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不少同学进入高三,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当他们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冲突,或者老师的节奏太慢,很多同学往往就会选择抛开老师的复习,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作业,或者非常敷衍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任务,甚至不完成,然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到自己的复习上。 笔者认为,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高三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对于大多数基础一般的同学来说,这个时间,完全够用。 实际上,那些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才是最需要你去巩固的,不然你花大量时间补两个缺漏,却把本已经熟练的东西忘掉大半,最后整体成绩反而会下降。 老师是奋斗在考场一线多年的老兵,他们对于考试考察的东西的理解,一定比你深刻,即使是他的节奏慢一点,你就权当放松一下,给你接下来的高强度的复习,给你晚上熬夜留精力。 一边上课,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最终啥也抓不住,焦虑得要死,却没有任何长进。 脱离学校和老师的安排,自己复习,更是大错特错,因为你最终会发现自己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老师、学校的安排进行周旋,这本身就是对你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并且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生出怨恨情绪,心情越来越糟糕,最终的效果其实都很差。 既然你已经来到了学校,那就是认可学校的安排,要不然你为什么不去自考呢? 所以,笔者给你的制定复习计划的建议是,不要制定计划 —— 不要自顾自的制定一个所谓的“全面”的复习计划,你应该主要去跟老师的计划,然后,再在和老师一起复习的过程中,来查漏补缺。 当然,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个很差劲的老师,不得不选择自主的复习,也要找一个靠谱的线上老师,一步一步的跟着他的节奏走。 但是,你也不能把你考高分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 —— 对于那些自己确信已经不需要的东西,就应该大胆的抛弃。 清单工具经常看笔者的文章的人都知道,笔者十分推崇清单工具,任何步骤明确、要素清晰的任务,都可以用清单工具进行很好的准备。 有一个完善的清单,并且在重要时刻前对这些方法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能够很好的帮你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所以说,笔者建议你,一边在复习的时候,一边开始拟定以下这些清单: 1.复习清单及落实计划 在复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少的需要巩固和补漏的地方,哪一科,什么题型,哪个知识点,准备刷些什么题目,看哪些内容,都可以记录下来。 这还不算完,你还需要把这些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一天,什么时候来做,什么来复习,都需要计划好。 这个时候,你可以专门买一个厚厚的小笔记本,每一页写一天,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和调整。 2.考试清单 高三你会经历很多模考(其实很多学校高二下期就开始了),你慢慢会发现,考试之前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调节自己的状态;哪些科目答题有一些保分的套路,即使没怎么想好答题方向,也能有一些套路帮你捡回一些分数;哪些科目的某个题型或者知识点特别容易出错,需要格外注意……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开始完善自己的两个清单:考前状态调节清单、各科答题注意和套路清单 考试清单,笔者的公众号当中已经有文章详细讲解,你可以参考。 3.情绪调节清单 这个清单,其实你早就应该准备好了,问问你自己:我经常会陷入怎样一些心理误区,把自己陷在里面?应该怎样说服自己?怎样调节状态?这些,你都需要慢慢积累,实践。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准备打开搜索引起搜索这些东西了?别急,在这里,笔者想提醒你的是,不要在清单的制定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清单本身是一个备份,一个系统的总结,而不是拿出就能用的百宝箱 —— 里面的东西一定是你操作多次,很熟练的东西,光是把这些东西写在上面,是没有作用的。 所以说,制定这些清单,你没有必要刻意去查找这些信息;因为复习的时候,老师东一嘴西一嘴,总会提到一些,平时和同学交流,自己参加考试也能总结出不少东西……当你真正去实践了,发现行之有效了,再加入到自己的清单里面,才是最好的方法。 这样编制出的清单,往往都是短小精悍,而且十分有效的,其中每一个方法,你都对它有深刻的肌肉记忆,熟如老翁倒油,手顺了,啥都好说。 真题研究和学科突破1.真题,适当研究便好 我相信,不少人都会有一个『 研究真题,总结答题模板 』的计划。 这给思路本身是对的,可是你想想,出题人每一年就只出 A套 B套 两套卷子( B套为备用卷,以防A套泄密 ),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就是保证不被摸到规律,避免公式化的答案,如果那么容易就被你一个黄毛小子看明白了,还叫什么专家? 所以说,过于执着于这个思路,意义不大。 当然,真题的研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要研究一些真题,一是适度;二是参照权威解读,不要自己胡猜瞎搞,弄一堆不靠谱的套路。 2.提分,先从一个科目开始 每科都想提高,最终计划落实下来,其实就和没有目标是一样的,一科也提高不了,因为你在平均用力。 所以真正可行的办法,还是先集中精力在一个科目上提高,这样你才可能真正有所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你在这个科目的提升中收获的学习方法,自律方法,其实可以很好的推广开来,运用到你的下一个科目的提升中。 对于大多数人,笔者的建议是,先补数学,因为这一个科目是最容易拉出差距的,先把这个科保住,把总分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再去追求其他提升,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个时候也不能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该做的基础巩固,还是要继续。 端正心态1.一年只能补一年的东西 如果你之前基础不是很好,没有认真学习,不要指望这一年能带来很大的提升,春种秋收,一粒汗一粒粟,老天从未便宜过谁。 如果你过去的两年一直很努力,你会发现自己的很“幸运”,复习的时候得心应手;如果你贪玩去了,肯定要更加努力,但是你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妄想凭空“逆袭”。 当然,你总能找到教你如何“逆袭”的文章,如果你真的找到这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成功逆袭的话,还请你和笔者分享,反正我是不会信那些信口雌黄,不懂幸存者偏差( 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但自己却总结出一大套经验 )的自媒体。 2.高考只是一个阶段 很多同学在高三阶段会陷入一种严重的焦虑,不断调整计划,经常想着要是落榜怎么办…… 其实,笔者一开始提到的不顾学校安排的同学,也是高度焦虑的,因为焦虑,他们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如此易得的计划。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反思自己对高考的态度,你是不是把高考的成败等同于人生的成败?是不是觉得考上了好大学就是人生的逆袭? 同学,睁眼看看世界吧,学历仅仅是敲门砖,不打磨能力,就算能进好公司的门,不出两天也要被踢出来;正式工作,你还要学习如何和形形色色的同事和领导打交道;如果行业变革大洗牌,或者工作性质的原因(比如程序员年龄一大就会被辞退),你还会面对职业转型问题…… 事业之外,你还要学习和伴侣相处,照顾父母,抚养子女…… 这还只是最普通的活法需要面对的事情,如果你选择了自由职业,或者从事艺术大类的工作,每天都会面对巨大的创作压力…… 以后的路,还长呢,别想一步登天。 小结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笔者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的话,我会用『 稳住 』这个词 —— 不管是在复习的节奏,学习的方法,还是对待高考的态度上。 稳住了,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去做,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唯有从容,才能走向从容。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