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界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评价是什么:就业的最佳准备,经济的坚固基石 德国政府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学习,有利于职业资格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而基于国家统一标准的学习,则有利于个性需求实现就业创业的生涯发展。可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德国专业技术工人,是高质量“德国制造”的保障。“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也是德国教育体系的“旗舰”,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减少青年失业率的希望。 对企业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以下优点:确保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降低职业入门时间和成本、提高未来从业者的工作兴趣与对企业的信任度并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对企业的生产也有一定的贡献。对学生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则有下述长处:良好的就业机会、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贴近职业实践的学习、足够的生活津贴。 所以,尽管德国25~34岁人口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6%(2009年),低于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30%的平均水平。但德国15~24岁青年失业率仅为7.5%,而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失业率为16.7%,其中美国为16%,希腊和西班牙高达60%。德国25~34岁成年人失业率只有6.6%,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失业率为7.5%。而国家总失业率(15~64岁),德国只有7.2%(2010年),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8.5%。 因此,世界各国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视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样板。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国家遍及全球。当前,欧盟委员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欧洲各国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3年7月5日在德国莱比锡“世界技能大赛’,期间发布了关于德国高中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后续教育的报告。这份题为“超越学校的技能”(Skill beyond School)的评估报告指出:与其他工业国家相比,德国青年人的低失业率,要归功于先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生涯最佳准备的教育,它使青年人获得了与劳动市场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及相应的工作,不仅实现了从学校到就业的“无摩擦”的平稳过渡,而且为实施职业继续教育,尤其是高中后职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在高中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基础上的德国专业学校,是德国高中后培养技师、专业经济师和技术员的职业教育,其毕业生失业率在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也是最低的。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看,鉴于德国专业学校是对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毕业生,而非普通高中教育毕业生实施的高层次或高级的职业教育,是属于高等教育层次B范畴的教育,即5B教育,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世界经合组织认为,德国除了应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地进入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机会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关注专业学校的发展。 文献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