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言:取消清考,大学会与学生合谋“新放水”

 昵称815848 2019-10-28

昨天,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最引人注目的规定是,取消所有高校目前正在实行的潜规则:清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同是这块石头,2018年也激起过一阵浪花
我对教育部这个意见中关于取消清考的规定,不仅不谨慎乐观,而且持非常悲观的态度。

1. 什么是清考?

就是各学期考试不及格,下一学期组织的补考也不及格,积压到毕业前,来一次大补考。这次补考,基本全部通过。这就叫清考,学生们也叫大补考。

2. 什么时候兴起的清考?

老李不晓得。查百度,人家百度也不晓得。据我推测,应该是在教育产业化之后,说白了,也就是高校教育大收费之后。

3. 清考描述

一般说来,如果真的是考试失误,或者就是那一学期没有认真学习,孩子还是好孩子,就是试卷难了一点。那么,这些孩子都会在下学期刚开学的补考中过关。

补考也不能过关的,两种学生。一种是高校拉进去的——学生本来不愿读高校,家长逼迫他们读。高校生源不够,能拉的尽量拉进高校,毕竟是钱啊!另一种是“玩字号”们,沉迷于打游戏,男女生在外鬼混,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的。这样的学生往往有家庭商业背景,拿不到文凭,回去继承家业也很美味。

这样的两类学生,每学期补考大约是两到三门,补考未通过的,积压到毕业前,大约还有七八门之多。

4. 取消清考能得到贯彻执行吗?

能。因为这是教育部的文件。

5. 取消清考,毕业真的难了吗?

回答是不。

原因如下:

先说清考为什么在现代高教中应运而生吧。

目的就是宽进宽出

为什么要宽进宽出?

宽进,可以收钱。国办高校,进入大学4年的总消费5万左右,这个好像不多,但困难家庭仍然要过四年苦日子,好的专业,可能要10来万。而全国300多所民办高校的费用,基本就是学生养学校了,每位学生4年下来,都不会少于10万。

宽出,是收了钱良心过不去,人家来“买”文凭,你学校不能不“卖”对吧?你这个学校如果让三分之一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明年,你还想有学生填你的志愿吗?

所以有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发泡”:你敢不让我毕业!

是啊,你让不少数量的学生毕不了业,学校不愿意,家长不愿意,学生不愿意,社会也不愿意!

所以,面对学生补考清考,老师压力山大。

学生是大学生产的产品,人家半成品进校时、进校后花了大量的钱,基于上述原因,学校与学生实际成了命运共同体。取消了清考,学校会向教师暗示或者施压:卷子出简单一些。明面上,强调卷子分数的合理分配,教育部也有文件规定不及格人数在百分之五以下。

补考用A B卷中没考试的那一套,如果感觉补考学生通过有难度,部分教师会从学校的利益出发,向学生暗示标准答案。

这就叫共同放水。

6. 取消清考是,那取消什么才是呢?

取消教育产业化性质才是本。它就不该是赚钱的行当!私立大学除外。

前提是,国家要办适量的大学,私立大学作为国办大学的适当补充,不能把大量的高校教育担子卸给私立大学。而且,私立大学的教育质量要是一流的,进入这样的学校,即便高收费,也是愿打愿挨。

让教育脱去它商人的外衣,还原教书育人的本源,宽进严出,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坚决把住毕业关不让毕业,家长和学生虽说不乐意但不心疼钱,不会以钱为说话的依据向学校扯皮。学校也问心无愧,因为没有构成一种买卖关系,因而舍得下狠心严把质量关。


据说美国半数学生不能顺利毕业,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宽进严出。

还有,发达国家允许学生转校转专业,此处不合格,我去那边读,也许碰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也就合格了。

一句话:清考没用,替代清考的土法子马上就会上马。釜底抽薪的方法是:宽进严出,大学生才不会严重贬值。

大学愿意这样做吗?

作者:李未熟,来源:李未熟擒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