、苓”四味药+“越鞠丸”五味药,这是我治疗此舌象常用的方子。但见此舌,症状和病名不必细究,鲜有不效者

再论“舌黄”。“开泄”之法,用于湿热,邪尚浅,“轻苦微辛”之品,方药“气”大于“味”,藿朴夏苓汤是代表方,正如叶天士言:“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温胆汤,“病所”由浅入深。“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若出现“积粉舌”,气机郁闭,湿热渐入里,结于膜原。因此,“达原饮”是介于“开泄”和“苦泻”之间的方剂。

“苦泄”是下法,用于湿浊或痰浊,邪已入里,“苦为主,辛为辅”,方药“味”大于“气”,“前云舌黄或浊,当用陷胸、泻心”。《伤寒论》中“泻心汤”用于治疗“痞”,偏于湿,为阴结;“陷胸汤”用于治疗“结”,偏于浊,为阳结。若出现虚象,“舌黄或浊,当用陷胸、泻心,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论述“上下分消”之法——中满分消丸主之,清热利湿、消胀除满。湿热之邪结于里,偏实者,叶天士言“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表症必无,或存十之一二”,承气汤下之;虚实夹杂者,芍药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