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古代封建社会的太监都是无恶不作的那种,比如说明朝最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还有葬送了大秦国,在朝堂之上指鹿为马的赵高等人。这些太监在现代影视剧的出镜率也很高,以至于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太监都是无恶不作的人。实际上历史上也曾有好太监的,比如说这两位。 ![]() 蔡伦 蔡伦算的上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位人物了,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赞赏,汉和帝便诏令天下,包括朝廷内外使用和推广。 后来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蔡伦的造纸术更是被列入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甚至于可以说是最为著名同时也是使用面最广的一项发明。 ![]() 蔡伦的发明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是身为宦官,蔡伦却是不幸的。公元75年,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蔡伦进了皇宫做宦官。然而在东汉之前,宦官中尚有未阉割者存在;在东汉之后,宦官都是净过身的。 他被选入宫后官途十分的顺利,到汉和帝即位时,蔡伦已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成了掌理文书、参与朝政的高等宦官。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蔡伦便组建党羽扶持幼帝。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好太监了。 ![]() 曹腾 蔡伦是凭借着自己位极人臣,那么曹腾实际上是依靠自己的子孙后代才得了一个“皇帝”的称号,但是尽管如此曹腾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当上了皇帝的太监。同时也是少有的权倾朝野,但是却没人任何骂名的条件,最终他的子孙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一个王朝。 ![]() 根据《三国志》原文记载:“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觽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 大致意思是:曹腾字季兴,初任黄门从官,邓太后见他乖巧懂事,就让他去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汉顺帝刘保读书。刘保和曹腾十分处得来,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等职位。曹腾在宫中从事三十多年,一生辅助了四位皇帝,却从未出现过失。 ![]() 公元159年,时年59岁的曹腾去世,他的养子曹嵩最后承袭了他的封爵。如果大家对于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那么对于“曹操”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吧?曹操正是曹腾的孙子。太和三年(229年),曹睿至其高祖父曹腾为魏高皇帝。曹腾同时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当上了皇帝的太监。 |
|