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做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振王府图书馆 2019-10-28

如果非要给人生加句座右铭,她希望是,开心就好。如果要找到抵达座右铭的方式,她知道,是做自己。

30+的女博士

她,30+,喜欢音乐、运动、旅行,身高、体重、颜值和其它同年龄的普通女性并无二般,只是,她是女博士,单身。

念博士只是顺其自然,博士生活也与之前没差,仍是三点一线的工作、娱乐、休息。

与身边Ph.D.同学聊天画风是,paper读完了吗?交流各种搜资源的方法,分享阅读文献的方法,监督交谈读书进度等。

也会有不是博士的闺蜜,一起逛街,一起八卦,一起相约健身、护肤、护发。

两天一次比生理周期还规律的和家人视频,听妈妈讲三姑六婆,日常叮嘱照顾好自己。

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忙得晕头转向,盘旋于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实验数据。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做高知女性不易?

生活,往往是当问题没有出现在自己身上时,不以为然,一旦出现,似乎大把问题归究于此,挥之不去。

比如,“女博士”身份给她的阴影。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女博士”三个字刺耳的呢?大概是在家乡的婚宴上,自己的埋头苦吃与身边的互相寒暄画风迥异,好心人介绍说这可是女博士呢,大家会心一笑,停止之前劝酒行为的时候。

大概是母亲最初还以哪个儿时玩伴结婚了,哪个家乡同学生二胎了旁敲侧击,最后干脆直言当初不让你考博,不听,现在三十岁的人了,还没男朋友的时候。

大概是在与好友出现分歧,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忽然收到一句“不和你争,你可是女博士的时候”......

她心如明镜,宴席不合群,是她不会也不喜寒暄,性格使然,不是因为她是女博士。

没有男朋友,是没有找到那位满足她爱情幻想、与她“灵魂契合”的人,不是因为她是女博士。

意见分歧、不妥协,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坚持,不是因为她是女博士。

即便不读博,她依旧是自己,这些问题仍会存在,女博士头衔不应该是这些问题的归因,归因是她选择了坚持自己,没有活成别人想象的样子,“女博士”三个字,只是替罪的标签。

很高兴遇到这样的你

她很关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呼吁职业机会、平等、自由、尊重的那些人,内心里也为她们振臂疾呼。可她也很清楚地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重男轻女、同工不同酬、生育政策缺失、家暴、封建陋俗等问题的依然存在,呼吁彻底平等的道路还很远。

而“第三类人”成为“女博士”的代名词,不过因为中国现在还处在男权社会,男强女弱是历史演化留在人们脑子里的思维定势,女性一旦选择成为比“男性强”的真实的自己,矛盾、缺点就会被放大,各种舆论压力就会扑面而来,因为,你“不应该那么强”。于是,无论是“女博士”、还是“女强人”,在这个社会,某种意义上都成了不太友好的称呼。

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尊重和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标记着文明的刻度。女性价值的呈现,从不以外物的观念为变化,只因自己的闪光而存在。世界很复杂,为了同一个梦想,需要我们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在路上放下偏见,不断地去理解世界,理解他人,同时也理解自己。

时代的发展,让女性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向她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努力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平衡着各种身份。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啊。所以,能定义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每个人的手中都握有一颗名叫幸福的种子,用爱浇灌,让它自由生长,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有的花从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又或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开花,因为它可能是一颗参天大树呢。所以勇敢地按照自己的姿态生长吧。

一辈子太短,她已经想清楚了,一定要跟着自己的节奏和步伐。

如果一些事,她接受了,一定是因为她喜欢,和想要。

她拒绝了,只因她是她,是独立的个体,不以附庸任何人的意愿而存在,她选择成为自己,所以她开心。

“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比努力扮演另一个人轻松多了。”

自信自强、勇敢坚定,追求平等自由,认真做自己的妳,看起来很美,靠近了发现,真的会发光。今天是妳们的节日,想要将所有的祝福与尊重,送给每个燃烧勇气、勤勉奋进,执着与倔强,遵从内心指引,不断追逐着美好,即便孤军奋战,也不曾回头,坚持做自己的人,谢谢妳成为了自己,也成为了他人的光。

对于正纠结在舆论压力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女强人”,水哥也有话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