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很多父母给孩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却依然阻挡不了孩子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同时袭来。 儿科门诊排起了长长的队,新生儿护理的后台也收到了数不清的相关留言提问。 孩子为什么感冒?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会不会引起鼻炎、哮喘?我们都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担心耽误孩子病情。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抵抗力下降感染所致,不会传染,但冬季正是气温最低的时间,非常容易发生。经常是伴随持续两三天的发烧,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有高强度传染性及流行性,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流鼻涕、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都很常见,发作也很突然,而且12月、1月正是高峰。 孩子感冒之后,家长首先及时判断孩子是哪种类型的感冒。只要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孩子反复鼻塞、流鼻涕,家长一直认为是普通感冒,没放心上,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时间一久就会转变成急性咽炎,鼻窦炎、淋巴结炎、气管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可怕的不只是感冒,更是我们把各种并发症当做感冒来治疗! 为了提前预防和及时正确地治疗宝宝的感冒,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与预防尤为关键!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即通常所说的“感冒”。是指喉部以上,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幼儿期发病最多,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1.病原:以病毒为主,占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仅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大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支原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少见。 2.诱发因素: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过度疲劳,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也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诱发感染。 1、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表现 (1)全身病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2)患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则会出现鼻塞以及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较严重。 (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冬夏季是宝宝最容易发生感冒的季节,其实感冒的本质是宝宝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病毒或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应该自觉主动地居家休息,避免将感染呼吸道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如果症状比较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获得有效的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